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城库存告急,北京福州出台新政,佛山调控会否更严厉?

 佛房网 2021-07-06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横盘了多年的长沙楼市最近出现了库存告急的现象。实际上,当前不只长沙一个城市出现了此类现象。

百城新房库存规模回落

    根据“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截止2018年4月末,纳入监测的100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回落到了六年前的水平,整体“消化周期”为10.3个月。而按照住建部的规定,“消化周期”低于12个月的城市,都应该增加供应土地。

表1  100 城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去库存周期)排序

(数据来源:易居研究院)

统计显示,佛山新建商品住宅去库存周期为13.7个月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三四线城市已经到了去库存的末期,各省会城市出现库存告急状况属于正常现象。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城市采取了购房摇号的措施来应对库存告急的现象。中原地产首席经济学家张大伟表示,摇号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特别是被限价的预售房源供需紧张。不过,部分开发商不仅拒绝公积金,甚至要求全款,这种情况下,刚需买房难度加大。

     1-4月开发商土地

购置面积增速明显回落 

    政府限制新房销售价,让开发商利润变薄、经营风险陡增。此外,由于金融去杠杆、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都让开发商获取资金的渠道变窄,资金会变得紧张。对拿地就更加谨慎。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开发商购置的土地面积增速同比下降了2.1%。

    数据显示,1到4月开发商“到位资金增速”,也在明显回落中。

     财经大咖刘晓博认为,由于去库存,中国多数城市商品房的“消化周期”正在变短,很多城市面临无房可售(主要是住宅)的局面。在需要“补库存”的时候,开发商拿地热情不断降低,这将倒逼房价上涨。

部分城市出现过热苗头,风险不容忽视

     5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过去几天,在杭州西北部郊区的很多银行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有人晕倒,有人打架,办理业务的长队排出1公里……

导致这样居面的原因是:融信澜天最新备案均价为18460元/平方米,而周边最近的万科未来城二手房挂牌价超过三万;华夏四季楼盘精装修均价为26105元/平方米,而它旁边的北大资源未名府在2016年时,毛坯单价已冲上三万。

5月26日,杭州不少银行门前排起数百米长队一眼望不到头。现场排队市民表示,他们其实都是融信澜天的登记客户。

据说两个项目冻结资金300亿元。杭州不是个案,在深圳同样在上演着另外的一版故事: 

5月27,深圳首个公开摇号项目诞生,参加摇号要缴纳500万元诚意金!

5月26日,海上世界双玺发布《海上世界双玺花园三期二、三栋销售方案公示》,称将采取政府主管部门+公证处监督抽签的形式开盘,这是深圳首个公开摇号的项目。销售方案显示预售单元均价8.2万元,参加摇号要缴纳500万元诚意金,该楼盘多为大户型,以均价计算房价多在2000万元以上。

该项目是深圳首个公开摇号项目——


多地出台新规,楼市调控或加码

    对于这波热点楼市出现的反常热度,住建部对市场定下了“炒房”的基调,认为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苗头,投机炒作有所抬头,风险不容忽视。

    5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并对进一步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叠加最近房地产调控政策,全国在2018年截至5月23日,累计发布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130次。最近多个县级、区级单位发布了限售政策,这也是调控的最新动向。

    5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正式发布《关于加强限房价项目销售管理的通知》。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增加了“开发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挂牌文件中关于建设标准、限定的销售均价和最高销售单价的要求,在销售时确保公开、公平和公正,不得强制搭售其他产品、服务,不得捆绑精装修,不得拒绝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

   5月28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将严厉整治近期群众反映突出的房地产企业加价销售商品房或违规收取其它费用、超额收取装修费用、强行搭配车位销售以及超过备案价格销售车位、擅自提高首付款比例,拒绝公积金和商业贷款、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收取定金及售房款的行为等五种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佛房点评:

虽然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的现象,但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并未结束,甚至是越来越严格。

随着一二线热点城市(北京福州)相继加码楼市调控政策,佛山会否出台更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值得密切关注!

下附福州《意见》内容:

一、整治重点

严厉整治、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近期群众反映突出的下列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一)房地产企业在商品房备案价格之外,加价销售商品房或违规收取其它费用的行为。

(二)房地产企业超出政府规定的装修标准,超额收取装修费用的行为。

(三)房地产企业强行搭配车位销售,以及超过备案价格销售车位的行为。

(四)房地产企业擅自提高首付款比例,拒绝公积金和商业贷款的行为。

(五)房地产企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收取定金及售房款的行为。

二、整治措施

对经调查取证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坚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的原则,综合采取以下处罚和限制措施:

(一)对房地产企业在备案价格之外加价销售商品房或收取其它费用、超出政府规定装修标准收取装修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经依法认定为价外加价违法行为后,由物价部门依照《价格法》规定,没收违法所得,从重从严处罚。

(二)经依法认定为价外加价的违法行为,涉嫌偷税漏税的,由税务部门依法实施税务检查;发现偷税漏税的,依照《税收征管法》追缴税款,并从重从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存在上述5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企业,由房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暂停办理该企业商品房预售许可手续,暂停该企业已批未售商品房继续销售。

(四)对存在上述5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企业,由建设、物价、房管、税务、工商等部门分别将其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企业诚信系统,纳入“黑名单”管理,并通报金融、保险、证券监管机构。

(五)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企业,由有关部门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责令及时纠正,整改到位。对已经办理购房手续的,责令房地产企业按规定继续履行售房义务,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三、组织实施

健全完善五项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一)联合执法机制。由市房管局牵头市物价局、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市公安局、市建委、市地税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根据部门职责联合执法,分工查处。

(二)明查暗访机制。联合检查组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抽查、随访调查、制作调查笔录等方式,对在售楼盘开展“拉网式”检查。同时,邀请媒体记者参加联合检查组,共同开展明查暗访,收集企业违法违规证据,依法进行查处。

(三)举报受理机制。市房管局和市物价局、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分别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安排受理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投诉,及时收集掌握问题线索,依据部门职责调查取证,依法进行查处。

市房管局举报投诉电话:87512992

市物价局举报投诉电话:12358

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举报投诉电话:87529564

市市场监管局举报投诉电话:12315

(四)会商认定机制。由市房管局牵头市物价局、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时召开房地产市场联合整治会商会,研究认定问题线索和违法违规行为,会商确定行政处罚和限制措施,共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五)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各部门受理举报投诉及明查暗访过程中发现的偷税漏税及其他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税务、公安等部门,依照税务征管及相关法律法规,继续调查取证,依法追缴税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时间安排

(一)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至5月30日止)。由房地产企业自行开展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二)联合查处阶段(6月1日至8月30日止)。由市直各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执法组,开展为期3个月联合检查执法行动,从重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定期通报整治工作情况,引导企业依法经营。

(三)长效监管阶段(9月1日以后)。根据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制定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健全长效监管措施,强化长效监管手段,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监管工作。

五、配套措施

(一)加强舆论监督。组织新闻媒体定期曝光违法违规企业,通报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营造严厉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和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的舆论氛围。

(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由执法部门依法全面重点监管,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按月定期现场检查跟踪,直至全面整改到位。

(三)完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刚需商品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工作机制,完善商品房公平销售体系。

(四)加强服务指导。市房管局、市物价局、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商品房价格备案指导,引导开发企业理性定价,规范销售,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本意见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近期精彩回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即将公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