分享

李凤苍:温水泉村刘氏烈女碑记

 新用户7391BFGL 2021-07-06

温水泉村刘氏烈女碑记


山东莒南  李凤苍

  去年,已八十六岁高龄的汲传杰老师仍然身体健壮、谈吐儒雅、精神矍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向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线索:以前,在莒南县峙嵋山南偏西、岚济路北矗立着着一通坐北向南的大石碑,由碑座和碑身组成,为青砂岩质地,碑通体高2米余,用材硕大,雕刻精湛,巍峨壮观,气势不凡,令人叹为观止。碑体正中镌刻着 “匪石心坚”四个大字,为楷书阴刻,字迹清晰,笔法浑圆饱满,古朴雄浑,苍健老辣,颇具颜体肥硕敦厚之风韵,书法水准极高,在碑身上方有两面交叉的旗帜图案,整体看上去雄伟端庄。青年时期对碑刻书法就情有独钟的汲老师每次经过此地,都在碑前盘桓观摩良久,至于石碑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却不得而知,嘱咐我认真调查一番。我本不想接这心里没底的差事,考虑过去受到旌表的人很多,但有资格建碑立坊的却很少,能够建碑立坊受旌表的列女,其事迹应该是非常突出且十分感人的,带着神秘、探究的心理,我就想尝试找寻属于这通石碑的风雨故事,再说对恩师交代之事,犹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我定当全力以赴去完成,当时我就欣然应允了。
  因石碑坐落在县城温水泉村东南耕地里,我判断石碑的归属地当属温水泉村。为了一探究竟,我和同事韦平余先生一同赶至温水泉村走访了村中诸多老人,从老人的叙述中,我们慢慢地揭开了这通石碑的神秘面纱,这通石碑过去村民都称之为贤良碑,实为烈妇碑,记录着民国早年间的一段酸楚凄美、荡气回肠的往事。话说民国九年(1920年),温水泉村李子升家有数亩耕地,全家安分守己,勤劳节俭,家境还算殷实。家有四子,长子、次子、三子都已结婚,唯有四子李凤松尚未婚配,李凤松眉清目秀,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为人聪明能干。十字路西的刘家白龙汪村有一姑娘刘氏,年方十八,端庄秀丽、温柔善良,洗衣做饭、纺线织布样样精通,谁见了谁夸,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22岁的李凤松定了终身。新婚大喜之日,李家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新郎李凤松虽与新娘未曾谋面,当揭开红绸盖头,看到娇羞温婉、楚楚可人的刘氏,新郎那期盼已久的心禁不住热血沸腾。新婚燕尔,夫妻俩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儿女情长。婚后六日那天,刘氏高高兴兴地回娘家,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娘家全家人围坐一桌吃着晚饭,说说笑笑,正沉浸在祥和、幸福中的时候,婆家突然传来噩耗,李凤松在家不幸突然罹患重病,撒手人寰,正值青春妙龄的刘氏,惨遭如此变故,真可谓呼天不应、入地无门,痛不欲生。
  明清时期,贞节观念登峰造极,“从一而终”的观念已成为全民风俗,到了民国早年,为了家族声誉,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是新寡妇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的观念还没有改变。男人是女人的天,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刘氏是个裹小脚、传统的女人,小脚女人“嫁汉嫁汉为了穿衣吃饭”是唯一的出路,她同样渴望丈夫能为自己遮风挡雨,而丈夫的突然离去,自己生活就难以维系,只能由公公婆婆养活。一位寡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李子升一家相继给三个儿子成家立业,李凤松结婚之后,家产已捉襟见肘,受封建礼教熏陶禁锢的刘氏越想越不能拖累夫家,因当时女子守节或殉夫能让整个家族出名,同时免除家庭的各种杂役,这对死去的丈夫、对自己、对婆婆的家庭是极为负责任的表现。刘氏在料理完了丈夫的后事之后,就萌生了殉夫的念头,曾几次向丈夫的新坟撞去,怎奈众人及时阻拦未能如愿。


