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里的动物园(一)大象犀牛和狗熊

 与照耀同行 2021-07-06
经过漫长的冬天和三个月的超长假期,随着春天和希望再次归来,一切都在好转。关闭了两个月的北京动物园也重新开放了,即使要预约,每天要限流,但仍然有家里憋坏的人们争先恐后地要进去。
这是去年11月拍的,一大早公园大门还没开,现在每天一大早据说门口排长队了。
本来也想带孩子去,可家里老人不同意,不让我们凑这热闹,另外动物园周边停车场都不开放,要去只能乘公共交通,那还是算了吧,让孩子再等一等。
孩子上学前,几乎每周末都在动物园里呆上半天,再在天鹅湖餐厅吃顿特色午餐,现在想想,宛如隔世了。
好在我们都还平安健康地生活着。
为了安抚孩子,就把电脑里的照片倒出来看,发现原来博物馆里也有很多动物啊,堪称一个个动物园,于是把一张张照片给她看,让她认是什么动物,再告诉她这是什么文物,玩的倒挺开心的。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博物馆里的动物园吧。
首先,是可爱一些的动物吧。
湖北省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陶象,虽然很粗糙,但很形象生动。

社科院考古所藏商代妇好墓石象。
快四千年前那会,河南还是有很多大象啊,所以现在河南简称就是豫。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西周象尊。
有点象猪啊,看来西周那会儿的陕西已经大象不多了。

下面是犀牛了。
国家博物馆藏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中国先秦时黄河流域还有犀牛,长江流域更多,不过到汉以后就越来越少了。
山西博物院藏北朝犀牛铜佩件。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唐代献陵石犀。
这可是真正的苏门答腊犀,身上还有鳞片,我专门去北京动物园犀牛馆看过,苏门犀身上真有一模一样的鳞片。

下面的是孩子最喜欢的熊大熊二了,中国古代人也很喜欢它们,主要是为了吃。现在绝不允许了,不管是不是保护动物,只要是野生的就要坚决禁止买卖,更不能吃。

社科院考古所藏商代妇好墓石熊。

礼县博物馆藏春秋青铜车型器。
车顶盖上有一只小熊啊,旁边跪坐着一个人,看来春秋那会儿就有驯狗熊马戏了。
国家博物馆藏西汉熊镇。

魏晋之前,中国黄河流域温暖干燥,所以人们习惯席地而坐,找块平地铺张席子就行了,所以就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镇席,小狗熊一定是很受孩子们喜欢的了。

咸阳博物馆藏西汉玉熊。
这个一看就是没驯过的,脸上鬣毛都扎开,看上去没那么可爱了,一幅要扑过来的感觉。
汉时曾有一只大狗熊跳出圈,跳到皇帝面前,周围的人都吓呆了,多亏了一位宫女跑到熊面前,盯着眼睛跟它对视,才救了皇帝一命。
下面去看看能跟孩子们玩的动物吧。

关注我们

与照耀同行ID

walkingwithshining

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