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疫情,我们开启了“云办公”!

 良有方 2021-07-08

01
楔子

我们是家建筑设计公司,主营业务是城市更新类项目,所以良子的公众号里会有不少文章是和“城市更新”相关。比如《老旧小区“平改坡”安全吗,很多人都有疑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也许迎来了“春天”!

因为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我们团队开启了“居家办公”模式,至今已有5个月从运行的情况来看,基本可以覆盖正常的工作。

居家办公是个新生的事物,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对“云办公”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02
为什么要延续?

在复工复产的初期,其实很多公司采取的都是”居家办公“的模式。而随着疫情被有效的控制,大家其实基本回复到了”原来的办公模式“,感觉和没发生过疫情一样。

但是,疫情毕竟发生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能还会卷土重来。

我们延续”云办公“,既是出于对疫情反复的预防,同时还有”社会实践“的成分在里面。

因为我们是设计类企业,在没有疫情之前,很多工作也会采用线上协同的方式去完成,现在只是把30%的比例推高到了100%而已。但是否可以完全线上,而不需要线下实体办公,其实在没有实践之前,谁心里都没有底。

另外还有一个考量因素是:大城市的出行时间成本太高。”云办公“是否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让工作更有弹性,员工满意度更高?

目前实践下来,喜忧参半。有离职员工反馈的理由就是:”我的自控能力不强,在这种放任的情况下,我无法胜任。“


03
时间省了吗?

问题一:时间省了吗?
这是个好问题!

从理论上讲,每天在上、下班路上的2个多小时确实省下来了。

但并不是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电脑前的,还有很多出现场的活。按照每周出现场1-2次来算,每天能节约的出行时间可能在60%-75%左右。

还是挺可观的,但这些时间是否被高效利用了,确实无从考证。

问题二: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吗?

从理论上讲,居家办公的时间比在办公室里会自由的多。

但是,也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居家办公会有很多的”羁绊“:如果有孩子在家,有游戏和零食伴你左右,时间可能就被划得支离破碎了。

再加上项目上会有一些突发事件,总是需要第一时间解决,所以时间也没那么”自由支配“。

有些时候,因为打破了上下班时间的限制,还会带来”超长待机“的问题。就是我们经常回复甲方的:”不改完,我们不下班“,因为我们一直还没下班呢。


04
效率降低了吗?

我们通过在线交流的工具如”XX会议“,”每周例会制度“等方式确保了项目的正常运转。还通过具体事宜,”线下点对点交流“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但暂时没有采用”DINGDING等考核软件“,也是出于对员工的信任。

但我不得不沮丧的承认:沟通成本是上升了的。换句话说,效率是降低了的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自律和闭环。

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既是一致的,又是”零和“的。这两点其实不矛盾,也不难理解。

利益一致是因为:公司发展好了,个人也会水涨船高。就像字节跳动28岁退休的程序员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零和“是在特定时间点上的分配问题,企业拿多了,个人就少了,反正总量是个定量。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员工会偷懒,希望人生可以”躺赢“。以前在单位还有人看着;现在云办公,没人管乐得逍遥自在。

这就是自律问题。而只有自律的人,目标明确的人才适合云办公,才有权利自由支配时间

说到”闭环“二字,感觉很多人都懂,但是在工作中要做到,确实不容易。一定是要把工作想的很细致,把风险想的很透彻,才能真正达到闭环。

我举个例子:

领导安排员工A去做一件事情,结果会有几种可能:

情况一:A去问了,但是没回复。是不是解决了,领导不知道。这是没闭环。

情况二:A去问了,但是回复说没能解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也是没闭环。

情况三:A去问了,没能解决,然后带着解决方案回来回复,并对事情进行跟踪。这才是闭环。

一旦说到追踪工作,很多人就会提到”工作性价比“的问题,”我就挣这么多,凭什么干那么多“。

这其实是一个思维的误区。

在职场,你的薪资成长并不和工作年限必然挂钩,而是和工作表现成正向联系。并不是因为你拿了多少薪水,所以选择干多少活;而是因为你干了多少工作,才拿到了多少薪水。

而在一个小企业里,谁干了多少活,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05
什么公司适合?

据外媒报道,Facebook宣布将允许大部分员工居家办公至2020年年底。

Facebook发言人称,有条件居家远程办公的员工可以继续保持该状态,公司也将在7月6日开放部分办公室,有需要的员工可以使用。

在疫情开始前,Facebook是硅谷公司中最早要求员工开始远程办公的科技公司之一。此前,Facebook还表示到2021年6月之前,将不会举办任何由50人或更多人参加的大型活动。

脸书可能是最早开始远程办公的大企业,在国内我知道”联创“也实施过一段时间的远程办公。

那么,这些推行”云办公“的企业都有什么特点呢?

A. 多是创意类企业

B. 业务可以由独立的小团队完成

C. 组织类似”阿米巴“,充满了市场意识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团队,都可以施行”云办公“,只要够灵活,能适应市场。

06
迷失目标?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云办公“也不能避免。云办公也会给组织和个人带来一些困惑。

比如:

基层员工会认为公司不行了,所以连房租都不愿意承担。

或者觉得时间自由了,可以放任自己了。

这里,我想强调一个”目标导向“的问题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

年轻的时候,时间成本很低,应该多做积累;而到了一定年纪,最宝贵的是时间。所以树立一个目标,做好时间管理,为了达到目标,任何的解决方案都是好方案。而不是迷失在无人管控的“自嗨”中。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

组织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但是目标不应该变。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利润,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这应该是目标。

07
结束语


当今社会,百年一遇的”事件“变得越发的频繁,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多预留些“弹性”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

从楼宇办公,到联合办公,再到云办公,办公模式正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灵活,这可能是未来办公的“雏形”。

从雇佣关系,到合伙制,再到零工经济,劳动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弹性”,更富有活力和效率。

也许,适当的”试错“是必要的,而及时的调整也是必要的!

文末福利:

职位一:

北京地产公司聘储备区域总、项目总若干。均要求工民建等统招本科(不要小专业的),区域总42岁以内,项目总40岁以内,有知名施工企业+百强地产公司双重经验,完整项目经验,近年稳定,接受全国外派。

职位二:

北京甲级设计院聘设计总监,带三五人的设计团队,负责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向总经理汇报。要求30~35岁左右,现任项目经理以上职位,有带团队经验。

另聘年轻建筑师,3~10年工作经验。都要求建筑学,老八校或海归优先,最好是男生,能出差。公司地点:朝阳区望京保利广场。

职位沟通微信13911094818,

添加时请介绍姓名与公司,欢迎推荐您的同事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