  众所周知,火柴由药头和火柴梗组成,当时药头是用黄磷为发火剂的,黄磷是有剧毒的,刘氏曾听别人说过火柴的药头有毒,只要服用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致死,于是她就偷偷地开始搜集起火柴来。婆婆觉得儿媳的整日泪水涟涟,疲惫憔悴,考虑到自己的儿子过早离世,对不起过门没几天就守寡的儿媳,于是就来到刘氏的房间想安慰劝说一番,希望儿媳能从丧夫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哭得像个泪人的刘氏见婆婆到来,突然跪在地上表明心迹:“我已是一个半截人了,留在世上,不能孝顺您,反而由您养活,成为您的累赘,做媳妇的我于心不忍、寝食难安,还是由着我跟随丈夫去吧!”婆婆听到这话,吓得泪如雨下,忙扶起刘氏说道:“我的孩子,你莫不是疯了,怎么说出这般话来,你进了李家的门,就是李家的人,我做公婆的怎能不养活你,不要如此!”婆婆看到儿媳心意已决,自己继续劝说也是徒劳,就派家人严加看守,妯娌等诸多女眷纷纷前来劝慰,也都无济于事。婆婆只好通知亲家前来商议此事,刘氏的母亲听说后急匆匆地来到李家问明情况,然后来到刘氏的房间,见刘氏一边烧着纸一边哭,见到母亲到来,更是泣不成声,母亲就上前轻声宽慰道:“可怜的闺女,已经这样了,别胡思乱想了,实在不行咱另寻个婆家,估计你婆婆定然会同意的,以后你会有好日子过的,千万不要自寻短见,我还指望你养老呢!” 刘氏深知“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男”的道理,她知道自己改嫁会让李家颜面无光,因此,母亲的劝说丝毫没动摇她的殉夫志,只见刘氏流着泪对母亲说道:“您养了我这么大,而我不能继续在您膝前尽孝承欢,实为有愧于您,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是李凤松明媒正娶的妻子,生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另嫁有辱婆家门庭,丈夫已赴阴间,我已没有颜面苟活于世,请母亲不要再枉费口舌,只是婆家接二连三的变故较多,家中财产所剩无几,女儿死后,殓葬一定从俭,请你千万不要过多的索要钱财,以免连累婆家。”母亲听后心酸至极,无可奈何,黯然神伤,摇着头长叹了一口气,就离开了女儿的房间,出来就对亲家说:“这小女死倔,决心殉夫是真情,我也劝不动她,事已至此,就听天由命吧。”说罢,潸然落泪。刘氏在为丈夫守丧期间,终日以泪洗面,每天都为丈夫烧纸,时常向婆婆要火柴,婆婆认为是儿媳烧冥币用,每次索要,都能满足要求。生性刚烈的刘氏估计搜集到的火柴足以够自己毙命的了,就在丈夫去世十天后的一个深夜,她打发他人出去,自己就插上了门闩,等了一会儿,估计婆家人都已睡下了,她就换上素衣,接着把火柴头一一碾碎,把碾碎后的粉末集放在一张纸上,她面带微笑,义无反顾地拿起火柴头粉末一仰脖全部吞了下去,她强忍着痛苦,理了一下衣装,然后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第二天,婆婆吆呼刘氏出来吃饭,见屋内没有人答应,就大声哭叫起来,哭叫声惊动了其他家人与邻居,来人急忙踹门进入,见刘氏躺在床上已气绝身亡,安然仙去。时间不长两位黑发人先后离去,李氏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那场面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绝望而凄凉,令在场众人无不落泪。按照当地习俗,众乡亲齐心协力把刘氏与先故去的李凤松合葬在酒厂后的支林里。其后人们对刘氏的殉夫行为真可谓赞誉加身,左邻右舍都交口称赞刘氏是个懂事的孩子,公爹公婆每到一处,必炫耀一番:“孩子一片孝心,我家娶了个好儿媳!”有骨气的刘氏为了夫家的利益而舍生取义的气节和壮举,感天动地,众乡绅及当地官员闻知刘氏的事迹后,认为平民出身的刘氏美德懿行,洵属可贵,大为敬佩,为了弘扬礼教、教导庶民,树民风之正气,立即撰写文书,报请当时的民国中央政府给予表彰,以而任民国总统者,唯袁世凯、徐世昌二人。民国九年,时任大总统者是晚清封疆大吏徐世昌,数月后,他发文准予勒碑以记,并题褒“心坚匪石”四字,昭示后人。在那个时代,区区一介布衣,能够获得中央政府册立的石碑,对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方来说,都是一件光耀门楣、显赫桑梓、流芳千古的大事,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立碑需要一定得资金支撑,李子升因家中钱财所剩无几,没办法只就卖了二亩地,刘氏娘家人也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帮助。有了立碑的资本后,众族人赶在吉时,兴高采烈、吹吹打打地竖起了这通石碑,全村老少爷们都喜形于色。当时石碑就树立在村南东西交通要道北最显眼的位置,以传达四方,播化乡土。温水泉村从此就有了一通具有榜样力量的烈女碑,为当地厚重的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碑上的每一撇、每一捺,都显赫着李氏家族的无限荣光。它不仅吸引过往路人驻足观瞻,还是官吏、文人及百姓顶礼膜拜的之处,刘氏作为当时社会伦理标杆,昭示族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也成了日后更多女性效仿的典范和楷模,这通石碑也成为这个村落里最明显的地理标记,深深地镌刻着时代文化的印记。


