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尘不染的内心是如何被谎言给填满的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我是一个谎话精。

我对朋友说“还有五分钟就到了”,其实我还在家里上妆。

我对领导说“我错了,我一定努力改正!”,领导安慰我知错就改还有救,然而,我下次还敢。

我对孩子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小孩着道了,立马坦白,我也立刻从严处理。

习惯了这样的忽悠来去,今天我准备诚实一次,好好来跟大家剖析一下撒谎人的心路历程。

撒谎人成形记

即使现在撒谎成性,但是我小时候可诚实了。

看到和听到什么,做了什么,我都如实告诉别人,有时候说了一些话,大人们就会说“童言无忌”,我就看着大人们惊讶或傻笑。

《谎言的诞生》设定了无法撒谎的世界

3岁的时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小蓝把巧克力放在了桌上,然后出去玩儿了。妈妈回来了,把桌上的巧克力放到了抽屉里。小蓝玩累了,回到家中,想吃巧克力,他会去哪儿找巧克力呢?”,我不假思索,“当然去抽屉找了,巧克力就在抽屉啊”,然后妈妈告诉我“错了,他会去桌上找”。

当时的我觉得小蓝真傻,巧克力就在抽屉里,居然去桌上找。那时我觉得我知道的,小蓝应该也知道。

那时的我觉得,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所看得到、知道的、想到的和别人一样,如实相告就好。

后来,4岁了,我又听了一遍这个故事,神奇的事发生了,我觉得自己真傻,我听故事,当然知道巧克力被他妈妈放在抽屉了,小蓝不在家,故不知道巧克力已经被转移了,回来的确该去抽屉找啊。

我很震惊,原来我所看到的、想到的可能与他人有所不同,后来反复确认,真的不一样啊。我有了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即能够换位思考了,心理学家称之为儿童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能力。

有了这种神奇的能力,我便有了撒谎的表演。

有一天,我不小心打碎杯子了;

妈妈问:“谁打碎了杯子?”我不敢承认,只好说“不是我”,妈妈马上列举出了一大堆证据来证明是我干的,妈妈并得出结论:我撒谎了,我不诚实,我变坏了。我依旧否认,然后被训得更凶残,尝到了撒谎的苦果。

虽然第一次就这么撒谎失败了,但是总算是实现了撒谎从零到一的飞跃。仅有心理理论能力,只能简单撒谎。

撒谎时是对同一件事有两个不同的解释,但是选择假的解释,还需要另一种心理能力——认知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即计划、控制行为。

而后的一天,我再次打碎东西,这次灵机一动,把狗子搬了出来,我妈一回来,马上恶人先告状,说是狗子干的,于是躲过一劫。

只是苦了我家狗子,还好他不会说人话。

撒谎成功了,我尝到了撒谎的甜头。

实现了撒谎质的飞跃,不再是简单的否认事实,而是编造了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

心理理论能力和认知执行功能叠加,有了策略性谎言。

《谎言的诞生》男主第一次用谎言骗到钱

撒谎人成长记

我后来发现了,撒谎就是给别人制造错误的信念,就像给人指了一条错路,方向错了,但是这错路还是流畅,对方经验、信息来检验这条路正确与否,正确,撒谎成功,错误,谎言被质疑。

所以有时候,撒了一个谎言,即将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圆谎。

同时还需要控制认知冲突,撒谎时,你既知道真相,又需要编织谎言,你不仅得控制自己不说出真相,控制非言语表达,还得让谎言逻辑自洽,以免泄漏真相,所以编织谎言或说谎时,我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的发展,撒谎的能力也在增强。

青春期是我认知灵活性和独立愿望最强烈的时期,也是我说谎的高峰。

青春期之后,撒谎的频率逐渐降低。可能是相对独立之后,做错事也不怕直接被惩罚,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承担后果,还有就是谎言可能带来一系列谎言,在决定要不要撒谎之前,会衡量撒谎的成本和撒谎失败代价了,当然也不排除随着我年龄增长,智商不够撒谎了。

这个发展历程,与一项关于撒谎频率的调查契合。

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笔者汉化)

撒谎人动机源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尝到撒谎的甜头,撒谎的原因也越来越多样化。

有时是为了避免惩罚,有时为了获得奖励,有时为了让对话更有趣,有时撒谎显得自己很厉害,有时撒谎是为了减少摩擦,有时都不自知已撒谎。

有些撒谎是为了保护或促进自己,我80%的谎言都出于这两种动机。

还有20%的谎言是为了影响他人或是不明原因,例如,为了帮助或伤害他人而撒谎,某些时刻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撒谎了,也不知为何撒谎。

这与行为科学家蒂莫西· 莱文(Timothy Levine)2016年的一篇论文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要求来自五个不同国家的近500名参与者描述他们撒谎或被撒谎的时间。

结果发现,从埃及到危地马拉再到美国,人们的撒谎动机可以归结为四类:保护自己,促进自己,影响他人以及出于不清楚的原因。

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整理自Timothy Levine论文(笔者汉化)

我撒谎并不是为了撒谎,而是为了实现那些无法通过说实话达到的目标,这与莱文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

就像孩子撒谎,撒谎本身不是目的,他可能是想买个玩具或者是讨人开心,大概是他觉得说真话,达不成目标,那就只有让谎言登场了。

这可能也是某些时刻,撒谎者更能“成功”,显得更聪明,因为我们会用撒谎来达成目标。

撒谎人何去何从

有些人,撒谎撒着就多了,谎言逐渐升级。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人撒谎久了,自己的大脑都骗。

一开始撒谎时,杏仁核激活度高,杏仁核是与情绪相关的一个重要脑区。

随着不诚实行为的次数增加,杏仁核的激活度下降,这种信号可能还意味着后续有更为恶劣谎言,杏仁核对谎言的反应越来越平淡,就像习惯了。

其实在行为上也有表现,一开始选择撒谎,反应时间更长,但重复撒谎,撒谎与否的反应时逐渐显现不出差异。


在情绪上,我们在一开始撒谎时,也更内疚,但是一旦习惯了,良心好像就被谎言吃了。

这也是很多人从撒谎到欺骗到诈骗的坠落之道。

《谎言的诞生》男主关于死后的谎言。

更多的人,撒谎撒着就少了。我知道我将来成为这队伍中的一员。

因为我发现一个谎言意味着要说更多的谎言来圆谎,也更会衡量撒谎的成本或代价。内化的道德观让我们对自己有要求,希望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

撒谎会与这一自我概念背离,因此我们会控制说谎的程度。与生俱来的同理心也会让我们换位思考而减少伤害他人的谎言。

《谎言的诞生》即使可以撒谎赢得心仪之人,但是男主选择了坦诚。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谎言的世界,撒谎的行为如此普遍,撒谎的原因如此之多,小糊弄,大欺骗,自欺到欺人,我们是撒谎者,也是被撒谎的对象,我们与谎言共舞。
  
读完之后,你看出我撒了什么谎吗?

测试:
你的好朋友买了一件很喜欢的衣服,他试穿给你看,但是你并不觉得好看,你会说真话吗?
A.会;
B.不会;
C.看情况;
D.看心情;
E.看对方;

分析:

点击此处查看内容

除了【A.会】,其他选项都是广义的撒谎,你撒谎了吗?

参考文献
People Lie for a Reason: Three Experiments Documenting the Principle of Veracity https:///10.1080/08824096.2010.496334
Telling a lie makes way for the brain to keep lying
https://www./article/liar-liar-how-the-brain-adapts-to-telling-tall-tale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