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是什么阻止了我的决断?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跟对象谈了快三年了,是同学撮合的,我的内心其实并不太愿意。但是他对我很好,我们慢慢相爱,发展的很快。但是期间我也提过无数次分手,我想我把一切给他了,害怕他像别的渣男一样不再真正的爱我,他从来没有同意过。我们一直没有分手。后来我发现他的眼睛有问题,家里一听说这个就不同意,让我跟他分手,他就是不同意。每次一想到他我就总是泪流满面,我知道最后结婚的人不会是他,我总感觉他拿不出手,也总想分手,但是真正的分手我会很难过的,见不到的时候,我会想他,在一起我就烦他,最近提分手他不同意根本不听,我应不应该果断分手呢?

明镜解析……

虽然很多情侣在一起的时候都不清楚开始为什么在一起,以为就是简单的喜欢感觉在一起了,还有荷尔蒙和力比多的原因,不管怎么解释双方的情爱,一定是双方的需要走在一起的,其实仔细推敲就能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的是对面这个人,而不是随便一个人一起恋爱和结婚。所以,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选择,一定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个条件也只能针对当时的自己和对方,随着各自的成长变化,也一定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当然也会变动,所谓的天长地久更多的是两个人都在做出不同的改变来适应对方、平衡双方的关系而做出的调整罢了,这也符合了人的本性——满足欲。

当自己想要和对方分开,说明对方不能给自己更多的满足(某个方面,而且是最大因素),但想分开却没分开,说明还有在一起的意义和价值,一旦这部分没有了,也就到了分开的时候了。所以,不用刻意让自己一定在什么时候做出分手的决定(复合也是一样),都是在合适的时候自然发生的。但是,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关于自我需求的部分。很多人只知道物质层面的需求(外在),很少人能明白物质的满足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精神满足(内在)。只有内在足够丰足的时候,才会让自己更加明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和决定,也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和决定更有信心,从而减少和降低自己对后果的困惑程度,纠结程度,矛盾程度。

自我需求也指的是内心的需求,比如对某个物品的需求,也是因为心里对这个物品的功用所起到的意义和价值的需求,所以,需求可以是物质和精神共同的感受。而清晰这个需求的目的,就不难做出选择和决定了。但是,这个概念又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属于本能的反应,直觉的反应,而在这个反应出现的时候能够捕捉到、觉察到,才会发现自我需求并不是那么难理解、难找寻、难琢磨。实际上,自我需求是包括人以及所有动物的天性,无需过多的培养和训练,只不过一旦遇到自我危机的时候做出的选择和决定而已,而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是理智的参与,不能再以感性为主,任性妄为。

婚恋之间的两个人的需求也是这个规律,如果要分清楚,也是由自己的需求标准来衡量的。每个人的需求标准都不同,所以对对面的这个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标准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对方身上具备了符合自己需求标准的特点的时候,两个人才能紧密联系,才能产生亲密关系,这也是所谓的知己了。因此,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是离不开这个需求标准的,只不过婚恋关系特殊一点,但是从情感需求的角度来讲几乎是如出一辙,有句话很好的诠释了这个现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果人们都只是把对事情的理解上升到情感需求上来,就不会有太多的冲突,也不会有太多的纠结了。因为,发生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规律自然而发生的,正所谓事在人为,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些许的微调,但是很难改变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延迟这个结果的到来罢了。

说回来案主的情况,如果可以明白上面说的自我需求的概念和规律,也就不难做出决定了,更不会左右为难,因为,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都是对当下那个自己最有利的部分,而不去过多的纠缠在做与不做当中的话,自然而然地就知道怎么做选择,并承担因此带来的一切后果,这都是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自己才能做的,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至于是否有条件,这个是肯定的!只不过要考虑分手之后再遇见的是否真的是符合自己需求标准的人呢?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可能就是要通过这件事来完成的,不管做什么决定,只有做出决定才是有效的解决困扰,否则一直会耗下去,而冲突也会不断地的升级,矛盾也会不断地增加,结果也就不难预见了。

总结,古语说的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预感到这个决定是一定要做的决定,而且已经多次尝试未果,就需要深度思考是什么阻止了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为什么还要纠缠?还要拖延呢?很多事有可能会拖到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完结的工作迟早要做,该做的事儿一定不会缺失,只是迟早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