  全村人都为之自豪与骄傲的这通石碑,虽历经兵燹战乱的践踏、历史的风雨侵蚀等,一直保存完好。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四旧”风暴席卷整个中国大地,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惨遭灭顶之灾,温水泉村这通传世显荣、永垂典范的石碑自然成了“四旧”之物,瞬间没有了往日的神圣,很快就在大破四旧、铲除封建余孽的狂飙骤雨中轰然倒地,碑身被运到食品公司东的水沟处当成了桥板,从而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后不知所踪。关于这通石碑的话题从集体记忆中就这样无形地消失了,村民一直讳莫如深,以至于后来的年轻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时光荏苒,岁月留痕。调查至此,这通石碑的来龙去脉已基本捋清,但这些均为坊间流传的说法,缺乏实物或史料的考究印证,因石碑今已不见踪迹。考虑刘氏的行为是受当时民国中央政府表彰,实属凤毛麟角,地方县志中肯定会有记载,因温水泉村其行政区划当时属莒县,我就翻阅庄陔兰编纂的《民国重修莒志》,其中有一段文字豁然入目:刘氏,温水泉李凤松妻。凤松殁,誓以身殉,殷殷嘱其母曰:女死,殓葬从俭,万勿厚索以累夫家。越十日,潜服磷火而死。事闻,以心坚匪石褒之。虽然文字太过简略,仅仅只有54字,却道出了刘氏短暂、悲壮、凄楚的一生,诠释着刘氏的命运与衷肠,字字句句浸透着血泪,读之令人痛心、怆然。除了文史资料上的内容外,在李子站老人家里采访时,他说家谱上可能有记载,李子站老人连忙虔诚地请出家谱,见《李氏族谱》上也有简单的文字记载:李凤松,1898年生,1920年卒,娶刘家白龙汪刘氏,1902年生,1920年卒,合葬酒厂后支林。1975年冬,迁小山前支林,在山前公路北侧有烈女碑。这两处文字记载均印证了这通碑的真实存在,可与汲传杰老师及温水泉村诸多老人的述说相互佐证。至此,综合家谱、旧志书上的记载及老人封尘的记忆,石碑背后的故事终于水落石出、尘埃落定。没想到石碑光鲜的背后,竟是一段凄惨悲壮的辛酸史。这个故事资料,对研究民国早期的民俗民风、礼教制度、村庄史以及李氏家族史,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是温水泉村极为厚重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烈女碑背后的故事已经随着时间流逝渐渐远去,转眼间成为历史。在传统文化日渐重视的今天,我们可以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时下虽然不再提倡殉夫守节,但在那个时代、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介平民刘氏以牺牲自己如花的青春和鲜活的生命,来成全家族利益与门楣荣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深思的。为了把历史烟云中这段凄美感人故事完整地留在这方沃土上,让后人进一步了解当地悠久的历史人文,牢记自己精神家园,遂将本次调查结果捉笔成文记之,也算是完成了汲老师布置的作业吧。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李凤苍,山东莒南人,供职于莒南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系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目前已在各级报刊媒体发表散文、民间故事传说等文学作品220篇。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