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的会馆

 风舟微纪录 2021-07-06


馆,曾经是大商埠不可或缺的风景。他是官非官,亦官亦民,是设在都会中同乡同业的民办商业团体,又以省、府、县为单位来组合。其宗旨是为身在异乡的同乡同业提供方便与帮助,维护老乡们的合法权益,类似某地驻都会的办事处,兼任“招待所”的业务。 


开埠之后,以商业、运输业为主体的各路巨商云集烟台,很快形成了二十多处会馆、同乡会,它们是:福建会馆、河北同乡会、潮州会馆、宁波会馆、掖平会馆、益都同乡会、寿光同乡会、潍县同乡会、海阳同乡会、沂州同乡会、文登荣成同乡会、栖霞同乡会、蓬莱同乡会、牟平同乡会、莱阳同乡会,还有济南同乡会、即墨同乡会、广饶同乡会、昌邑同乡会、三江会馆等。从这些会馆同乡会中,不难看出有与其它大都会相同的“省”级,说明烟台商埠之重;也有自己独有的山东门户的开放特点。本省县市有很大的移民群聚集烟台。

这些会馆当中有两个需要特别提及:

一是福建会馆。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硕果仅存的会馆旧址。当年闵帮在烟台人数众多,这很可能与“北洋水师”有关。北洋水师的将领大多是福建人,当时清庭中挑拨是非的人就说“丁汝昌驾驭不了闵帮”。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清廷重建海军,派了冰心的父亲谢葆章来烟创办军校,谢也是福建人,而且莅烟时就下榻在“海军采办处”,那采办处也是北洋水师的军需基地。福建会馆从1884年开工,到1906年建成,经历二十二个春秋,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先在闽南制成预件,运到烟台组装,船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但多达四十艘的船队顶风破浪、前赴后继,终于将号称“鲁东第一工程”的会馆竣工,原汁原味的闽南风格让然叹为观止。

还应该说说潮州会馆,这是烟台最早的会馆,建成于1867年。广东人来烟台很早,他们把最早打着西方文化烙印的新鲜事物带到了烟台。张弼士就是广州大埔人,他创新制造了洋酒:“咸水妹”开拓了烟台的酒吧文化。还有一个商人叫梁浩池,创办了养正小学。该校当时是中国师资水平最高的新式学堂,穿着长衫、满口子曰的先生与西装革履、不时掺杂外语的教师同在周会上团拜。他的商业触角伸到了“外商公会”。英国人马茂兰因口吃失业,是他赞助才盘下产业,后来建成了仁德洋行,成为远东做大的贸易商。什么是大道鲁商之道?广州帮的精英就体现了这“道”,兼容,不分中外,会馆也超越了“乡土”,让所有竞争者都成为真正的商业伙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