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婴儿十个健康小常识,全部做对的妈妈才是不坑娃的妈

 菁妈育儿 2021-07-07

怀胎10月,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孩子瓜熟蒂落,哇的一声来到这个世界。

上学学习后还有一个实习期,生孩子带孩子却是不管你会不会,一定要会。面对这个只能哭的小娃娃,很多家长都是手忙脚乱的。

新闻几乎每年都会报道,因为家长的不懂不注意不小心导致孩子出现各类安全问题的事件,比如小婴睡觉时喂奶导致孩子窒息的,孩子吃花生呛入气管的,还有给孩子乱吃东西导致严重腹泻的..........而这些问题只要妈妈懂得提前预防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所以了解孩子,学会关于孩子健康的小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岁前的孩子更娇弱,家长要更多细心,以下有十个一岁前宝宝的健康小常识

1、初乳是比黄金还贵的粮食,不要浪费

很多老人家觉得初乳比较脏,让妈妈挤掉不给孩子吃,这真是一种暴殄天物的做法。

一个孩子能喝到初乳的机会只有一次,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让孩子身体发育更好,相当于给孩子上了一道健康的保险,让孩子身体更健康。

2、母乳就是乳水,水多于奶,无特殊不需要喝水

特别新生儿时期,孩子的胃就拇指那么大一点,就是到满月胃也只能装下区区90毫升左右的奶,胃的容量有限,频繁喝水之后就更喝不下奶了,孩子就不想吸吮妈妈的乳头,导致妈妈的乳汁分泌也变少。

3、不需要给新生儿挤乳头

老人家就说,女孩子出生后要挤下乳头,以后长大才会有奶给她的孩子喝。

新生儿乳房肿胀,不分男孩女孩都有可能发生。一般几天就会慢慢的消肿。家长如果自行去挤,反而会导致发炎的情况发生。

4、不要给喝黄连水

有些地地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孩子刚出生要给孩子喝点苦的,以后才会吃得苦中苦,做人上人。如果这样说来小时候生病多经常吃苦药的孩子以后都会当大官?

另外一种说法是孩子喝点黄连水,以后不容易得黄疸。

这样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病理性黄疸需要蓝光治疗,如果孩子是生理性黄疸多吃多喝多拉排出来。喝黄连水对孩子的肝肾有损伤,反而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黄疸加重。

5、不必加盐,因为“盐”多必“伤”

盐就是氯化钠,主要就是钠,钠却不仅仅来源于盐,母乳有钠,奶粉有钠,米糊有钠,面条馒头都有钠,甚至是青菜也有钠,海产品更是高钠食物。

食物中的钠已经让够孩子的肾忙的了,再加盐这个纯钠,“钠”是多此一举了。

6、孩子的胎脂要尽快清理,NO

在娘胎里时,胎脂主要是作用是保护胎儿的皮肤免受羊水的刺激,足月产的孩子一般胎脂都比较少了。

但是部分孩子头上的胎脂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些家长就想把这些胎脂除之而后快。用手去扣,用毛巾用力擦,这么暴力对孩子是有伤害的。脂胎对孩子是有保护作用的,没有必要对它这么深痛恶绝,除之而后快。

只需要用一些橄榄油或者茶籽油,先按摩一下头部之后再用温水清洗,一般慢慢会就掉的。

7、每次喝90毫升的奶就拍嗝

容易吐奶的孩子建议每次喝母乳喂完一边可以拍一下奶嗝,再喂另一边。而奶粉喂养的可以喂大概90毫升左右就可以抱起来拍一下嗝,可以大大减少孩子吐奶的机率。

8、孩子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

十几年前有些医生会建议家长定时给孩子喂奶,比如说是两个小时喂一次,于是家长晚上睡觉的时候订了两个小时一次的闹钟,两个小时就起来给孩子喂奶。后来发现孩子有自己的生物钟在慢慢的形成,饿了会醒起来去找吃的。睡得很沉说明不饿,把不饿的孩子叫起来喝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9、黄疸不用治疗都会自己好,NO

黄疸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病理性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进入大脑,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或者母乳性黄疸一般可以靠孩子自身的排泄系统把他们排出来。

10、十个月后再吃全蛋

鸡蛋的蛋清对于孩子肠道来说是一种异种蛋白,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过敏,所以不要过早给孩子吃蛋清,建议十个月甚至一岁以后再吃更安全。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对孩子负责,懂得孩子这十个健康小常识,更了解孩子,更好的为孩子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