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探寻诺邓古村

 昵称45109175 2023-07-06 发布于浙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出生在保山市昌宁县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就吃着“诺邓盐”“乔后盐”长大的。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总是用一个有些发黄的布袋去买散盐,每次都买很多很多。背回家中后,再用大锅熬制,然后放入龙竹筒或其他器皿中压实风干,倒出后的盐俗称“脚盐”或“坨盐”,储存十分方便,即便是雨季也不易“回潮”。那时,我并不知道诺邓、乔后在什么地方,但总有一种冲动,想去看看盛产“百味之首”的地方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大学毕业后,我几经辗转定居大理,也到过云龙县城“石门”多次,但均无缘探访“诺邓”。此外,我还不止一次品尝过“诺邓火腿”,有吃客朋友故作神秘状,说好吃的绝招就是“诺邓盐”,再度勾起探访诺邓的欲望。今年“七一”节期间,终于圆了多年的“寻盐梦”。

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北面约1公里处,沘江水在这里的平坝间迂折回环,绕出一个“S”形的大弯,形成一个类似中国道教符号“太极图”的天然地貌奇观。沿着“太极图”中间的诺水河往上走4公里,便是诺邓古村了。

诺邓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的云龙县,距大理州州府所在地165公里,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据说原来的进村路很难走,都是土路,且曲曲弯弯的。现在好多了,皆为柏油路,就是“蓝鸟”这样的低底盘小汽车都可以来去自由。汽车停靠在村子脚底的诺邓河边停车场,一幅“千年诺邓古村欢迎您”的宣传牌格外醒目。下车后,停车场边坡上一块写着“诺邓白族乡土建筑群”的碑牌吸引了我,走近一看,是国务院2013年5月3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停车场附件有好几家盐商,大锅里正熬着盐,旁边堆放这精美的坨盐、袋盐,还有散装盐。尽头有一家游客较多的小餐馆,一问才知道是《舌尖上的中国》里“诺邓火腿”的拍摄地。沿着诺邓河边的小路向上走,有一幢写着“诺邓盐井”的房子,无疑就是诺邓盐井宝库了。村里小路均由石头铺筑,常年日晒雨淋、人走马踏,有的被磨得油光水滑的,一看便有些年头了。整个村庄几乎都建在山坡上,为红土墙瓦顶的土木结构古建筑群,是典型的白族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布局,依山而建,构思奇巧,风格也呈多样性......

诺邓村除盛产盐以外,亦“盛产”进士、秀才。尽管云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明、清两朝还是文风蔚然、人才辈出。村中“进士”在云龙为最多,举人、贡生和秀才则不胜枚举。目前仅从几户诺邓人家族谱上查实的贡生就有60余名,秀才则有500多人。清代康乾年间,诺邓村举人黄桂是声噪一时的文化名人,被誉为“滇中一儒杰”,云南最早的诗歌总集《滇南诗略》曾收选黄桂诗词数首。在大青树旁边的“世大夫第”,就是“奉直大夫五井提举黄孟通”的提举司旧址。提举司搬离后,这里变成了举人黄桂的私宅,“题名访”就是最好的见证。清代黄氏门中共出两进士、五举人及上百名秀才。


有人说过:诺邓“兴也是盐、衰也是盐。”因为盐的兴盛,诺邓的茶马古道四通八达,向东到大理和昆明,向南至保山、昌宁,向西翻越怒山和高黎贡山到达腾冲、缅甸,向北经过兰坪、丽江,到达西藏。这里四方商贾云集,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明、清以来,诺邓是连通腾冲、缅甸和西藏、大理、保山等地的“盐马古道”轴心地。

查阅了一下资料,诺邓村最初并不叫“诺邓”,“白族”也是被“同化了的。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授金印,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焚语,意为“有盐的地方”。因此,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这个地方叫“比苏”。


“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预示着村庄偏远。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是公元863年成书的《蛮书》:“剑川有细诺邓井”。据考证,这个细诺邓井就是诺邓盐井,1160年过去了,村名依然未变。公元1383年明政府在全国置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诺邓就是其中之一的“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公元1466年,福建人黄孟通到诺邓任五井提举,告老还乡后,子孙留在诺邓。自元、明以来,南京、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山西等地陆续有移民或因经商或因仕宦之故迁来,在同当地原住民融汇结合后,形成了诺邓村现有居民诸家族“九杨十八性”格局。清代至今,诺邓村民已全部成为白族居民。由此可见,诺邓是中原汉民族与本地白族深度融合的产物,中原文化与白族文化交织,“被同化”的人们一直都保持着完整的白族语言和白族风俗特征。所以,古树、古庙、古牌坊、古井、古街、古道比比皆是,“千年白族村”实至名归。

