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堆出土鸮形尊,惊艳整个考古界,它与华夏文明是否有关呢?

 昵称55301288 2021-07-08

就在今年3月份时,我国开启了对三星堆遗址的第37次发掘, 再次引起了全球考古界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而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新发现,都再次引起世界考古界的轰动,其中有一个鸮面铜尊的出土,就让许多考古学家激动万分。

所谓的鸮面铜尊,是在3月20日时从三星堆遗址当中出土的,铸有鸮面纹饰的青铜鼎。此纹饰有突起的眼睛和尖尖的嘴巴,头顶上方还有两只大大的耳朵,看上去很像猫头鹰,而在鸮面之上还有十分繁复的饕餮纹。

而之所以这鸮面铜尊会让无数专家激动,是因为这个文物的出土,也再次证明了三星堆遗址所代表的三星堆文明(古蜀文明),跟中原文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殷墟之中,也发现了一尊鸮形铜尊。

此鸮形铜尊出土于1976年,是从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中挖掘而出。此鸮尊同样有着突出的眼睛和尖尖的嘴巴,脑袋上的耳朵也很大,跟在三星堆出土的鸮面铜尊的鸮面纹饰极其相似,非要说不同之处,就是河南殷墟的鸮尊是一整只猫头鹰,而三星堆此次出土的鸮面铜尊上,主体为铜鼎,而鸮面只是主要的纹饰。

但即便如此,这也说明中原文明跟古蜀文明之间有着相当深远的关系。因为猫头鹰是一种特别鸟,它有着猫面鹰身,看上去十分奇特乃至诡异。而且猫头鹰的叫声也不如夜莺飞燕等等鸟类的声音好听,甚至可以说是惊悚凄厉,晚上听到一声猫头鹰的叫声, 很多人都难免毛骨悚然。

此外,猫头鹰的生活习性还向来是昼伏夜出,这就更给猫头鹰添了一些诡异色彩。因此古今中外,大多数文明当中,猫头鹰都是被当做“凶兆”来看待的,因此很少有文明会将猫头鹰当做图腾乃至神像进行供奉。

但我国商朝却是一个例外。猫头鹰除了神秘诡异之外,它的本事还尤其突出,靠着超强的视觉和听觉以及身体构造,猫头鹰能够迅速而且精确地定位猎物的位置,并且无声无息地接近猎物,随后骤然杀出,一击即中。

正因为猫头鹰具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在商朝时候,诸如武丁、妇好以及王侯将相,都将猫头鹰当做战神来看待,是商代尚武精神的象征。所以在殷墟当中,才会出土出连郭沫若先生见了都赞叹不已的青铜鸮尊。

而这种对猫头鹰的独特崇拜,是古代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同时代文明的特征之一。因此鸮面铜尊的发现,相当于给三星堆遗址也打上了一个中原文明的标签。因此,最早的中华文明可能要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之上,再添上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了。

而除了鸮面之外,鸮面之上的饕餮纹也很能够说明问题。饕餮纹是一种青铜器上十分常见的花纹,其最早发现于距今已有5000年的良渚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之中,后来在中原的各个古代遗址发现的青铜器中,都印上了这样的饕餮纹。

而这种饕餮纹,是在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和玛雅文明遗迹等等古文明中都不存在的。因此,饕餮纹也算得上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标签和密码,而此次出土的鸮面铜尊之上,也有饕餮纹。鸮面信仰加上饕餮纹两个密码,也更能够说明古蜀文明跟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了。

当然,仅凭一个鸮面铜尊之上的鸮面以及饕餮纹,就要断定古蜀文明来自中原文明显然还是有些武断,想要证明古蜀文明跟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定然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来佐证,才能够最终得出结论。

但至少,鸮面铜尊的出土,又再次为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提供了方向。目前考古学家还仅仅只发掘了三星堆遗址总面积的3%而已,想必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终能揭开三星堆遗址的神秘面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