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辉 | 明遊击将军杨卫国考略

 富平人原创馆 2021-07-06

明遊击将军杨卫国考略

/彭辉

杨卫国,字希康,号靖寰,明代富平善宁坊梅家庄(今属流曲镇)人,邑庠生,改文从武,万历丙戌科中武举,历任西安后卫署武官、甘肃镇山丹卫守备、游击将军等职,戎马戍边数十载,骁勇善战,屡建奇功。笔者近年探访新有所获,故再次撰文考略,以飨读者。

梅家庄杨氏始祖杨六爷,原籍北京宛平县人,明永乐初因避战乱落籍陕西富平,世代繁衍,支多族众。始祖第五世孙东院后裔杨文礼,文礼子杨琏,琏子杨邦荣,“以善富雄里”。邦荣子杨卫国,是为曾祖杨文礼第四世孙,始祖杨六爷第八世孙。生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五月十三日,出身富户家庭,少时顽劣不羁,颇效三河少年风流,征歌选伎一挥千金,或以为过而脱,少检押而不知(相见杨将军碑文,下同)青年即入邑庠读书,为人性格豪爽义气,正直刚烈,志向远大,尤好拳术骑射,喜交有志之士,多有豪言壮语。两次科考不第,愤然曰:“大丈夫应自砺,当做人杰,手执长缨缚苍龙,乘风破浪擒倭寇,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岂不美哉!”遂弃文就武,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考中武举人,时年22岁。
明万历十五年,西北边陲时局动荡,皇帝下诏募选才俊。杨卫国应诏投奔陕西都司署,受到督抚大司马重用,授官西安后卫署镇抚赞画钺臣幕下(参谋)。然其志在征战疆场,遂上书申去前线,即被派往陕西行都司甘肃镇标下充职,每战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升任甘肃镇山丹卫守备,“至则厥斥远堠,秣马厉兵,才下士无不桀石超距,思一当单于。”是年冬,虏宼大举入侵山丹卫白水泉。杨卫国率轻骑驰逐之,敌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此战大捷,“共斩敌百人,公独斩获七,俘获驼马夷器无数。天子赐金劳苦之。 

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月,甘肃巡抚田乐奉旨发起“松山战役”,杨卫国率部参战,“公上计愿当前队先锋。”是时,杨卫国任甘肃镇标下游击将军,从三品武官,时年35岁。明军三路进兵:一路进击黄羊川,一路攻打马营沟;一路直捣泗水堡。独命杨将军当先锋,由间道出奇兵,突袭敌老巢扒沙寺。是日,杨将军率先锋精锐冒雪出发,沿山间崎岖小道秘密开进,两天后抵近敌营。时值大雪弥漫,朔风凛冽,敌萎缩于扒沙寺内。杨将军跃马挥刀一声令下,将士们直扑敌老巢。敌营顿时大乱,仓皇无措,恍如惊弓之鸟,抱头鼠窜。明军将士奋勇当先,刀光剑影,敌寇尸陈遍野,鬼哭狼嚎。

明军各路兵马纷至,全歼敌寇就在瞬间。然“发徔者皆贪虏辎重,竟舍虏围扒沙寺,□□□□□□□□□□□。”这段话大意说:一起出征的其它各路明军,争相抢占敌巢辎重,而不去围剿残敌。眼瞅此情此景,“公仰天泣曰:吾侪湲入不毛,谓冝戮□借一共坚奇伐。今虏势披靡,击颈且在瞬息,而浢溜若□□□□□□□□□□□□□□□。”这段话大意是:我辈深入不毛之地征战,理应合力共坚奇伐。今敌颓势已定,瞬间即可全歼。但因某些将领贪敌辎重而放弃围剿,致使残敌脱逃,实在令人气愤!今日不言也,是后也!战后杨将军即上书大司马,建议整顿军务,谋划边备保障,杜绝舍敌而贪辎重的行为。
扒沙寺之战,明军大获全胜。先锋杨将军,间道出奇兵,锐不可当,勇冠三军。此战“合计斩首虏六百四十有奇,公独获以三十七计。比振旅(班师回营),核实□边者(论功行赏),厚劳公。 
杨将军戎马半生,战伤累累,松山战役后不久,即乞休归养故里。抱病林壑十六年,然雄心不已,惟系边关安宁,“囊中长铗,犹时铮铮作龙鸣日间与好友相聚,大碗喝酒微酣时,“辄击节歌老骥伏枥句,以泄胸中抑郁,歌竟拍笑而去。”将军晚年笃信佛教,“若建关圣祠、若起文昌阁、若修普宁寺佛殿,皆捐重貲,盖不歚以为守財虏,而惟以清白吏遗子孙,其曙大义若此。”
万历四十二年1614)五月二十四日,将军弥留之际,叮嘱儿子泰世说,丧葬不要搞得太大,酒席不拘形式,适可而止。若能勤奋自砺,弘扬家门好名声,这才是我的好儿子。嘱毕,一代名将溘然而逝,享年五十一岁,葬梅家庄东北隅祖坟。
游击将军杨卫国,是一位正直刚强,勇猛善战,军功显赫的著名战将。将军戎马边关,镇守山丹,保边安民,功在千秋! 
(承蒙流曲张继周老师、康志德老师陪同考证与指点,特此鸣谢!2021.07草于北京莲花池畔)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