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图认识超声伪像

 YMNL13 2021-07-08

最近赵格格在心超的小跟班挺多的,大家轮流上机。

进来的是一位30几周的孕妇。看见那么多人,有点扭扭捏捏的。

小c妹子很温柔地上机开工了。然后打出来这个图像!

图片

两个左心室!三个乳头肌!

机器出问题了?我赶紧拍视频取证,打算发给工程师!

想想不放心。自己上去再看一眼。

然后就发现这位准妈妈居然连文胸都没有解开,只是上拉了一点。两侧乳房被紧紧挤在了一起。

图片

😱😱就这样也能操作?我赶紧让孕妇解开了文胸。再次观察,这个双重影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那就缓一缓报修吧!然后,就再没有出现过。

想来大家已经明白了,这是超声伪像。那这是哪一种超声伪像呢?

赵格格给住培医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内容就是:“寻找超声伪像。”

赵格格尝试着用图文的形式讲解一下这个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以下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超声图片来源于规培作业。


超声伪像:

官方的定义是:由超声波本身的物理特性(方向性、反射与折射、穿透力)、仪器性能和检查操作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非人体本身的真实图像。

赵格格的定义是:你所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就算看见真的也得琢磨一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图片

或许是海市蜃楼,或许是P上去的,

或许整容了,或许美颜了……

有些伪像是有用的,能够帮助诊断,有些伪像纯粹就是干扰。

有些伪像很容易发现,而有些伪像的发现需要费一点周折。

图片

来看看有哪些超声伪像:

第一部分:灰阶超声伪像

1、多重反射(又称多次反射或混响效应)

图片

这张图片是原理图,但是不是还是感觉有点难以理解?那么再来看看这张图。大家应该不陌生。

图片

混响效应可以见于以下情况:

充盈液体的空腔脏器,比如膀胱、比如胆囊

图片

图片

但,有时候,混响伪像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比如,正常肺的A线。

图片

2.、振铃伪像(又称“内部混响”或“彗星尾”)

强回声界面受到脉冲波的冲击后发生震荡,就好像被敲响的钟,这些震荡被反射回探头,在图像上形成强回声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图片

常见的包括肝内胆管的气体、节育器或人工机械瓣、还有胆囊壁的胆固醇结晶。

图片

人工机械瓣

图片

胆道积气

图片

金属节育器

3、镜面伪像

镜面伪像估计是最容易理解的,不多说了。

图片

最常见的镜面是膈肌

图片

4、折射伪像(亦称棱镜效应)

声束遇到两种相邻声束不同的组织所构成的倾斜界面时,由于折射使透射声束方向改变,造成界面回声在声像图上的位置偏移。可能形成重复的图像。

图片

前文出现的两个左室就是棱镜效应。受压的乳腺不经意间成了棱镜。

另外一个常见的棱镜就是腹直肌。

图片

5、声影

从字面意思大概就能理解了吧。

图片

最常见的是结石或骨骼等声衰减系数很大的介质。

图片

另外一种就是入射声束与光滑的界面夹角过大,造成全反射。

图片

6、后方回声增强

超声仪器考虑到介质存在一定的衰减,所以,会根据深度的不同进行一些技术调整,这样我们看到的图像才基本是回声均匀的。

但如果介质声衰减值低于假定的声衰减值时,出现了后方回声增强。

图片

7、切片厚度伪像(声束厚度伪像)

超声束会有一定的厚度,在非聚焦区跟明显,所以,超声扫描所获得的声像图,是一定后的组织回声信息的叠加。

图片

这种伪像常在穿刺中对操作者产生误导。

发现占位性病变起码两个切面以上进行确认以排除切片厚度伪像。

图片

前阵子忽悠规培小盆友的图像。是右心房长肿瘤了?

图片

8、旁瓣伪像

声源所发射的声束具有一最大的主瓣,一般处于声源的中心,其轴线与声源表面垂直,名主瓣。主瓣周围有对称分布的数对小瓣,称旁瓣。旁瓣重叠与主瓣上,形成各种虚线或虚图

图片

图片

9、声速失真

因为超声诊断仪显示屏上的厘米标志(电子尺),是按人体平均软组织声速1540m/s来设定的。但对声速过低的组织(如大的脂肪瘤)就会测值过大;对于声速很高的组织(如胎儿股骨测量),会测值过小。

图片

三辆车同样开了30分钟,车速不同,但都用80公里每小时来计算,自然会错误计算实际路程。

图片

拿出留了10年的压箱底图片,同一胎儿股股从不同角度测得的长短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