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鉴赏知识点 答题模板汇总

 老刘tdrhg 2021-07-08

一、中心词后置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应该是“晴川汉阳树历历,芳草鹦鹉洲萋萋”。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二、宾语前置

①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应为香雾湿云鬓,清辉寒玉臂。

②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三、主宾换位

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应为林暗风惊草。

②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

③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剩下的香稻粒,是鹦鹉吃剩下的,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

④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应为黄花报霜信。

四、定语后置

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应为锦官城花重。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应为一月夜飞度镜湖。

③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应为夕贬潮州八千路。

五、省略句同时介宾短语后置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应为桃花依旧于春风笑。

②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应为一日江楼于翠微坐。

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应为永忆江湖于白发归。

六、动词后置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应为黄河流入海。

七、平仄

律诗上句尾字为仄声,下句尾字为平声,因为平仄的限制,有时候会调整语序,使诗句既符合平仄,又具有韵味,更加生动别致。词牌也有自己的词谱,词中的语序也会有调整。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为目欲穷千里。

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应笑我多情。

③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应为旧时淮水东边月。
八、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①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软和轻都是使动用法,使一江水软,使九子山轻。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是使动用法,使江南岸绿。

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惊和泣都是使动用法,使风雨惊骇,使鬼神哭泣。

④叶上初阳干宿雨:干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宿雨变干,引申为晒干。

2.名词作动词

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锦帽貂裘指戴锦帽,穿貂裘。

②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名指名传。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指刮起东风。
3.名词作形容词

①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曛本指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

②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秋这里指衰老。

4.形容词作名词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贫贱指贫贱之家。

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黄指黄狗,苍指苍鹰。

5.意动用法

①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重指以晚晴为重。

②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重和轻都是意动用法,以利益为重,以离别为轻。

6.名词作状语

①樯橹灰飞烟灭:灰和烟都是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夜指在夜晚。

7.形容词作动词

①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横指横卧。

8.动词作名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指无眠的人。

9.为动用法

①多情自古伤离别:伤指为离别而伤。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迷指为蝴蝶着迷。

九、被动句

①石破天惊逗秋雨:破指被震破,惊指被震惊,这一句的意思是彩石被震破,天幕被震惊,引来一场秋雨。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被字表被动。

③帘卷西风:卷字是

念被动,帘子被西风卷起。
十、运用修辞手法

1.互文手法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句话翻译过来应该是岐王宅里崔九堂前寻常几度闻见。

2.比喻手法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应该是山河破碎如风中的飘絮,身世浮沉如雨打浮萍。

阅读诗歌情感的步骤

一、看标题:从标题中读懂感情

1.《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为送别诗,进入蜀地,艰险之地,包含对友人的不舍、担忧。

2.《碧荷生幽泉》为咏物诗,“荷”象征人的品性高洁,“幽泉”表示美好的景致,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景喻人。

3.《明妃曲》明妃指王昭君,可知是怀古诗,表达家国之思。

4.《春宿左省》宿指值班,左省指中央官署,表达的是作者对朝中事物的关注。

5.《题义公禅房》义公是尊称,表达作者的仰慕;禅房代表安静清心,可见作者要表达赞美及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6.《忆昔》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当下生活的不满或者厌倦。
二、看作者: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读懂感情

1.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2.杜甫:忧国忧民,有爱国情怀;半生飘零颠沛流离;对故土及家人思念不已。


3.李白:虽然一生不曾潦倒,但怀才不遇,始终盼望得到重用,济世安民。

4.苏轼:尽管人生大起大落,偶尔会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但依然热爱生活,随遇而安,积极入世,豁达乐观。

5.辛弃疾:大半生壮志难酬,有报国志救国力,但被当权者排挤,报国无门。

6.陆游:爱国忧民至死不渝,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仕途皆不顺利,渴望收复失地重振国威。

三、看注释:从注释中了解写作背景,从而读懂感情

1.此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期间(四十三岁至五十三岁)的作品:表明情感是报国无门的失落、无奈和苦闷。

2.韩干,唐代著名画家,被玄宗召入宫廷专画内厩名马:这样的注释表明诗歌表达诗人对画作技艺高超的赞美。

3.此诗写于新法推行之时:这个注释表明写诗的时间,自然是寄托了诗人治理积弊、改善民生、润泽苍生的伟大抱负。

四、读诗歌:从诗歌关键词和大意中读懂感情

1.直抒胸臆的词语:愁、苦、孤、独、肠断、喜、乐、乡、恨、悲等。

2.意象表达情感:大雁表思乡,叹息表无奈,残阳表衰败等。

3.典故表达情感:冯唐、李广多半表壮志难酬,封狼居胥多表渴望建功立业等。



诗歌表现技巧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分为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

二、描写手法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

1.白描:指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勾勒出农人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

2.正侧结合:正面描写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如“明眸皓齿、貌若天仙”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为侧面描写。

