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电催化未活化烯烃与伯胺构建氮杂环丙烷

 啊鲁通 2021-07-06
氮杂环丙烷(Aziridines)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农药化学和功能材料中。此外,氮杂环丙烷具有显著的环张力,因此易于发生开环反应,从而实现多种胺化合物的合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众多化学家在氮杂环丙烷合成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缺乏一种简洁高效的途径来获得各种 N-取代氮杂环丙烷。事实上,最理想的合成方法是烯烃与胺的偶联(图1a),这是因为副产物仅仅是氢气。然而,该反应在热力学上不利以及强氧化剂与胺不兼容等问题,导致这种理想化的转换是不可行的。目前,构建 N-取代氮杂环丙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用高能亲电氮试剂(Iminoiodinane)或者氮烯前体(organoazide)作为氧化剂和氮源(图1b),与烯烃反应来构建N-取代氮杂环丙烷(J. Org. Chem., 1991, 56, 6744;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7, 8, 1693);2)在CuH的作用下实现分子内氮杂环丙烷化(J. Am. Chem. Soc., 2017, 139, 8428);3)引入亲电试剂来提供N-H或者N-Me,从而构建氮杂环丙烷(Science, 2014, 343, 61;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9886; Nat. Catal., 2020, 3, 386)。尽管如此,但要想通过与烯烃的分子间反应来获得各种N-烷基氮杂环丙烷仍颇具挑战。

相比之下,电化学能以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式取代化学氧化剂,并且在某些条件下还能提高反应活性,从而实现原本无法实现的反应。近年来,Ritter课题组开发了芳基噻蒽鎓盐,后者在后期官能团化(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LSF)中显现出强大的反应活性(如Suzuki偶联、Sonogashira偶联、Negishi偶联、Heck反应、羰基化、硼酸酯化、氯化、碘化、氰化、光催化等)(点击阅读详细)。受此启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Zachary K. Wickens教授团队设想能否通过电催化将未活化烯烃和噻蒽(TT)转化为双阳离子中间体——芳基噻蒽鎓盐,后者与胺有效地反应便可生成N-烷基氮杂环丙烷。近日,他们在电催化条件下成功地将未活化烯烃转化为双阳离子中间体——芳基噻蒽鎓盐(图1c),而后在碱性条件下与伯胺发生氮杂环丙烷化反应,从而构建了一系列N-烷基氮杂环丙烷。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上。

图片

图1. 常见策略。图片来源:Nature

首先,作者探究了电催化未活化烯烃4-苯基-1-丁烯与噻蒽(TT)制备双阳离子加合物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在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压的电催化体系下,均能以优异的收率获得双阳离子加合物12(二者比例3:1,图1d)。尽管这些物种具有高反应活性,但通过X -射线衍射表征了双阳离子加合物1 2的结构,并发现这些化合物在空气中也很稳定,甚至还可以在体系中添加水。随后,作者评估了双阳离子加合物的反应性。令人高兴的是,双阳离子加合物 1 2 的混合物与苄胺能以极好的收率(86%)得到所需的氮杂环丙烷(3),并在反应后回收了噻蒽(98%)。

图片

图2. 底物拓展。图片来源:Nature

在最优条件下,作者对该反应体系的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图2)。首先,作者考察了不同的取代胺,结果显示不同位阻大小(如苄基、环丙基、环己基、烯丙基、炔基等)的伯胺均能兼容该反应,以良好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4-8)。从廉价易得的杂芳族胺(如吡啶、呋喃、噻吩等)和饱和杂环胺(如吗啉、四氢呋喃、氧杂环丁烷等)出发,利用该方法可以制备一些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N-烷基氮杂环丙烷(9-18)。值得一提的是,带有潜在竞争性亲核试剂的伯胺(如色胺、伯氨喹和乙醇胺)也能实现这一转化,以良好的收率(56-71%)得到所需的氮杂环丙烷(17-19)。随后,作者考察了烯烃的底物范围,结果显示烯烃的适度空间位阻对该反应的影响较少(如320),甚至带有叔丁基的烯烃也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氮杂环丙烷(21),尽管收率较低(32%)。然而,双取代烯烃却不能兼容该反应。此外,无论烯烃的远端还是近端带有取代基(如酯基、氰基、磺酰胺、芳基卤化物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可以获得相应的氮杂环丙烷(22-26)。需要指出的是,非共轭二烯(27)选择性地进行单官能团化反应,以提供有用的结构单元,从而可以进一步官能团化。最后,作者使用伯胺为亲核试剂对气态烯烃进行官能团化。例如,在丙烯气氛下电解噻蒽,然后加入碱和胺,从而制备了一系列十分有用的氮杂环丙烷(28-30)。

图片

图3. 衍生化实验。图片来源:Nature

接下来,作者进行了衍生化实验。如图3a所示,从市售伯胺和丙烯气体出发,能以优异的收率制备氮杂环丙烷31,后者是5-HT1B、5-HT2A 和 D2 受体激动剂的合成中间体,而传统的合成方法则收率低(17%)。此外,该反应在市售的流动反应器中还能以克级规模制备,得到3.2 g (13.4 mmol) 的氮杂环丙烷3并回收了76%的噻蒽(图3b)。值得一提的是,氮杂环丙烷还能选择性地进行开环官能化,得到邻氨基醇异构体(34, 35)、氨基叠氮化物(36)和医药相关的苯乙胺(37)衍生物(图3c)。从廉价的起始材料出发,以67%的收率制备了天然产物N-环己基氮杂环丙烷生物碱(38,图3d);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反应体系中不加入外来碱(图3e),那么烯烃就会直接二胺化(39)、二卤化(4041)以及合成乙烯基腈(42)。

图片

图4. 双阳离子加合物形成机理。图片来源:Nature

最后,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双阳离子加合物12的电化学形成过程,例如:1)标准恒流条件下阳极工作电位与加合物形成的关系(图4a);2)在恒流电解 (3.7 mA) 条件下,噻蒽当量对烯烃转化率的影响(图4b);3)恒流电解 (3.7 mA) 条件下加合物12形成与时间的关系(图4c)。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烯烃和噻蒽是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单加合物1:(1)噻蒽在阳极被氧化为自由基阳离子TT+·;(2)TT+·歧化生成双阳离子TT2+;(3)TT2+与烯烃发生环加成反应(图4d)。类似地,烯烃与TT+·直接进行自由基加成得到自由基阳离子,后者与噻蒽自由基阳离子TT+·偶联便可形成双加合物2(图4d)。

总结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Zachary K. Wickens教授团队利用电催化将未活化烯烃转化为双阳离子中间体——芳基噻蒽鎓盐,后者在碱性条件下与伯胺发生氮杂环丙烷反应,构建了一系列不同的N-烷基氮杂环丙烷。该方法不仅对商业可得的胺和多种类型的烯烃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而且为双阳离子中间体的双官能团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简化重要复杂胺、天然产物以及复杂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