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岁女孩被网红男友活活冻死,原来她才是真正的帮凶……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最近,看到一条骇人听闻的新闻,俄罗斯一名网红Reeflay在直播中疯狂虐待自己的怀孕女友,最终将其活活冻死。

事件的起因,是在直播前有网友跟Reeflay承诺,只要在直播中对女友进行刺激的虐待恶作剧,就会给他打赏1000美元。


图片来源英国报姐

为了这1000美元,Reeflay不顾怀着身孕的女友,在直播时对着女友的头和脸进行暴击。在女友被打到倒地不起时,他又冲着她泼了一盆凉水。

真正丧心病狂的,是他把刚浇过凉水、只穿着内衣的女友“扔”到了阳台上,甚至夺下了女友想用来御寒的外套。

当女友在接近零下10度的室外受冻时,Reeflay淡定地回到屋内,继续着自己的直播,全然没有担心过女友和腹中胎儿的安危。

15分钟之后,当他想起放女友进来的时候,女友已经失去生命体征。

图片来源英国报姐

在这之后,他的一系列动作与其说是着急,不如说是作秀。他先是向直播间的朋友们宣布了女友失去呼吸和脉搏的情况,然后把女友拖到镜头能够直接拍到的沙发上,最后才开始打电话叫救护车求救。

图片来源英国报姐

最终女友没有被抢救过来,死亡的原因是体温过低。

另外,根据法医的鉴定报告,女友死前遭受的殴打,也对她的头部遭受了重创。

看到这样的一个惨剧,不禁会让人对那名打赏的观众、冷血的男友感到愤恨,但整件事还有一位“帮凶”,就是女孩自己。

逆来顺受的女孩,更容易被家暴长期控制。

随着警方的介入,越来越多的信息暴露了出来,Reeflay对女友进行家暴确实不是第一次。而且Reeflay几乎每次直播,都会殴打女友。

每次殴打的方式也会变化多端:突然点着女友的衣服,随手抓起身边的重物砸向女友;或者是把女友打倒在地后,掐住她的脖子,猛烈地晃动着她的头......

图片来源英国报姐

Reeflay不光自己殴打女友,也会邀请朋友一起向女友进行“恶作剧”。

有时候向女友脸上喷胡椒喷雾,享受女友疼倒在地上哀嚎的刺激场面;

有时跟朋友发生矛盾时,抓起女友挡在自己前面,让她替自己承受朋友的殴打;

有时看着别的女子殴打女友,而无动于衷;

甚至有的时候,会邀请陌生人来家里体验打女友的“快乐”……

在事发前不久,Reeflay的女友还在社交网站上开心地分享了自己怀孕的消息,结果因为男友的又一次“恶作剧”,让她带着孩子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

痛恨Reeflay的变态之时,我更为这位女孩感到惋惜。

在朋友眼中,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姑娘,可是放错了地方的善良,就会变成对自己的伤害。

图片来源英国报姐

如果她在第一次被家暴后选择离开,如果她早一点放弃这个丧心病狂的男人,也许就不用失去生命。

Reeflay女友的做法不是个例,有太多多次遭受家暴的女性,不会轻易选择离开。

有些人是因为没有经济收入,怕离开后无法生存;有的人是被威胁,怕离开后对方伤害家人;但也有的人,是真的不想离开也离不开。


蕾哈娜被称为欧美天后级的歌手,她经济独立。

可是多年前,面对男友克里斯的家暴行为,她做出了跟Reeflay女友同样的对待方式:原谅。

在第51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蕾哈娜和男友双双缺席,原因就在于那天两人发生争执,克里斯把蕾哈娜打到面目全非。

而这并不是克里斯对蕾哈娜第一次家暴,之前蕾哈娜都选择了原谅。

这一次虽然她把克里斯告上了法庭,但在这之后,蕾哈娜再一次选择了原谅。


虽然两人最终走向了分手,但蕾哈娜的这种行为也说明了,对于无法离开家暴男的女性除了会受外因干扰,有时候也跟内心因素有很大关系。

无法离开家暴男,她们的心理动因是什么?

