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捋一捋八王之乱‖~79~劫驾长安(五)

 文火0 2021-07-06

经过五天的风餐露宿,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洛阳。同邺城一样,洛阳也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当初司马越传檄天下讨伐司马颖,作为政治盟友,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二万支援司马颖。张方走到半路,便收到了司马越大败,皇帝被俘虏的消息,继而改道洛阳。此时洛阳由陈眕、上官巳把守——二人自荡阴之战失败后,便逃回洛阳,奉清河王司马覃为主。双方在城外展开一场激战,结果上官大败而逃,洛阳便落到了张方手中。

政治盟友占领了洛阳,仓促逃亡司马衷和司马颖便有了容身之所。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逃亡众人到达洛阳境内后,就遇到了前来接驾的张方,此时的司马衷已毫无天子威仪,见张方下马行礼,司马衷也赶紧下车还礼。

但张方对司马颖就没那么客气了——司马颖是皇太弟、丞相,前几天还俘虏了皇帝耀武扬威,但此时的他在张方眼中却与乞丐无异。面对张方的冷眼相待,司马颖心里纵然不爽,也只好忍气吞声,毕竟,自己的老家都丢了,谁会在乎一个没有地盘的藩王呢。

接回了皇帝,张方是彻底得意了。关中军在他的纵容下,大肆劫掠,不仅光天化日抢劫杀人,甚至连洛阳城周围的坟墓都挖了个遍。

张方在洛阳胡作非为,惹的怨声载道,但他有刀有枪,王公贵族也是敢怒不敢言。此时强藩衰落,原本力量较弱的藩镇便有了话语权,范阳王司马虓与东平王司马楙(mào)联名上书,要求张方从洛阳撤军。

奏章中,范阳王司马虓将责任全部推给司马颖,说他能力不强、亲近小人、猜忌骨肉、听信谗说,导致天下大乱(受重之后,而弗克负荷。小人勿用,而以为腹心。骨肉宜敦,而猜佻荐至,险诐宜远,而谗说殄行)。接着赞扬司马颙,说他高风亮节,见识过人(惇德允元,著于具瞻,每当义节,辄为社稷宗盟之先)。这一贬一褒,算是离间了二人的政治同盟。“总体是好的”这个基调定下来,下面就是“个别有问题”了,司马虓说张方虽然忠诚,但是性格有缺陷,为人固执,好心办坏事,把洛阳搞的乱糟糟,大家对他都有意见(受性强毅,不达变通,遂守前志,已致纷纭

陈述完问题,司马虓便叫张方滚蛋,他说张方做了这么多事,还在洛阳不走,无非是担心秋后算账。司马虓说张方有河间王撑腰,大可不必担心,毕竟回到了关中,那就是河间王的地盘了。

最后,司马虓提出了他的想法——分陕而治,潼关以西归河间王,潼关以东归中央。

河间王司马颙对范阳王司马虓的奏章自然是十分不满。他与成都王结盟的目的便是当一把辅政大臣,如果接受范阳王的建议,相当于他忙活半天什么也没得到。换做以前,范阳王是没资格和他这个关中王叫板的,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司马颙势力已大不如前——先有羌、氐叛乱,然后连年天灾,接着后院起火,秦州、雍州先后起兵。几番折腾下来,司马颙已经是强弩之末,无力与范阳王等人争雄了。

但如果轻易接受范阳王司马虓的建议,司马颙也不甘心,索性就来个装聋作哑。见司马颙没反应,司马虓立即调兵驻军镇荥阳。与此同时,王浚撤离邺城,将邺城交给了东海王的弟弟司马模,而东海王的另一个弟弟司马略也有调兵动作。范阳王势力不断向自己施压,眼见张方的两万孤军渐渐陷入被围困的境地,此时的河间王,该做何选择呢?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