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孩子上大学后性格逆转怎么办?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孩子从小到高考,一路走来都是爸妈的骄傲,同龄孩子的榜样,经过艰辛的付出和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985大学,入学一个学期,寒假回来像变了个人似的,跟爸妈顶嘴,整天的玩游戏,和同学聚会,没有任何计划,跟原来的形象完全是逆转,那么孩子该如何身心健康、从容的走过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呢?

明镜解析……

人格稳定性不够强的时候,就会出现与以前行为形成很大反差的现象。比如一个曾经视财如命的人,突然挥金如土,随意挥霍,很可能就是人格稳定性出现了极不稳定的情况,而成因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曾经被某个人、事、物控制地过于强烈,有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不过这个反抗的时间推迟了。

儿童的敏感期研究表明,在不同年龄段要经历的事件如果被打断或者压制,那么在后期某个时段一定会以同样的形式爆发出来,而且是又快又猛烈的,甚至是失控的。案主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情况,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非常艰难的,而且一直保持这种优秀的状态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他人或自己不允许自己出现比别人差的情况,更不会出现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即使规划目标都不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规划的,可能是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案主的孩子很幸运,虽然不是自己规划的目标,最终达成了!

从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好有坏,有松有紧,有快有慢,有离有合,因此,一直保持一个状态已经违反规律了,更何况还要不断地递增(直线上升),可以想象在上升的过程中,这个人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活动的变化?

当一个人在最需要被人理解、被关爱、被支持的时候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那么,不是当时爆发出来,就是隐忍下来,在忍不住的时候就释放出来了。因为,情绪是无法被压制的,只能被疏导!所以,暂时压住,不代表就化解了,就像一只气球不断地往里充气,如果一直充气,结果就是爆炸;如果这个过程中充气和放气可以交替出现,那么这个气球很难爆炸。人的情绪也是这样,而放气就是情绪疏导,解读情绪的同时处理情绪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容易积压成疾了。

因此,从孩子开始有情绪意识的时候(2岁左右),父母就需要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情绪了,如果父母比孩子的情绪还大,那么孩子的情绪模式就会很大程度的模仿父母,有甚者会变本加厉。所以,父母也无需大惊小怪,这就是结果,不是出乎意料,而是意料之中。父母把一切行为和态度都认为是正常的和自然的,那么,发生异常的时候也就是自然地发生了。

总结,当人成年之后因为自身的体力和能力足够支持自己去改变一些曾经不能改变的事情,这是释放的信号,更是报复的节奏,一切都为了心理平衡。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本能的心智模式,所以,只有想要一直控制孩子的父母才会觉得孩子“有问题”,恰恰忽略了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解读他的成长历程!这是亲人的陪伴,更是理解和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