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网不上瘾,寒假不迷“网” | 家长攻略

 长沙7喜 2021-07-06
放假也不出门,就在那儿看视频,眯着眼睛近视越来越严重...

写作业得好几个小时,说是要上网查资料,写几分钟就看一会儿手机。

都是网络游戏害的,以前孩子学习挺不错的,现在期末考试一塌糊涂!

孩子不怎么跟我们说话,也没什么表情,没收手机就发脾气,一点办法都没有...


图片

图片

不少家长一谈到自家孩子上网、玩手机就脸色大变,有的家长为了防止孩子一个人放假在家玩手机,早早给孩子报了辅导班,和寒假无缝衔接。

如今,人人有手机,处处有网络,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社交、休闲、甚至是阅读习惯、思维模式,眼看着5G时代都来了,学龄前的孩子都开始学编程,硬生生给孩子“断网”似乎行不太通。

朋友家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手机平时都收在爸妈房间里,只有周末才能用半个小时。他们家孩子也抗议过,但没用。不过这孩子也是厉害,早上上学起不来,倒是有毅力半夜爬起来把手机“偷”出来,躲在被子里玩。睡眠不足,白天没精神,功课自然就落下了。

要不是朋友偶然看到手机推送的使用时间报告,估计现在还沉浸在教子有方的权威当中呢。

“一刀切”看似简单粗暴,但执行起来却没真那么简单。

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我们并不是要禁止他们使用网络,而是希望他们可以合理、节制地使用,平衡网络世界与真实生活

与其让孩子费尽心机跟你斗智斗勇,不如给孩子一个时间,授权他光明正大地使用网络。

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留心观察


关心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如果观察到以下问题,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有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的倾向:

1.孩子在家或者一有空就拿起手机/ipad/电脑上网;
2.只要孩子不能上网,就会有不安、愤怒的情绪;
3.孩子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上床时间越来越晚,答应从屏幕前离开却迟迟不动;
4.越来越不想参与其他休闲活动,和同学联络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不好;
5.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素质也变差;
6.孩子课业表现越来越差,做作业草率、拖拉。

如果都没有,那么家长不必太紧张(通常父母都会敏感过度),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约法三章,讨论合理的使用时间。
二、一起了解


我遇到过一位家长,看见孩子用手机就条件反射似的开骂,再不听就动手打,直接就把沟通的渠道堵死了。殊不知他的孩子正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学校没什么朋友,成绩平平,又没有什么特长,只有在网络世界中,这些压力才会暂时不见。

了解这个孩子过度使用手机背后的原因,才能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而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关心,才有可能接受你的帮助。

图片

(网络依赖路径示意图)

因此这时一定要冷静!
了解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在看什么,玩什么,和谁玩,帮助孩子理解网络世界的规范、风险、健康隐患。比如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容易造成视力下降、干眼症等眼睛负担;姿势不对可能造成颈肩酸痛、手腕关节发炎;体力活动不足引发肥胖等等。
三、制定规则


通常在假期伊始,或者过年期间,学业压力骤减,很多孩子会因为生活失去重心而将大把的时间用在电子设备上,因此这段时间要提早规划

比如限定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联网时间;使用前先要完成当天功课;使用的时候定闹钟计时;在社交媒体上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及照片,谨慎交友;不发表恶意评论......也可以设置应用锁、开启APP内的青少年模式,防范孩子接触不当内容。

规则一旦制定,就要认真执行
四、回归现实


和孩子一起进行“不插电”的休闲活动,比如阅读、参观、打球、游泳、旅行等等。如果孩子目前除了刷手机、打游戏对什么都没兴趣,不妨由此切入,和他讨论他喜欢的内容,甚至参与进去,陪他一起。只要有互动,就有机会发现孩子的优势能力,进而迁移到现实世界。

上网是他生活中的众多选项之一,而并非唯一,孩子应该有机会在真实世界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和意义感。


刷手机、打游戏已经是常见的休闲方式了。有些文章、视频能拓展视野、增添生活乐趣;一些教程、公开课还能启发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优良的游戏益智、有趣、富有创造性,可以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人际沟通与协作。

适当使用可以疏解压力,起到休闲放松的作用;过度沉迷就会影响健康、学业、甚至亲子关系。


图片
网络资源若能得到合理使用,可以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展现能力、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
若孩子过度沉迷,应避免用禁止与对立的方式进行管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采用科学的方法比如个别咨询或团体治疗,配合渐进式的改善计划,协助孩子减少网络使用的负面影响。
·end·

——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