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小暑 | 温风如约至,心静自然凉!

 繁星1 2021-07-07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迎来小暑节气!

图片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一个,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说文解字》中把“暑”分成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者”来示意,“者”不仅是指人,还包括世界上的万物,所以“暑”即有太阳下的万事万物之意。

除此,还可以把“暑”拆分成“日”、“土”、“日”来理解,表示夏季土地上下都很炎热,因此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图片

在《 易经》中,小暑对应十二消息卦中的遁卦。天山遁,上乾下艮,取藏遁之意。

在夏至开始的一阴生,到此时已经转变为二阴,外部貌似强健(上乾),内部(下艮)由实(阳爻)转虚(阴爻)。以气候和人的相互作用而言,看似外热刚健,其实寒凉从内已生而长之。

图片

这时,阳气缓缓下降,很多人不知补阳反而因为外面暑热故,饮食作息皆以寒除热,倒行逆施。所以,小暑节气,最忌寒凉,空调、冷饮都该适可而止。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随着今年7月11日入伏(进入三伏天),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将频繁出现。

因此,小暑不过是这盛夏里的中转站,它提醒人们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去迎接极致炎热的大暑。

图片

小暑物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之日“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就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蒸出全身污垢。

图片

二候蟋蟀居壁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图片

三候鹰始挚

再五日“鹰始挚”,这时鹰已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

图片


小暑民俗



 晒霉 

所谓“六月六,晒红绿”,小暑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日子,人们会选择这一天“晒伏”,即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乡间还有“晒水”的习俗,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据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图片

 吃面食 

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很多地方有在小暑吃汤面的习俗。小暑酷热难耐,为什么还吃令人淌汗的热汤面呢?

《荆楚岁时记》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小暑时节的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此时节新麦方熟,吃上两碗新小麦做成汤面,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是何等快意。

图片

吃藕和绿豆芽

小暑吃藕精神旺”。莲藕脆而微甜,可生食也可做菜。生藕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的功效;熟藕能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另外,暑天吃藕还有安神和帮助睡眠的作用。

吃了绿豆芽,再热都不怕。”《本草纲目》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

图片

 吃饺子 

俗话讲,“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小暑时节,也是入伏的时候,这时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图片

 吃羊肉 

羊为火兽,其肉通于南方之心火,可以说是阴中之阳,能在补阴当中兼助阳气,因此有补血养虚,祛除虚寒的功效。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图片


小暑养生



 起居:顾护阳气 

都说“春夏养阳”,很多人不明白,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为何还要养阳呢?

因为这时天气渐热,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会因此受损;加之热天人们比较贪凉,如空调、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阳气负责抵御一切外邪,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养阳之法,一则补阳,二则不伤阳。天越热,火越浮,越需养中焦之阳气,否则,寒湿滞于中焦,其火即成虚火邪火。

在工作生活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这个时候,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

运动最好选在早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在中午气温最高,阳气最盛之时,适当安排午休,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剧烈运动,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图片
 精神:心静自然凉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人们常说,热天莫发火,发火是自作。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烦躁不安,然发火则心神受损。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所以炎热夏天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

图片

 饮食:防暑祛湿 

夏季湿气重,从小暑开始一直持续到出伏,湿气才算彻底消失。

时间要从每年的7月初到8月中,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也容易中暑。我们通常说的“中暑”,“暑”指的就是“暑气、湿气”,也算是中医说的六淫之一的湿邪

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阴滞气的疾动,妨碍脾的运化。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小暑节气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祛湿。

三豆饮

图片

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三豆即是绿豆、赤小豆和黑豆。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虽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汤刚好起一个中和。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也可以除暑热天的痱子。

肾之谷在豆,豆在五行中偏水性,可以解热。其实不只在热毒重的天气适合喝三豆饮,发烧时、热毒上头发痘痘时,也可以喝,它解热、祛湿的效果比较好。

图片
道医老丁讲医道
在生活中观察修行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亦可登录喜马拉雅搜索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