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出现双阳性,是检验结果出错了吗?

 医学检验世界1 2021-07-06

 官微:z13792357345

作者| 付舒婷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前言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病变,并会诱发多种器官的损坏,是威胁我国人群健康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其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密切接触、母婴、血液和性传播。近九成感染者不会出现临床症状,部分感染者可逐步发展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原发性肝癌,对健康危害大,因此实验室诊断至关重要。

图源:网络

乙肝五项检查也就是俗称的“乙肝两对半”,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乙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在检验报告单中,其检测结果常常会有不同的组合,临床意义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乙肝两对半”的常见模式。

然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一些细心的检验人不难发现有时会遇到一些患者的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出现双阳性的不常见模式,这些模式难以用HBV感染后血清学指标规律性的改变来解释,这难道是我们的检验结果出错了吗?

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寻根究底终于找出原因:

01

人自然感染HBV或注射了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产生HBsAb。但是HBsAg具有多个亚型,由于疫苗及其感染后,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病毒不断变异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于是产生了免疫逃避变异株。变异株可不受干扰仍能复制,从而出现HBsAg和HBsAb共存的情况。

02

在HBV血清转换期间,HBV病人处于血清转换期,即HBsAg消失的同时HBsAb出现,这是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乙肝逐渐转阴的结果。有研究发现,在抗原-抗体血清转换阶段,以高水平HBsAg/低水平HBsAb组(A组)和高水平HBsAb/低水平HBsAg组(B组)做对照试验,B组3月后HBsAg阴转率高达42.9%,而A组无转阴,提示两者同时阳性可能处于动态的消长变化中。

03

由于HBsAg具有多个亚型,不同亚型的再次感染也是二者共存的一个原因。

0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病毒长期处于细胞的免疫压力下可能在体内或细胞免疫表位区发生变异,导致野生型HBV和突变型HBV混合存在,使得突变型HBsAg和针对野生型HBsAb同时存在。HBV的突变,常见于新生儿母婴感染以及肝移植的患者。

05

HBsAg和HBsAb可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存在于血清中,因此在少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可以检测出HBsAb和HBsAg双阳性。

有了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对出现HBsAg,HBsAb双阳性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能更好的为疾病的诊断、疗效及病程的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准确、及时的实验数据和检测手段,给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建议。

 参考文献:朱锦宏,吴红,王春苗,吴晓蔓. 乙肝患者血清HBsAgHBsAb双阳性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9,35(04):638-640+64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