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专栏中提到投融资中的“罗生门”——也就是投资机构、企业双方对项目的理解和评价大相径庭,导致一场融资以本着成为一家人的欢喜开始,却最终不欢而散。 其中,一家新能源企业提到曾和某知名创投接触数月,并顺利完成尽职调查,为此拒绝了其他机构,而最后投资机构拿出苛刻的条款,并最终投资失败的案例,这个过程令他气愤并感到“欲哭无泪”。然而,当某机构投资人看到这个故事,他立刻私信我说:“我还以为这是在写我呢,深有感触。” 这个投资人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案例:位于厦门的某项目,前后拖了半年,一直到最后协议阶段,为回购是10%还是8.5%双方争论不休,始终没和企业谈拢,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当时我很生气。”这位投资人说,创始人也是,还直接把他拉黑了。在后来的复盘中,他反思,还是因为项目不足够好,心里没底。但是,项目方也有很大问题,当时投资机构并没发TS,都是口头商议,企业就对其他投资机构说已经确认了投资方,不继续谈了。 “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机构不愿意出钱,实在是现在好项目太少,移动互联网那阵子闭着眼抢投的时代早过去了,如今投资机构都比较谨慎,所以大多采取的策略是能拖则拖,除非是特别眼前一亮的项目。”这位投资人评价说。 然而,项目在拖延中就会出现变数,比如发现企业发展不达预期、突然出现更好的项目、基金策略变了等,这些都是完全不可控的因素。 “归根结底,要么是项目不够优秀,要么是基金没钱了,无非就这两种可能。” 而对优秀的企业则完全不同。“像某项目,我们挤破头要了几千万额度,到头来企业还是不肯要我们钱,但我们死缠烂打,项目组天天耗在企业,不签协议不走,硬是又要了几千万老股。” 除了对项目本身的理解,对估值的争议也往往是投融资双方从蜜月到冰点的主要因素。 某科技项目,C轮估值超过十个亿,创始人给出的各项数据——用户、销量、收入、净利润都非常有吸引力。起初,投资机构积极推进,然而在尽调后却发现事情出现了乌龙,首先是过往收入远不及描述,更主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增长预测也远不如公司给出的数据。 投资人还发现,之前投资机构内部在一年多年前就有人立项推进过这个项目,当时对利润的预测是后来实际发生的近百倍。而当时的估值只有如今的不到二分之一。这让机构感到非常打脸。“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么,站在投资机构一方,如何对项目进行估值?对于不同赛道、不同阶段(早期和中后期)、以及不同类型的投资机构都有着不同逻辑。 某科技领域投资人认为,早期项目估值是博弈的结果,主要是投资方和老股东的博弈,投资方考虑因素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压价都行,因为早期项目本质就是心理战。“你看好这个未来,肯定是赚钱,赚多赚少取决于你能把估值谈多低,对方能让你投。” 而中后期项目估值基本参照二级市场,以及动态市盈率估算,还要考虑退出期限,计算一个回报率。动态市盈率一般是因为有可期的业绩增长,那就取决于项目新产品、新产能有多靠谱,市场有多大需求。如果靠谱,但是进入市场时间长,二、三年也正常,预期的靠谱程度,也是分行业的。比如,to B相对稳,但是导入周期长,如果技术壁垒、行业壁垒高,客户需求明确,就是个时间问题。但这个是很理想的情况了,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作为某头部机构的投资人,如今对于中后期项目的利润非常看重。“一般不错的项目我感觉要20倍(市盈率)起,也看供需关系,领域不好的再有利润也不会投,头部项目抢起来就更疯了。早期一般产品不错的,会看战略打法和商务能力,还有产品落地节奏。” 专注智能制造领域的某投资人认为,“早期主要是看项目成长性,20-30倍PE(市盈率),中后期一般15倍左右PE,高科技行业、互联网一般PE倍数会给的高一些。当然,PE倍数一般只是参考,最终还是要算账,能不能满足基金退出倍数和IRR(内部收益率)的要求。”(作者为凝视咨询创始人王丹,若需与她沟通请联系涂鸦君) |
|
来自: 昵称7611327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