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生杀人狂?什么心理让13岁男孩对6岁幼童痛下杀手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今年2月17日,陕西汉中勉县男孩王艺程在其所住小区一家超市附近失踪,父母联系救援队寻找儿子并报警。

当地警方调取监控视频发现,小孩并没有走出小区。然后,携警犬挨家挨户搜查。

3月4日,在一杨姓人家楼顶,找到了王艺程的尸体。

3月14日,警方公布案件调查结果,认定杨某的13岁儿子,就是杀害王艺程的凶手。

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此事除了再一次引发大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讨论之外,更多的是引起大家这样一个疑问:是什么让一个13岁的男孩,可以如此凶残的对一个幼童痛下杀手?

杀人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杀人,听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许多文学、影视作品都有关于杀人的描写,有些作品还会把这个过程描述的很轻松写意;

做起来,理论上也不多么复杂,就像此案中,一个半大的孩子,用一根绳子,就结束了另外一个孩子的生命。

还有新闻曾经报道过,美国一个2岁的孩子,玩枪时走火,把自己的爸爸给打死。

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的生命力也是出了名的脆弱,甚至还不如老鼠、蟑螂。所以,想置他人于死地,理论上是件很简单的事,不会比杀一只鸡更加的困难。

但是,事实上,对于正常人来说,杀人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因为,杀死另外一个人,在杀人之前首先要克服内心里各种强烈的情绪和情感的约束,在杀人后,还要受到各种痛苦的情绪、情感的惩罚。

就像我们从许多初上战场的士兵身上观察到的那样,他们有时候宁愿近在眼前的敌人跑掉,然后回过头来对他们开枪,也不愿扣下早已瞄准好敌人脑袋的枪的扳机。

即使是那些曾经杀人如麻的老兵,在退伍后,很多人也会因为曾经的杀戮,患上战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痛苦的回忆,常常令他们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陷入物质依赖之中不可自拔。

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有着几百万年的群体生活的历史。组成群体,早已经成了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

所以,那些拥有约束住自己对同伴攻击性的情感的个体们,更容易组成一个稳固的群体。

进而,让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的机会,得到最大的提高。而那些可以在任何场合下,毫无压力的杀死自己同类的个体,早已经被演化的洪流所淘汰。

杀别人就如同杀自己

正常的人,都有着强大的同理心。看到别人被利刃割伤了手,马上就会感觉自己的手似乎也很痛;看妈妈杀鸡时,捂住眼睛不敢看。

明明是杀的鸡脖子,自己的脖子上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意。

主人揍毛绒玩具,“教育”二哈

脑科学研究也发现,人类大脑中有一组“镜像神经元”,能够让我们本能的感知到对方的许多感受。

从随着年龄增长,人类的同理心越来越弱的总体趋势来看,同理心并不是后天训练的产物。

后天的训练,可以让一个人能够对另外一个人的心灵理解的更加丰富、广泛。但是,却很难增强他同理心的强度。

几乎所有的天生杀人狂,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连环杀手们,往往缺乏共情别人的能力。

一些人是因为童年受到虐待,而导致情绪、情感发展出现了障碍,进而让他们无法和他人共情。而另外一些人,则是天生的缺乏“镜像神经元”。

所以,由于“镜像神经元”和同理心的存在,一个人在杀别人的同时,往往会体验到“杀自己”的感觉。这种感觉,阻止了大部分人命血案的发生。

软虐待

什么是软虐待?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帮助大家理解。

在遥远的小山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13岁的小儿子,父母甚是宠爱。

有一天,这个小儿子到村外的小树林去玩,听到一只夜莺在唱歌。小儿子被这个歌声迷住了,就和夜莺商量,到他家里去住。每天给他唱歌听,而他会给她食物和水,让她免于风餐露宿的生活。夜莺答应了,跟随小儿子到了他的家里。

就这样夜莺每天给小儿子唱歌,小儿子也按照约定,把家里最好的食物和水奉献给夜莺。一人一鸟相处甚是开心。

但是,小儿子的父亲却不乐意了。因为,这只夜莺每天吃着他们的食物,却不能够给他带来任何收益。

所以,有一天他趁着儿子外出之际,把夜莺给杀死了。等小儿子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父亲和夜莺死在了一起。

请问,是谁杀死了父亲?

正确的答案是父亲自己。父亲在杀死夜莺的同时,给小儿子传递了一个信息:那些不能够给自己带来物质收益的东西,都不值得拥有。

但是,他忘记了他和儿子之间的父子之情,并不是能够用物质来衡量的。所以,在杀死夜莺的同时,他也杀死了儿子心中的对他的情感。

从那之后,对儿子来说“父亲”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称呼,那些能够给他提供物质保障的,他都可以称之为“父亲”。

我们对虐待的理解,往往是殴打、性侵、语言暴力或者是忽视、漠不关心等。

但是,父母、长辈们还有许多的行为,有时甚至是在“关心”的外衣下,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消磨、破坏着孩子的情感。

而任何对正常情感的破坏,都可以称为“软虐待”。

2002年,日韩世界杯,中国足球队唯一一次踢进足球世界杯决赛圈。当年,我正在读高二,和所有中国人一样,都陷入狂热的足球热之中。

一到周末,基本上就是守在电视旁边,哪怕是一个人,也能够看出比一家人看电视还要热闹的氛围。

有一个周六,我又一次独自一个人守在电视旁边,正看得兴高采烈时,爷爷突然走了进来,一副不耐烦的语气对我说道:“就是几十个人抢一个皮球跑来跑去的,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去看看书......”当时,我还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只是感觉他有点烦。

但是,接下来每次看足球比赛,他那句“几十个人抢一个皮球,有什么好看的”就会溜进我的脑海,就如一盆冷水一样,浇灭我对足球的热情。

到了今天,我已经十几年没有正式的看过足球比赛了。

而许多家长,尤其是许多的妈妈,眼中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都会成为她们压抑、打压的对象。

而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有大量的情感被破坏。进而,让孩子成为一个冷漠、无情,或者性格乖张、喜怒无常的人,即使功能正常一些的,也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没有了情感的约束,这些孩子在伤害别人和自己时,会显得毫无压力。

本案中13岁男孩是天生杀人狂?

由于缺乏更详细的资料,我们不能够确定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导致了这位13岁男孩的疯狂行为。

但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软虐待”如此普遍,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正常,但是情感却被严重破坏的孩子们,即使没有犯下什么严重的罪行,也未必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

迟早有一天,他们会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而一个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组成的社会,就像一个没有水泥,只用砖块垒起来的房屋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崩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