3.渲染:指用景物进行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营造某种气氛,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的手法。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渲染出苍凉雄浑的气氛。

4.细节描写: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助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5.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树林中蝉的叫声、鸟的鸣叫来衬托山里的安静。这是用声音衬托安静,更能突出树林的安静。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在树上栖息,是静止的画面,僧敲门是动态的画面。这样画面显得生动。

化动为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把流动的瀑布化为静止的挂在山前。

以静写动: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本是静止的,奔赴荆门是动态的。

化静为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是静止的,如同聚集在一起,变成动态的。

6.视听结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鸣叫是从听觉角度写,白鹭上青天是视觉角度写。

7.虚实结合:诗歌中的虚写指不在眼前,由联想或者想象形成的景象。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后两句为虚写。

8.点面结合:广镜头的、粗线条的为面,特写镜头、细笔描绘的为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前两句为面,千山无鸟飞行、万径无人行走;后两句是点,一位披蓑衣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9.移步换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从孤山寺北走到贾亭西,后来又到湖东,不停走,变换眼中的景物。

10.衬托:衬托又称“映衬”“陪衬”, 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11.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2.比兴:“比”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时;“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劝告女子不要迷恋爱情。“兴”就是托物寓情引起人的兴致。

13.抑扬结合: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两种。欲扬先抑如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欲抑先扬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以小见大:以细小的内容和景物来表现重大的思想和寓意。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三、描写角度

感官角度: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

方位角度:仰观、俯瞰,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四、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使描写的人、 物、事表现得更形象、 生动的作用。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4.借代:借用事物的特点来代替事物名称。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阿鲁威的《[双调] . 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7.反问:问句中包含答案,表达强烈的感情。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8.双关: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说另外一个意思。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在诗歌中常见的是谐音双关。如“也无风雨也无晴”。

9.顶真: 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开头。如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槳;泣寒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10. 反复:指为了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气或语势,增强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互文:指在古诗文中相邻的句子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通感:指把感官沟通起来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如“冷月无声”“唱得腊梅句句香”。

13.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而构成。可以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木兰辞》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五、抒情手法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以及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用典抒情,叙事抒情等。如“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事抒情等。如“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描写了性情高洁、心系苍生、没有同伴、没有共鸣的“凤凰',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六、构思技巧

1.起承转合:“起”定基调:“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合”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卒章显志: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铺垫:是指通过描述与主要事物相关的次要事物来衬托、突出主要事物。作为铺垫的事物与主要事物之间是宾与主的关系。运用铺垫,有助于渲染气氛,蓄积气势,凸显主要形象,突出主旨,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作经常先写景为抒情作铺垫。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直奔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6.逐层深入:指诗歌内容由浅人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类

1.怀才不遇的形象:这也是古诗中描写最多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文人形象。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忧国忧民的精神展露无余。

3.蔑视权贵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体现出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4.钟情田园的形象: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写了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5.不舍友人的形象: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送别朋友时,劝朋友再喝一杯酒,走出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依依不舍的情怀。

6.报效国家的形象: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写了身经百战的战士们,坚守边疆打败敌人的爱国豪情。

7.思念爱人的形象: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刻画出思念爱人的形象。

8.慷慨大方的形象:如高适的《钜鹿赠李少府》“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9.美貌愁苦的思妇形象:如周邦彦的《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10.迟暮悲伤的形象:如陆游的《感旧》“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人物形象答题模板


描写了(刻画了) 一位xxxx、xxxx (性格)的xx (身份)形象。




诗歌语言风格


一、炼字

古人炼字首选动词,其次是形容词,也会有数量词和虚词,偶尔会精心炼叠词、拟声词。

1.动词:使诗句有动态美。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岸,起千堆雪。”

2.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3.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4.虚词:疏通文气、化板滞为流动。如李商隐的《无题》:“春吞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干。

5.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拟声词:描摹情状,表达情感。如杜牧的《秋浦途中》:“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诗句中“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依之感。表现诗人旅途的艰辛、孤寂悲凉之感。

二、语言风格

1.平实质朴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含蓄隽永

诗歌的灵气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留白,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藏在形象中。如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表达出年华之思

3.清新明丽

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愉悦的情感。大多写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再如李煜的《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愁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4.婉约细腻

描写细致,情调缠绵,表达感情很细腻,多表现于婉约派诗歌中。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飘逸奔放

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6.幽默讽刺

语气戏谑,基调反讽,充满趣味性和讽刺意味。如如苏轼的《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7.雄浑豪放

气度豁达,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8.沉郁顿挫

“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运用铿锵的音韵。杜甫的诗,为沉郁之极致。如《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悲慨

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陈子昂以诗风悲慨而驰誉诗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华美绚丽

于华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中寄托奇幻的情思。如韦庄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1.冲淡

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王维是冲淡派大师。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雄奇

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白的《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极言蜀道的雄奇险峻。

13.明快

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4.洗练

语言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冰后来被引用为高洁品格的象征。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