图片来源英国报姐

在看到Reeflay女友长期承受男友家暴还没有选择离开时,多数人的第一判断是他的女友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最早出现是在1974年。一名富家少女被绑匪绑架之后,非但没有怨恨绑匪,还对绑匪产生了同情,甚至加入到了他们的抢劫活动当中。

在这名富家少女被抓捕之后,她的辩护律师说她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用来解释这种受害者对犯罪者产生的非理性的情感。


但其实严格来说,这种被多次家暴后依然难以离开伴侣的行为不属于“斯德哥尔综合征”,而是“受虐妇女综合征”,它一个社会心理学的名词。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前者是发生在受害者和犯罪者之间的,受害者开始的情感是恐慌的;而后者是发生在情侣或者夫妻之间的,开始的情感是甜蜜的。

其次,“斯德哥尔综合征”后期是受害者对犯罪者产生了同情、依赖等情感,属于特殊情况下的非正常反应。“受虐妇女综合征”的受害者并没有失去理性,她们对施暴者的情感也是复杂的。

通常,会陷入“受虐妇女综合征”的女性,要经历对方的3个暴力周期:


第一个周期:矛盾期。

这个周期,是丈夫产生了各种不满情绪,曾经的甜蜜逐渐消失。

丈夫会开始向妻子发泄愤怒,甚至会出现暴力行为。

这个时候的妻子,会为了避免争执、挨打选择忍让,而一味迁就对方。


第二个周期:爆发期。

妻子的一味忍让没有换来丈夫的醒悟,反而会变本加厉。

这个时期的家暴会更加严重,只要丈夫心情不好,就会用家暴妻子来发泄。

第三个周期:忏悔期。

经历了爆发期的丈夫,在情绪发泄完之后,会“良心发现”向妻子忏悔。

为了讨好妻子,可能会做承诺、送礼物,想方设法取得妻子的原谅。

很遗憾的是,眼前丈夫的温柔只是暂时的,很快他们的情感又会回到第一周期,进行周期性循环。

时间久了之后,有些女性就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认为丈夫之所以会家暴自己,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更不敢离开这个还没有完全嫌弃自己的丈夫。

从童年经历入手,寻找被家暴女性不幸的根源。

家暴的可怕我们无需多言,那到底什么样的女孩更容易选择有家暴倾向的伴侣呢?

我们不知道Reeflay女友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但是蕾哈娜的父亲也是一个有家暴倾向的人,这也许是她在面对家暴男友时选择多次原谅的原因。


权威期刊《发展心理学》曾经发表论文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行为,会影响女儿的择偶观。”

如果一个女孩在童年时期,父亲有家暴行为,有可能对她产生3种影响,成年后更有可能遭受家暴:

1.自我价值感低

当一个女孩成长在一个长期家暴的环境中,就很难感受到家庭的爱,内心会缺乏相应的安全感。

如果一个父亲还会家暴女儿,就会让女儿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长期处于这种思想中,会让女孩缺乏自信,自我价值感低。

长大以后即使遇到家暴的伴侣,也会选择默默忍受。


2.产生问题婚恋观

如果童年时父亲一直家暴,母亲默默忍受,就会向女孩传达出一种错误的婚恋观:婚姻中男人比女人强势,男人可以通过暴力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女人不该反抗。

一旦产生这种错误的婚恋观,在处理婚姻关系时就会把自己放入弱势地位,即使遭受家暴也很难产生反抗心理。

3.想要“拯救”伴侣

还有一些女性,在小时候看到父亲家暴的时候会产生改变父亲的想法,但是因为年龄太小,无法实现。

在长大以后,她们会更倾向于找家暴男,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包容、善良感化他。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自己陷入痛苦当中。

摆脱家暴,从看见自己开始。

当一个女孩因为童年经历的影响,产生以上问题时,就更容易陷入家暴当中。

但不管经历了什么,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想要改变,就能够找到方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要想提高自尊水平,可以从自己擅长的事入手,设定一个个小目标,用目标的达成来让自己获得自信心。

也可以多去接触那些会对我们表示认可、鼓励我们的人,避免跟那些总是打击自己的人接触。

当然这不是让我们盲目自信,心中也要始终明确,我们不是完美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我们的自尊水平提高以后,就不会再单纯根据伴侣的态度来评判自己,对伴侣来说我们也不再会是可以随意打骂的对象。

一个尊重自己的人,更容易获得伴侣的尊重。

而如果伴侣依然采用暴力行为时,我们也会做出客观判断,选择离开。

在遇见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也可以选择求助。

总之,不管任何时候,都要坚信,没有人需要默默忍受家暴。

希望所有遭受家暴的女性,都能勇敢面对,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