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阅读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1-07-0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的。现在,对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不仅搭建了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为了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尤其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还专门建造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等设施。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把原先的田野考古发掘变为了实验室考古发掘,相当于把整个发掘现场搬进了实验室。借助高科技手段,开展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有利于更多地提取遗址中的多学科信息,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或能弥补20世纪80年代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时留下的一些缺憾。

一直以来,三星堆遗址有多个悬而未解的学术问题,比如最基本的年代问题和性质问题。受当时技术水平、采样质量和数量等因素影响,多年前对三星堆遗址进行碳14测年,所得到的年代结果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和用其他方式获取的考古学信息相比,大家普遍认为这一结果明显偏早。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然而,学界对南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因此,对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判定也是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商中期,也有学者认为是春秋时期。不同于过去三星堆坑的碳14年代测定,这次三星堆考古在标本测量方面,采用了精确度和灵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质谱仪,可以将测年误差控制在正负25年之内。尽管最终的测年结果还没有正式发布,我们相信,这次的工作可以为精准测定三星堆遗址年代问题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摘编自唐婷《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科技之烛照亮三星堆考古现场》)

材料二:

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保存完整、叠压状况复杂、无法立刻完成发掘的遗存,就必须采用实验室考古的方式,将木质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通过异地迁移至室内,在安全有保障、技术条件许可和良好环境中进行精致的发掘、清理和研究。这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是田野考古的必要延伸和有效补充。

考古现场的整体套箱提取是实验室考古的第一步。在进行套箱之前,要根据墓葬的大小计算出套箱木板的长宽度。提取时要用防震材料包裹遗存,以避免磕碰。这些材料还得是不受微生物侵害的非污染性材料。套箱底部还必须使用金属框架进行支撑固定。运回室内只是实验室考古的第一步,之后要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和设备从速迹、遗物中提取标本、样品,并实施科学分析检测,为将来的复原或者复制奠定基础,常规的田野考古,一般先做最上层遗存,然后依次是中间层位和更早期的遗存。但迁移到室内,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发掘清理,甚至可以对箱体进行翻转,从侧面或者从底面进行发掘,保证遗存的完整性、原始性。如在建成不久的临汾博物馆,观众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展厅看到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一个墓葬的整体呈现。当年这个墓葬是整体套箱拉进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实验考古大棚,如今算是“完璧归赵”。

近些年,实验室考古已经成为与田野考古并存的“标配”。考古遗存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经过近百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源越来越稀缺。这要求我们在考古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获取最详细的考古信息,甚至利用较少的考古资源,多学科共同参与,进行精细化的发掘和研究。

(摘编自李存信《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

材料三:

我国最早正式定位为实验室考古发掘的项目是2008年开始进行的大河口西周墓葬M1的实验室考古发掘。此后,随着多个室内考古项目的开展,实验宝考古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实验室考古逐渐成为考古工作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实验室考古是将田野处置、室内发掘、文物保护三者融为一体的考古行为,以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科技投入、信息全面提取、文物保护为理念,并拥有环境可控、时间可控、节奏可控、全方位发掘、充分运用仪器设备、保障安全等诸多优势。实验室考古不是简单地把发掘对象搬迁到室内进行清理,而是尽可能运用更多科技手段和设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随时对遗迹遗物提取样品实施科学检测,对其在发掘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监测,尽可能保持文物的原始状态,同时加入了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模拟复原以及实物复原复制等措施。

实验室考古所倡导的“全方位发掘”是现代考古发掘新模式的探索。在实验室内可通过如液压翻转工作台等特制设备,从发掘对象的不同角度及层面进行发掘清理。传统田野考古遵守“从上到下、从晚到早”发掘的顺序规律,但是对于那些遗迹现象复杂,文物相互混合叠压、甚至朽蚀变形的考古遗迹,传统方法往往力不从心。

由于人员、场地等诸多限制,实验室考古并没有广泛展开。部分专家认为,通过在高校设立实验室考古中心,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室考古是目前校为可行的途径。

(摘编自刘黎雨《实验室考古,开启发掘保护新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对三星堆考古时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其成果弥补了20世纪80年代对其遗迹发掘时留下的各种缺憾。

B.目前来看,实验室考古大大优于田野考古,因此,我们在对文物进行考古发掘时,田野考古形式完全可不予考虑。

C.进行实验室考古时要将木质棺椁及周边回填土体一起套箱提取,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

D.我国实验室考古虽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多个室内项目的实施,具备了与田野考古同等的规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碳14测年法所测出的三星堆遗址年代结果并不准确,而通过精确度和灵敏度更高的加速器质谱仪来测年代就准确得多。

B.田野考古和实验室考古对遗存的考古顺序不同,前者只能按照最上层遗存,再中间层位遗存,最后更早期遗存的顺序来进行。

C.对于遗存,既可在原址上进行实验室考古发掘;也可通过整体套箱拉进特定实验考古大棚发掘,然后拉回到原址放进博物馆。

D.实验室考古融田野处置、室内发掘、文物保护三者为一体,其中文物保护须贯彻始终,因为考古遗存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

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来作为论据论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遗址发掘采用了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开展了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

B.河南舞阳贾湖M58和M87发掘通过考古学与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医学、计算机等学科共同参与,实施学术难题攻关。

C.在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时进行搬运、翻转等操作,并实现对其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进行全方位清理发掘。

D.考古人员长时间对陕西西安汉代墓葬群进行地形观察,走访当地民众,利用各种自然断面寻找遗迹遗存考古。

4.围绕“实验室考古”这种考古新方式,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某地区发现复杂的古代墓葬群,专家认为必须采用实验室考古发掘。请结合材料说明这样做的缘由。(6分)

阅读答案:

1.C(A项,“其成果弥补了”混淆关系,把或然变成了必然。B项,“田野考古形式完全可不予考虑”表述绝对。D项,“发展速度很快”无中生有;另外“具备了与田野考古同等的规模”不合文意。)

2.B(B项,“前者只能按照最上层遗存,再中间层位遗存,最后更早期遗存的顺序来进行”分析不当,曲解文意。)

3.D(材料二观点为“实验室考古的优势”,D项属于田野考古,而不是实验室考古,因此不能作为论证的论据)

4.①材料一,通过对实验室考古在三星堆考古现场运用的介绍,侧重说明实验室考古在考古中的重大作用。②材料三,实验室考古是文物发掘保护的新模式,侧重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阐释。(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这是一个复杂的古代墓葬群,就会出现保存虽完整,但叠压状况复杂、甚至朽蚀变形的考古遗迹,在现场无法完成考古发掘。(3分)②采用实验室考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而田野考古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难以保证遗存的完整性,原始性。(3分)(意思答对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