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该怎么帮助孩子独立?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案例——

13岁女孩在学校有点自卑,被同学孤立,总是委屈求全讨好别人才能稍微跟同学玩一下,没有真心朋友,常常有种孤独感,导致情绪低落挫败感,跟她说不要在乎别人,做好自己,不要刻意讨好别人,她说那样就更没人跟她玩了。看着心疼又不知道如何帮她,怎么办呢?

解析……

孩子从青春期开始的人际关系一般都是和父母关系的一种外界投射现象,比如与父母的方式是怎样的决定了与男女同学的相处方式(不是表面的行为),这个现象是潜意识的一种显现,属于感性层面,而不是理性的认知层面。比如和父亲的关系像朋友、伙伴、战友,孩子和外界的男同学也是这种心理状态,表现的也是类似的,和母亲如姐妹、闺蜜,也是一样的;如果是抵触、敌对、抗拒的,孩子在认知层面可以分清不是一类人,但是下意识(潜意识)行为会和认知相反的层面。比如案主描述孩子的情况,自卑而讨好,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和父母之间也是这种互动方式,比如父母一方总是谩骂诋毁孩子,或者是让孩子以讨好(类似撒娇,但比撒娇要更真实,撒娇是有戏剧性的,而讨好是有真实性,虽然两者目的都是一样的)的形式相处,这就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定义了一种概念:你不够优秀,不够好,只有讨好才能获得你想要的。自然而然地孩子和同学的相处方式也是这样进行的,虽然对方那个同学并不是故意的,因为孩子这么做了,导致对方也认为这是他们之间相处的方式了,可以理解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另外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就是对方属于强势霸道的性格,也会造就这样的情况发生,那就是巧合了,如果要改变这种方式,还是要从孩子自身改变开始。

能帮助孩子改变的最有效资源一定是父母。父母的性格虽然是经历了二三十年养成的,但亲子关系的特殊之处就是建立在夫妻关系之上的家庭关系,每位家庭成员都有家庭(团体)归属感,而父母和孩子的朝夕相处早已经把自己成为父母前的性格改变的七八成了,当然,亲子关系中的教育方式很大一部分也是父母从他们的父母那里获得的,再加上自己成长后的一部分经验,这就是现在家庭的家教模式了,算一算也是有三个家庭综合而来的,那么这一套看似完善的家教模式,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呢?这就需要父母有觉知的观察孩子的行为了,只有行为是最直接的反馈,也是最有效的反馈,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了十几年,不用刻意去改变,却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亲子模式,孩子也熟悉,父母也习惯,这就塑造了孩子今天的人格特点。所以,要改变孩子,还需要父母从自己身调整,来影响孩子,毕竟这个年龄段说教很难让孩子有深刻的体验,只有父母的身体力行,才可能让孩子有些许的专注。比如不想让孩子再去讨好别人,父母先做到不让孩子讨好自己;孩子犯错就直接指出来,但要用温和地语气和关心的口吻(做的多了就知道是怎样的感觉了)和孩子沟通,目的是改正错误,而不是指责,更不是孩子讨好一下就不用承担……类似这样的机会都是可以做给孩子看的,说的部分不多,切忌长篇大论,口无遮拦,很多父母好不容易找到说教的机会,就叽里呱啦的说个半小时,孩子的精力都关注在抵抗和反对说教这件事上了,哪还能想到要去改变呢?所以,父母一定要先自己调整过来,孩子才有希望改变,否则,只能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尊重。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就更容易了,只要不厌其烦的持续做下去,直到孩子可以自己独立照顾自己时,他的自信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这里说一点最核心的自信建立的部分:尊重孩子想做的事儿,鼓励孩子多做,肯定孩子做到的。前提是遵纪守法,利己利人的事儿,相反的就要适当约谈了。比如打游戏,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双方可以约定时间段(毕竟还是孩子,自律性需要提升),时间段由孩子决定,因为他才是执行者,哪怕约定就是玩一天,也要把确切的时间段说出来,如果耍赖,这种问题就是性格缺陷了,需要一步步去处理,或者寻求专家帮助;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不要在时间段上面太较真,到点提醒孩子就行,每遵守一次就肯定一次,每打赢一局就称赞一次,每次输了就鼓励一次,总之,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哪怕全天下人都不和我玩儿,我还有爸爸妈妈。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增加自信,而且是在任何方面都有所提升,包括父母最关心的学习情况,只不过,父母愿意投入多大精力呢?

总结,方法千千万,不做理还乱。最有效的不是方法有没有效果,而是有没有带着尊重孩子去施行,把孩子当成人而不是机器人去对待,亲子关系就容易多了,不是所有的棒子都能打出孝子,也不是所有的娇惯孵化出脑残,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变得独立自主之前多创造这个方向的机会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想着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就属于你们了,孩子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一个团体,他属于这个世界,他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要经历的,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事实,而这,也是所有人的真实写照,不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