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古桥流水的淳朴乡间

 木香草堂 2021-07-08

诺邓村是一个有”古桥博物馆“之称的村庄,由于地处偏僻,这些上百年历史的古桥得以完整保存,古桥大都分布在沘江上,云龙县到兰坪县的公路旁。

这里在历史上还是明代中央直属单位五井提举司所在地,最引人注目的不仅是村里的那一口古盐井和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诺邓火腿。

诺邓村过去一直被叫“诺邓井”,“井”就是盐井,“诺邓”是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公元前110年,云南最早开发的盐井是云龙井和安宁井,据考证,云龙井就是诺邓井。这个小小的山村距云龙县城仅6公里,几十年来,很少有人造访。直到近几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这个千年古村才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

诺邓古村

雨季,诺邓村旁的诺水显得有些浑浊,水量大了不少,从形似狮象的两山之间注入江中。江水在这里绕出了一个”S”形的湾子,形成了类似太极图案的天然地貌。在太极图当中,北部的庄坪坝子和南部的连井坪坝子组成两个鱼形,恰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诺水旁有间破旧的老屋,从窗户望进去,里面被水浸泡着,用指尖轻沾溢出的水放到嘴边,淡淡的咸味。杨伍松的火腿厂离老屋不远,每年冬天,他就把老屋里被水浸泡的泥土提到厂里,倒入一个两米多高的木桶,用来腌制著名的诺邓火腿。这种火腿和宣威火腿、鹤庆圆腿并叫做云南”三大名腿”,在诺邓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只有杨伍松办了厂,每年他要加工1000多条火腿。

村里的居民建筑都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至今还有元、明、清代的建筑院落90多个,民国后的建筑院落60多个,还有寺庙、祠堂、牌坊等20多处。每一处院落都巧妙地利川山势地形布局。一层叠一层往上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山于山势较陡,前后人家之间的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诺邓的民居建筑物工艺精美,门、窗、木梁、柱、檐都讲究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山墙、院墙上绘有 图画或图案。每户人家正房、厢房、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艺各显特色,几乎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间来,村里居住着不到1000人,大多从事农业生产,除了房屋以外,和一般的农村没有区别。

诺邓山水

对于诺邓人,他们成为真正的农民只有五十年,特别是与他们从事了两千多年的“盐商业”来说。历史仿佛在这里开了个玩笑。79岁的黄令品老人说 ”我们家是世代灶户,到我是19代,代代以煮盐为生。村里共有16灶。分别是乾、元、亨、利、贞、温、良、 恭、俭、让、仁、义、礼、智、信、金。我家是'信’字灶。村里种田的人少,没有卤水(内人家就在灶上做工,背水、砍柴、运盐。解放以后,公私合营收归国有,以盐业为生的灶户、盐商、工人失去了生活来源,全村人才一起学种田、开荒种地。”

说不上是前进还是倒退,诺邓的辉煌就在五十年前停止了,剩下的只是那些住在雕梁画栋的“豪宅”里的农民。

交通:大理下关客运站,坐到云龙县的班车,行车约3.5小时,到达后坐机动三轮车,行车约30分钟。

诺邓火腿是云南除宣威火腿、鹤庆圆腿之外的三大名腿之一。(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