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经济下行,设计公司何去何从?

 良有方 2021-07-08

01
楔子

最近一段时间,良子密集走访了一些设计公司的朋友,明显感觉有了“凉意”。反馈最多的是今年项目不好做,有些项目做着做着就没了。已经完成的项目回款也比较慢,甲方要等销售回了款才给钱。付设计费就跟挤牙膏一样,催几次才给一点。

有些朋友反思当时方向选错了,没赶上“暴富”的那波行情。有些朋友则流露出“守成”的暮气,当然也有“不怕死”,还在扩规模的。。。

良子其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面对经济下行,设计公司该何去何从?

所以冷静下来想想,才有了这篇文章,和同行们共勉!

02
原因

我们的行业是不是已经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呢?

我觉得这种“悲观”未免太早,欧美国家才是这种“夕阳”的状态。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目前在60%左右,房地产的规模每年在16万亿,其实还是海量的市场。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设计公司日子不好过”,“设计行业都是血汗工厂”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两点:

第一,是风向变了。

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定位似乎没有变,但是从“粗放型开发”到“集约型发展”的导向已经很明确了。如果你们公司还在原来的老路上跑,日子能好过吗?

增量市场虽然依然很大,但是存量市场已经不容忽视。如果你们企业只会做开发,对于“庖丁解牛”一窍不通,那凭什么过上令人艳羡的日子呢。

第二是,速度慢了。

一旦增速放慢,投资意愿也会减缓,这时才会发现谁在“裸泳”。

纯住宅开发可能连“地”都拿不到的时候,必须要做更高效,更有质量的“住宅+X”,才能让你们公司脱颖而出。所以,复合业态的设计你们公司是否有经验呢。

另外,离开了“高周转模式”,就意味着大家要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以前50元/M2设计费,一做几十万方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也不要幻想这种“暴利"时代的复辟了,面对现实,才可能找到出路。

03
分类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点是:知己知彼!很多设计公司干了这么多年,其实也没干明白,自己赖以存活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良子总结了一下设计公司的分类,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设计公司只分成两类:一类是品牌驱动型,另一类是资源驱动型!

A. 品牌驱动型

简单来说,设计公司的这块“牌子”扛出去,人家愿意买单。其实到这种影响力的公司在行业里是“风毛菱角”的!


世界建筑大师事务所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
他们大多接受委托设计,但也参加国际投标。业主总得在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里挑一位,所以排排坐,分果果是免不了的。

而像贝律铭大师这种情商高,待人接物得体的当然受欢迎啦。


另外一类是境外大型设计集团
他们在城市设计,公共建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所以在国内一些地标性项目上非常有话语权。

最后一类是网红类设计师
他可以是高校老师,也有可能是明星建筑师,更有可能是娱乐明星(此处特指吴工,江一燕请绕道)。他们后面不是事务所,就是经纪公司,反正也没啥大差别。

B. 资源驱动型

本来品牌也是资源的一种,但在“中国特色的市场”里,“资源”有特指的意味。除了品牌类设计公司,其他公司都是“资源驱动类”,只是谁的资源更大,更耐久,更容易变现。

国有大院无疑是占有资源最有优势的
不仅是各项资质齐全,服务的品类丰富,更有一堆“老法师"可以作为技术的权威。
但凡需要解决政府“痛点”的问题,非大院莫属。

民营大院占有房地产市场的较大份额
这类企业在地产的前100强入库名单里,依托的是先发优势。不管是做方案还是做施工图,稳定服务好几个地产头部企业。

民营小院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类企业是市场的主流,占的比重最大。一般50-100人,能做全程,也有只做前期的。依托的资源渠道往往比较单一,所以一直无法做大。新的资源又无法链接和导入,在生存和发展之间徘徊。

分包团队后知后觉
这是最没有资源的一类企业,而往往又是自我感觉最好,对自身了解最不充分的一类。做大院的分包,虽然稳定的“饿不死”,但公司不能这样发展吧!