诺邓也称“诺邓井”,“井”就是盐井。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依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据考证,诺邓盐井最早开凿当在汉朝,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盐一度使这个小山村商贾云集,百业昌盛。据记载,一条依山而建的街道有三四十家店铺,每月的农历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便是诺邓的集市日。小山村辉煌了好几个世纪,留下了寺庙、会馆、祠堂、府第、民居……保存至今的尚有元代建筑一处,明清两代建筑约百处,民国年间建筑约五六十处。


早在汉代,诺邓这些“生产盐的人”就已闻名中原了。在西南地区多数尚未命名的蛮荒之地时,“诺邓”--“比苏”就有了自己的名字。且“比苏”改了名,开始叫“诺邓”,这个名一叫就是上千年。

据《云南通志》记载:“汉代,云南有两盐井,安宁井和云龙井。”汉代的云龙井就是如今的诺邓井,是一口坐落在诺邓河畔的诺邓盐井,是口21米深的直井。直井下面还有纵横交错的引水甬道,犹如一条地下运河。古代主要是由卤工从深井下汲出“卤水”,并提到井上,作为井盐生产的原料,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因诺邓产盐,家家户户熬盐,这里曾经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小集镇。“万驮盐巴千石米,百货流通十土奇。行商作贾交流密,铓铃时鸣驿道里。”就是当时繁华境况的真实写照。


除诺邓盐井外,还留存有井房及煮盐大灶等建筑,“原国营盐厂熬盐钢板锅”就是最好的见证。不可思议的是,这个2000多年前开采的古盐井,至今仍在出盐,还是村民“取卤”熬盐的唯一场地。

普通的盐口感就是一个咸,有的还带有轻微的苦味,但诺邓的盐口感是咸中带有明显的鲜味,类似于味精的口感。因诺邓盐富钾、高钙、低钠、无碘,它对肉制品的穿透性特别好,也是腌制咸菜的好帮手。盐是诺邓的命脉,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独具的美味,一举成为云南三大名腿之一,早已名扬省内外。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开播,诺邓盐、诺邓火腿、诺邓古村声名远扬,为更多的人探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如今的诺邓,给人的第一感觉就一个字--静!哪怕已经开设了餐馆、民宿,或销售诺邓盐、诺邓火腿的小街,依然没有外地的那种喧嚣,安安静静的,就如同这古道、古树、古庙一样。

现在的诺邓古村,已经全面停止了商业化诺邓盐生产。但盐井依旧,手工制盐一直流传着。或许,这门手艺是一种生计,是一种祖宗留下的生存法则。又或许,诺邓盐对于当地人而言,既是生活、是味道,更是一种咸咸的乡愁。诺邓产盐,因而养殖业比较发达,几乎家家户户都生产诺邓火腿。村庄保留着滇西地区最古老、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诸多荣誉。村内有龙王庙、古江西会馆、万寿宫、玉皇阁、文庙、武庙、棂星门,还有古榕树、黄姓家族的“题名访”等景点,值得一睹为快。当然,也少不了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诺邓村民。


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呆腻了,那就不妨抬抬脚,来感受一番“有老虎的山坡”的千年古村魅力,来品味一番“太极图”的巧夺天工,来品尝一下“诺邓火腿”这个舌尖上的美味吧。诚然,时光悠悠,古道悠长,盐街繁华不再,但马帮的驼铃声犹在,古村的包容古韵犹存。正因为是“山村”,生产物资、生活物资和垃圾清运全靠马帮,你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真实场景。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放空一切,安安静静的发呆、品茶、看书、睡觉、吃饭,让躁动的心得以安放。事实证明,诺邓井盐是食盐中的绝品,养足了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你可以稍两坨诺邓盐给朋友把玩,或带两坨诺邓火腿给亲人品尝,那绝对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也许,诺邓并不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天堂,不是每个人的诗和远方,也不是人人都能修身养性的乐土。但我要大声说出来:圆了探寻千年诺邓古村梦,就一个字——值!

罗武昌,云南省昌宁县人,大学文化,林业高级工程师,大理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旅游、摄影、美食和写作。曾在《中国绿色时报》《云南日报》《大理日报》《云南林业》等媒体及云南网等主流网站发表作品500余篇,多次参与征文比赛获奖。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