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社交障碍怎么办?

 明镜365 2021-07-07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不喜欢社交,但社交是不可避免的事,我是一名女中学生,我有我自己目标,我的目标很准确,就是考上市最好的高中,所以我也为此而努力。我有个朋友叫肖,我和她并不是志同道合,在一起没有共同话题,我们俩之所以能成为朋友,也是因为同桌,但现在不是了,还有一起坐公交,除了这个完全没有相同的地方,和她交流总是不知道说什么,交流也是淡淡的。有时我主动提出话题,她不是在玩手机敷衍我就是直接忽略。再者是学习,我学习可以保持在全班前五,全年级前一百,而她并不是怎么好,三百多名,所以也就没什么好交流的了。

现在,她又找了一个朋友叫徐,我和她几天没有说话了,基本上算是断了。但是今天一直和我竞争的金在音乐课上(我们都是自己坐的,她本来就坐我斜后边)我在那正写着作业,金很用力地拍我后背,我回过头,她笑着说有蚊子,打蚊子,我深信不疑又转回头,似乎听到她跟徐和肖说关于她假装打蚊子的事,我很想回过头去说她一顿,我又在想"要不忍忍,我个人是非常讨厌社交,要是我说了,她又搞其他事烦我怎么办?我心里很矛盾,是报复呢?还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呢?"我思索了很久,我心里太矛盾了。我该怎么办呢?

明镜解析……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要有人的形式存在就一定会出现(其实人与自然,与动物都会有矛盾,只不过人更容易通过控制对方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对于人际交往障碍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而达到冲突的级别几乎是针锋相对,修复的几率不大,必须要彼此或者某一方舍去一些利益,否则就是毁灭式的解决方向了。

其实在心理学上对于这个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指出,但是各个流派研究的关于人的人格和性格特征,以及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都是在为人际关系更紧密,更融洽,更平衡而服务的,所以,当矛盾出现的时候,简单到只是彼此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看法不同而已,而这个不同的背后经验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的遭遇和经历不同,导致了自己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信念系统,也就是自己相信的评估标准体系。比如,有的人经常遇到父母吵架打闹,那么,他就会用这种方式与其他人沟通和相处,并相信这是真实有效的,哪怕是对方的离开也是对方不好,不是自己不好;而有的人是在被周围的人鼓励和赞美,肯定和认同中成长起来的,那么,他也会用这种方式对待其他人,并相信很多人都是可以和谐共处的。这只是两种比较普通的人群,在特殊经历背后所产生的特别行为和想法的人,对待别人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的,这就形成了我们多元化的人类社会,也正因为人与人的不同才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否则,就会是最快的消亡,比如无法进化的恐龙。

那么,人与人的不同该怎么相处呢?这取决于自己想不想花费精力和时间与之相处,如果自己不允许对方打扰自己,这是可以做到的自我保护,如果自己允许对方接触自己,当然也是必定发生的。因此,主动权还是在自己的手里,并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的。但是,如果自己觉得不能掌控,只能说明自我意识并不清晰和坚定,并且对于伤害自己的行为不能拒绝。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事儿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只要拒绝就可以解决了,除非对方得寸进尺,这就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抗挫能力来反抗,毕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一定是先让自己状态好起来,才能让周围的人际关系改善,这是必然的。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梳理自己的情绪模式和思维模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做,比如罗列出来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事物,并思考为什么喜欢和不喜欢,然后就是澄清在喜欢和不喜欢的时候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怎么行动的,怎么实操的(就是习惯性怎么做),这个过程比较快速的帮到自己了解自我的这两个模式,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矛盾的时候就更容易处理了,这也是习得性养成的原理。

总结,很多时候的本能反应都是习得性养成的结果,不排除有些就是“天生”的,那也是小时候一直认定的而养成了的固定模式,但是,也不排除在成长过程中验证了自己曾经养成的这个模式,这就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也是除旧更新的过程,而现实情况,每个人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成长起来的,只是偶尔忽略了,钻进了事件本身出不来,这就是思维黑洞,只有把注意力放在解决的方向上,而不是为什么发生,才会真正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自己掌握主动权之后才可以做到的!这,也是有自己社交的一种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