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安疯了,应该的!

 新用户7836avfg 2021-07-08


上个周末,过得小心塞。

四月一号,晚饭的时候,老许分享条爆炸性新闻:雄安新区成立了!

什么雄安?在哪儿?啥意思?”

我含着满嘴米饭,一脸懵逼。

就是离北京近的河北三个县,政府说要照着深圳或者浦东新区的模式建设!”老许云淡风轻,一副这事和自己毫无关系的鸟样。

那你上网查房子没?有没有问中介?”

早就没有了吃饭的心思,开始网上搜罗房产信息。

2800的均价,想想都是天上掉的馅饼。

找了很多个中介,只有一个接了电话。

嘈杂的背景,人声鼎沸,销售人员不耐烦的冲我喊:先打两万定金,我给你排号去,但也不能保证买到!

现在出手早就晚了,不知道多少人已经在路上了! 要我是开发商,早就自己留着了,谁出手谁傻!” 老许一盆冷水泼下来,瞬间把我浇个透心凉。

做房产分析的同学回复:现在所有的交易都冻结了,连建材都进不去,去什么人啊!

当晚,心有不甘的洗洗睡了。

老许笑话我:好像自己损失了几百万似得!

其实,根本没有入局好不好!

满心欢喜的,却只是凑了个热闹。

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不想分杯羹应该算是另类!

明知没戏还心有不甘的应该算是傻缺,比如我。


雄安刚刚成立,各种网络传言纷至沓来,有人说某大款买了整栋楼,有人说某土豪拉了一后备箱现金,更有人开始戏谑雄安的老光棍征婚要求海龟,未婚,处女。

总之,眨眼的功夫,雄安就像做了火箭,占据了各大网站的头条,而房子又成为最吸睛的重头戏。

网友跟着各种嗨,各种吐槽,最后各种灰头土脸,垂头丧气。

雄安的第一杯羹,永远轮不到我们平头百姓,除非踩了狗屎运,或者掌握了投胎这个技术活。

否则,没戏。没人带着你玩。

网上流传着一个年度最悲催故事:

雄县一中高考状元考上北京大学,毕业进入央企,经过多年奋斗加上借亲戚的钱卖掉老家的住宅于326日付了北京商住的首付,昨天接到单位通知:企业整体迁入雄安新区。

这种狗屎概率比较小,也不能说没有。

无论如何,足以撩拨大众神经的,远不是什么经济,政治,而是房价。

投资还是居住,在经历了这么些年的房市起伏之后,每个人都变得异常敏感。

前些日子,对房市一直向来不感冒的大学同学,见识了深圳房价的几连跳之后再也坐不住了,果断出手买了一套。

我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被无情的稀释!” 真挚却无奈的感悟。

这个时代,有随时准备就绪的专业炒房者,有倾其所有购置自住用房的城市新居民,有望楼兴叹的打工者,有坐拥n多拆迁房的原住民。

大家都被房价绑架着时间,精力,金钱,当然还有生活的满意度。

在这个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洪流里,没人能幸免。


为什么一线城市的房价高企?”

城市的高房价强奸了我们的梦想!”

抱怨房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路走来,我们都是高房价之下的牺牲品,还真是那么回事。

可惜的是,没有人在意我们的声音。

2009年,我们去北京的那年,五环边的望京,均价已经高达两万之多,听听都一身冷汗。

2017年,同一个小区,均价10万。

可惜,我们的房子早就出手了。

然后,几乎永远失去了杀回北京的机会,也就永远失去了北京楼市带来的红利。

北京就是这样,从来不缺资金,不缺买手,来自全国的购买力只要释放一点点就足以让帝都房价翻几翻。

物依稀为贵,向来都是个真理。

有人问连岳:我是回老家黑龙江买房还是在北京买房?

连岳干脆利索:北京。

后附一句:如果买到雄安,更佳!

这些个大咖总是总是异常理智和敏锐,做让人感动地是向来实话实话。

几年前,有个朋友在松花江畔买个江景房,花了大把银子装修完毕。

五年后,等她出手在北京购置二手老破旧的时候,江景房的价格不升反降,就更别提装修款的事了。

她感叹:这是这辈子就失败的投资了。

直到今天,江景房还在手里攥着,接盘侠难寻。

东北三省向北上广输送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当地的房子自然无人问津。

有人不明就里:为什么非要挤破头去北上广深?

这里有资源,这里有机会,这里有梦想,所以就有高房价,烂交通,污空气。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得看你把哪个看成熊掌,哪个看成鱼。

按照政府的规划,习姥爷划的这个圈里,以后会风起云涌,改天换地。

虽然,现在乐观为时太早,但多年后,北上广深熊五足鼎立,平起平坐的时候,雄安还会接着疯。

这几天,只是疯的前戏而已。

大戏在后头,咱走着瞧。 

聆书轩之生而有道

禾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