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我怎样才能不焦虑?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特别焦虑,遇事无法控制的特别烦躁,偶尔会产生厌学情绪,也知道那样不好,怎样才能让自己不焦虑?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明镜解析……

发生焦虑的情况大部分是因为过度担心某件事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会遇到某种阻碍或者困难而出现的情绪表现,还有就是不相信自己和他人对相关事件的推动能力和该有进程,过多的顾虑和纠结,也会导致焦虑的情绪出现。从理论层面讲,只要顺其自然,尊重事情发展的规律就可以减缓焦虑的程度,但是,在实际情况发生时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焦虑,这就需要我们做些事情来干预和引导自己重新看待这件事。如果是轻度焦虑的话,有时反而是好事,因为可以让自己积极、上进和主动,但是如果到了中、重度的时候,就需要心理干预或者精神科治疗了,否则会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

如果是轻度焦虑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自己测评一下(此时还是有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的能力,可以用SCL-90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辅助自评),平时也可以多注意一下自己对事情的合理认知程度,焦虑频率多少,人际关系疏密……这些方面的状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知力和自愈力,只是有时候我们在已经形成的依赖习惯下而不自知罢了,还有就是我们固有的观念不相信或者认为自己这样“着急”的反应是正常的。不管怎样,焦虑情绪是人最常见的,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就像抑郁情绪也是一样,只不过没有焦虑这么明显),一旦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影响,甚至出现作息和饮食的失调状态时,就需要关注了。因为这个时候还是可以自己处理的,也就是说还没有影响到自己的认知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达到自愈的效果,帮助自己回到正常的轨迹上来。用案例来说明一下,当产生焦虑情况出现时,比如停不下来的情况,那就把让自己产生焦虑情绪的事件记录下来,只是简单的记录,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录就可以,而在记录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尽量弱化自己的对这件事情的任何评判和产生的各种情绪,当记录完事件之后,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真相是我想的这样吗?最坏的情况是什么?这就是梳理过程的部分了。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就是当你开始记录事件时,注意力已经从焦虑的情绪上分散和转移了,或者可以说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使自己能够停下来,不被焦虑情绪过多的影响接下来要完成的事情。因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只要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感性),理智的功能就会被剥夺(理性),也就是罢工的状态,那么直接的后果就是无法正常思考,逻辑和思维都是混乱的,甚至是不符合常理的,因此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也是感情用事的原理,就会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冲动是魔鬼就是指的这种情况了;第二个目的就是通过梳理三个问题来看到自己当下的困难点(卡点)在哪里,也可以让自己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因为是过于担心某件事造成的焦虑,所以也就说明了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推进事情的进程,类似手足无措、江郎才尽的意思,这必然会引起更多的负面情绪,比如烦躁、失望、抱怨、厌恶、自责……因此,越着急的事儿反而越需要缓慢的来做,这个缓慢不是指行动,而是指心理的感受。

另一方面是关于情绪疏导。情绪是无法控制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知识,情绪就像吹气球一样,而控制就是在给气球里打气。每控制一次,就会往气球里打一次气,而且是只打气不放气,时间长了必然会爆炸的,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就是这个气球。身体“爆炸”的结果就是出现各种疾病,而癌症(肿瘤)是最有代表性的病症;精神的“爆炸”就是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就是精神病(精神崩溃)。所以,情绪也需要被释放,我们经常会说某个人脾气真好,如果他是真的好就没问题,说明他大部分的时候都可以合理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他是通过控制(忍耐)装出来的好,一定会出现刚才讲的问题,因为情绪是真实而不撒谎的。至于为什么要控制情绪呢?很大的一部分心理原因就是“我要做个好人”,好人就不能发脾气,好情绪等于好脾气。那么这种情况很明显是不长久的,不过,这样至少能让周围的人会舒服一些。既然情绪不能控制,要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了解情绪疏导了,情绪是可以管理的,管理的目的就是疏导情绪,让自己和情绪做朋友,它是我们这个人的一部分组成,和它做朋友就是融合成为一体了,总比把它放在对立面要好,而且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和情绪对抗一定会输,一定会反被情绪控制,只有管理才能合理的运用情绪,调整情绪,疏导情绪,也就是所谓的“控制”住了情绪。在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情绪,可以让我们的办事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脾气,甚至,有时对待情绪的态度也是智慧的体现。

总结,情绪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个信号,更是一个过程。它的出现是告诉我们有重要的事儿忽略了,需要处理和解决。因此,情绪会来,也会离开,只不过要看我们怎么认为它的出现,并用什么方式和它相处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