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阻滞专题]常见超声术语和各种超声伪像(图)

 新用户9297xop8 2023-08-02 发布于北京

常见超声术语

超声

“超声”一词指超过人耳听阈的声波频率,即频率超过20,000次/秒或赫兹(Hz)。医学成像要求的声波频率要远高于这一数值,为100万至2000万赫兹,即1-20兆赫兹(MHz)。

声波接受

指声波传播经过组织的过程。

声像图解剖

指超声扫描显示解剖结构。

声阻抗

指组织抵抗声波传播。声波在不同声阻抗组织的交界面处发生反射。例如,与周围其他邻近组织相比,骨的声阻抗非常大,所以声波发生强反射。

衰减

指超声波在组织传播过程中由于散射、吸收等作用发生声波能量的衰退。衰减与声波传播距离和声波频率有关。超声波的频率取决于选择的探头。

分辨率

指区分两个相邻结构的能力,空间分辨率决定了超声图像清晰程度。超声图像分辨率包括几个空间信息(即轴向、侧向和仰角)和时间信息。空间分辨率主要取决于超声照射频率,因此与所选超声探头有关。

回声强度

超声诊断依赖于目标组织的回波或反射。反射回波强度,表现为显示器上的明亮度,称为回声强度。声波强反射形成强回声图像,即非常明亮的图像。骨、空气及筋膜是强回声组织。实性器官,肌肉及某些情况下的神经产生灰色,为低回声图像。充满液体和血液的结构(如血管),表现为暗区或无回声,因为超声波极易穿过这些结构。深部结构常表现为低回声,因为衰减限制了超声波的传播,导致回声也减弱。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指声波发生源与接收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如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声波传递频率与声波发生源发出频率不同的现象。多普勒超声可以用来确定血流特征,在穿刺针操作中帮助识别血管结构。

各向异性

指超声探头摆放角度或倾斜度发生改变时,回声强度改变。一般而言,声束斜向入射扫查成像时,回波信号的强度减低,所观察结构回声减弱。进行肌腱和韧带超声成像检查时,各向异性现象最重要,但肌肉骨骼系统的其他结构,如神经和肌肉也存在各向异性。各向异性的存在要求超声医师必须精细的调整探头位置以优化超声图像。

超声伪像

超声扫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伪像并干扰图像质量。然而,特征性伪像也能用作临床指示标志。例如,彗星尾伪像可用于估计肺水含量,而舌骨的辨识多依靠其声影。常见的超声伪像包括:

声影

声影指强反射物体后方产生的黑色,无回声区域。骨、气体可反射和吸收超声波,从而产生后方声影遮挡更深处的结构(影像1和影像 2)。血管内严重钙化的斑块也能够产生后方声影(影像 3)。

影像1

影像2

影像3

后方回声增强

回声增强(也称作透声增加)发生在无回声和低回声液体后方,液体对声波的吸收低于周围组织。此增强方式可以见于血管后方或注射局部麻醉的后方。回声增强通常在锁骨下区域阻滞时,腋动脉第二段后方出现,在腋窝区域出现在腋静脉后方(影像4);股神经阻滞时,出现在股动脉后方(影像5)。此伪像非常重要,因为其与神经回声(nerve echotexture)类似。

影像4

腋窝阻滞期间在背阔肌和大圆肌联合肌腱水平(箭头所指)观察到的后方声学增强(画圈处)。记录的图像(A)有探头压迫时(B)无探头压迫时。通过轻触,可以发现尺神经(箭头)位于腋静脉(腋静脉和腋动脉之间)深处。

影像5

股神经阻滞后,在股动脉深部观察到后方声学增强(箭头)。这些回声可能被误认为是邻近的股神经(箭头所指),后者通常位于股动脉外侧。

折射声影

折射或侧边影是发生在血管壁的深部,或者相对少见地发生于肌腱或神经侧边的一种声影(影像6)。

影像6

锁骨下阻滞时在腋动脉第二部分深部观察到折射阴影(箭头)和后方声学增强。胸大肌和胸小肌深部可见神经血管束。内侧(尾部)可见腋窝大静脉。

多重反射

当超声束在返回探头前在反射界面间多次来回反射时,形成多条不连续的回声带,即多重反射。彗星尾伪像和穿刺针多重反射效应是常见的混响伪像形式(影像7)。

影像7

声速伪像

声速伪像可以在区域阻滞期间观察到。软组织内的声速约1540m/s。不同组织内的声速可能不同,与不同组织类型的机械性质有关。刺刀样伪像是一种声速伪像,为穿刺针穿过声速不同的组织时,穿刺针部分变弯的伪像(影像8)。这种明显弯曲在穿刺针进一步刺入时,保持在同一解剖位置不动。刺刀样伪像常见于侧路腘窝阻滞,此穿刺路径几乎与声波垂直,会穿过肌肉及皮下脂肪组织,这两种组织的声速不同。

影像8

使用平面内技术在腋窝阻滞期间观察到卡口伪影(箭头)。当针深入腋窝神经血管束时,针似乎弯曲远离皮肤表面和传感器。请注意,沿着针轴的神经血管束的声影也存在一些差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