04
生存之道

对设计公司进行分类,有助于大家对号入座。也能帮助大家比较清晰的了解行业和自己公司在行业里的状况。

俗话说,“虾有虾路,蟹有蟹道”。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不同规模的企业,存活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良子也做了一些总结,请大家斧正。

我把不同设计公司的生存之道分成四类:

A. 卖“流量”

凡是业主盛情邀请你们公司来的,要么是建筑大师,要么是明星建筑师,都是“红人”。这类设计企业其实卖的是“流量”,他们给业主的项目带来了“曝光率”,是免费的广告。设计费其实是从“营销费”里出的。

最深谙此道的莫过于潘石屹,他请“扎哈”做了一系列的“SOHO”,互相成就了对方。不过,最近听说他要跑,别让潘石屹跑了!

B. 卖“背书”

凡是和当地政府“一把手”相关的政绩项目,多数会邀请国有大院参与。这不仅是设计能力的问题,更是“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考量。所以一定需要“公有制”来作为背书,民营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自我定位”。

这类企业本质上卖的是“安全感“!

C. 卖“品牌”

凡是涉及到了项目层面的,比如形象提升,成本优化,效率提升等的设计,这类设计公司一般只能卖个品牌了。他们以训练有素的服务给项目提效,用过往项目的光环给项目“赋能”,从而赢得业主的“欢心”,也逐渐构建起自己的品牌。

至于,这个品牌有多少含金量,就不得而知了!

D. 卖“苦力”

最后一类就是“卖苦力”的企业。其实大多数的设计人员也都归在此类。这就是为什么设计公司被称为“血汗工厂”的原因,因为我们的行业本质就是卖“时间”的,无法量产。即使可以“复用”,但剩余价值被“企业主”拿走了。

每个行业,都会有这样一拨人。农名工、码农、金融民工这些称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行业现状。

可能,这就是商业的“本质”吧!


05
出路在哪里

良子喜欢观察现象,喜欢思考问题,喜欢写文章,但良子不是万能的。。。

到底设计公司的出路在哪里,需要全行业群策群力。我只能在文章里提一些我看到的方向。

A. 从“甲、乙方关系”到“搭档关系”

很多服务地产的设计企业整天在“拿地强排”、“概念方案”间忙碌,但受制于业主的“开发周期”,不得不沦为“血汗工厂”。作息不稳定不说,连现金流也不稳定。这种合作关系非常不健康。

如何让这种甲乙方关系变成“搭档”关系呢?

有企图心的设计企业已经从“文旅”地产这块尝试了,通过带着资源帮助房企“勾地”来达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不管结果如何,这种尝试总是有益的。

从本质上说,这是“跨界思维”,只有走出去,才能形成新的边界。其实房企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大家可以整合嘛。
B. 从“红海”到“蓝海”

前10年,做住宅开发有“大快朵颐”的快感。但现在“挤牙膏”了,还是有那么多人在挣着上。这是因为“思维惰性”,需要改。

增量市场竞争激烈,那就往其他方向看看嘛。先从“住宅+?”开始嘛,可以是文旅,可以是养老、可以是任何东西。

实在增量市场里没竞争力了,那就做存量嘛。麻雀虽小,可也是“肉”啊。而且存量还有很多新的“玩法”,不入场永远不会了解规则,真到市场起来了,可能连门票也没有了。

C. 从“设计思维”到“产品思维”

很多企业的老板都是设计师出身,而且设计一直以来被外界认为是某种“范儿”,所以“设计思维”是根深蒂固的。

但做企业是管理,可能更需要的是“产品思维”,企业主应该偶尔像个“厂长”一样想问题。我们的设计是否可以“量产”,“设计的价值”是否可以凝固在产品中,通过生产线源源不断的输出我们的“设计理想”?

这样的思维也受资本市场欢迎哦。我了解的朋友里就有走这条路的,目前应该过了A轮融资了。

D. 从“项目制”到“平台制”

我们以往的设计公司,基本都是项目制的,以单一项目为导向开展生产。随着BIM技术,5G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必将带来一些无法想象的“物种”。可能“平台化”会成为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在线上协同,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完成项目成为可能。

真到那时,为设计公司提供底层应用平台就成了“香饽饽”,可能是平台公司为王了。而设计公司会在平台上变成一个个商户。

是否高效不好说,但是技术革新带来的力量,谁又能抵挡的住呢?



最后附上我的思维导图,给有需要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