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佟丽娅终于宣布和陈思诚离婚。 明明是离婚,却收获了全网的祝福。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欣赏着佟丽娅,忍不住曾不断问她: “为什么会看上陈思诚?为什么那么美,却那么自卑?” 暧昧时,她说自己不够优秀,配上“才子导演”。 恋爱时,她始终自问“那么厉害的人怎么会喜欢我”。 结婚后,面对陈思诚接连不断的花边新闻,她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说:“回家就好吧。” 与佟丽娅的自卑相比,陈思诚的自负显得越发油腻。 在节目中,坐在佟丽娅身边,大谈自己的婚姻观: “一夜情比比皆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背叛,或者游移。” “古时候的一夫多妻制,好色也好或者什么,其实是自然的,我们应该尊崇所有自然的东西。” 他的自恋由内而外,被网友笑称为“世间少有的奇男子”。 谈到自己,“帅,是我给人扑面而来的印象。” 谈到创作,“写着写着就觉得,我真是中国最牛的编剧之一啊!” 这种奇怪的自信的确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却也限制着他。 正如《唐探》系列在豆瓣上的评分一路走低,从7.7到6.6,再到5.4。 一位网友评论他,说:“《唐探1》暴露了陈思诚的才华,《唐探2》暴露了陈思诚的野心,《唐探3》则暴露了陈思诚的傲慢与偏见。” 在陈思诚走着下坡路的同时,佟丽娅却早已在自卑中酝酿着力量,绽放出光芒。 不禁让人感叹,有时候,自卑并不是一件坏事。 而那些让你自卑的特质,或许都是你独一无二的优势。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源于三大约束。 第一,我们依托于地球的环境生活,也必然受其限制。 第二,人类本就脆弱,无法单枪匹马地应对所有困难。 第三,人类由男女两性构成,我们无法回避爱情和婚姻这样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局限,这是自卑感的源头。 但,正是为了弥补局限,我们能够不断往前,不断进步。 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因为人类文明正是一次次战胜自卑感后的成果。 举个例子。 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面对关在笼子里的狮子。 第一个孩子脸色苍白,躲在妈妈身后,说:“我要回家!” 第二个孩子虽然声音颤抖,却说:“我不怕它。” 第三个孩子最特别,他满脸好奇,说:“妈妈,如果我向它吐口水,那会怎么样?” 哪一个孩子是自卑的呢? 实际上,这三个孩子都是自卑的。 面对笼子里的狮子,他们都感到自己处于劣势,只是面对劣势的方式并不相同。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区别在于,应对自卑感的方式,是会带我们超越自卑,还是深陷困境。
改变自卑的方式错了才致命 21岁的周深,怯生生地站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他说:“我是来找自信的,在生活中听过我唱歌的人都会觉得很奇怪,我就想来到这个舞台,让4位专业的导师听一下。”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尖细的嗓音,他总能听到别人说:“不男不女,变态,人妖,娘炮......” 他习惯了压着嗓子,粗声说话,甚至害怕听到自己的声音,他说:“我已经不知道放松是什么样子了,只是一直很孤独。” 直到他鼓起勇气,站上舞台,放声高歌,却听到了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评价。 齐秦说:“作为一个歌手,你不要再怀疑自己。” 那英说:“你有这样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我就是要赞扬你!” 杨坤说:“你的声音跨越年龄、跨越性别,有太多可能性了!” 如今,曾让他自卑的尖细嗓音,早已引领着他唱出了自己的未来。 骂声仍在,他却已学会了如何与它们共处。 “你就是不一样的,你要去接纳自己的不一样,也要去告诉别人你的不一样。” 周深的成长,其实是从“自卑情结”到“健康的自卑感”的转变。 什么是“自卑情结”呢? 自卑情结,是说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就像周深曾为了避免听到不好的话语,蜷缩自己的壳中。 导演邀请他去节目,就用了整整两年,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发语音。 因着自卑,他总说:“我不想活生生站在那么多人面前,我知道肯定会听到不好的话,我中学时代已经听够了。” 他们在被别人、被现实打败之前,先一步击倒自己,放弃尝试,停留在原地,自然也就失去了许许多多成长的机会。 那,什么是健康的自卑感呢? 健康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评价,而是来自于“理想的自己”比较。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卑感看见自己的不足,去行动。 这也将成为创建自己,不断靠近“理想自我”的过程。
是的,自卑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一种可以为己所用的强大力量。 如何利用自卑感,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首先,要绕过“自卑情结”的陷阱。 即使你坚定地认为自己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要放弃行动。 正如白岩松所说:“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 然后,重新认识自己的自卑。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为自己的身高十分自卑,他只有155厘米。 年少时期,他总想: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长高20厘米,不,哪怕是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 有一天,他将这样的想法告诉了朋友,朋友却说:“这种想法太无聊了!” 为什么呢? 朋友接着说:“长高干什么呢?你可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反思到:“的确,高大强壮的男性本身就会给人一种震慑感;而另一方面,矮小的我却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看来个子矮小无论是对周围人来说还是对自己来说,都有好处呢!” 有时候,你的“弱点”或“缺陷”,换个角度思考,或许有你从未意识到的优势。 最后,或许你总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瑕疵,但那不正是因为你热切地期待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放宽心,你正在一步步靠近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别怕自卑,有一天,它终究会成为你荣耀的勋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