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脂,有一味药是他的天敌!行医20余年...

 wangming72 2021-07-08
高血脂,有一味药是他的天敌!行医20余年,我知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有据可循的,不能丢。

说到脾脏,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了解一点中医的人也知道,脾主运化,人体水液的吸收、疏布和排泄都离不开脾的“幕后指挥”,那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说这个呢?

高血脂症作为“三高之一”,被称为心脑血管健康的大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高血脂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现在大家明了了吧,代谢二字就已经把脾脏“出卖”了,和这个病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脾。

脾将水谷化作精微物质,然后疏布于全身,称为精、气、血、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反之,则水谷精微不能生成血液,水液聚集成痰湿淤积在脉道里,这就形成了痰湿内盛型的高血脂症,而这种类型的高血脂症,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前段时间,一位高血脂患者找到我,他就是两个月前在医院检查出高血脂,但是他之前的脂肪肝就是吃药拖成了肝硬化,差点动手术,这次患者想试试中药调理。

他说:“大夫,这高血脂虽然现在没什么,我就担心以后引发什么并发症,又得手术,再严重了身体又得受罪,反正我现在是不相信医院里那些人了。”

我说:“高血脂发展到后期确实是会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棘手,我先给你看看症状。”

诊断发现:患者口苦口腻,口干咽燥,而且胸闷心烦,涨腹,身困体乏,舌淡红苔白腻。

遂开药方:萆薢、茵陈、白术、茯苓。

结果,患者回家吃药一个月的时候,各种症状都有明显减轻,后我又根据他变化的病情改变药量,总共调理了3次,前后不过4个多月的时间,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明显好转,没有再服过药物。

下面,我就把自己的开方思路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

萆薢,性味苦平,入肝经、脾经和膀胱经,这萆薢有诸多用途,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化浊”。《本草纲目》说得好“漩多白浊,皆是湿气下流,萆薢能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固能去浊分清”。

就高血脂而言,萆薢入脾经,燥而化湿,《本草思辩录》里有一个词叫做《化阴伸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脾阳升,阴浊化,血脂自然也就下降了。

再说茵陈这味药,首先它是可以祛湿热的,正因为有清湿热、利小便的功效,因此可以用来治疗黄疸以及湿热内蕴的皮肤病的要药。同时茵陈也可以利肝胆,所谓是一箭双雕,这一点,是任何西药都无法比拟的。

最后就是白术和茯苓,健脾利水,他们两个被常常应用到实际的开方配比中,白术更是作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盛名于中药界。茯苓的利水渗湿效果显著,更是被古人称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其实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一定要相信医生,治疗疾病的关键还是在于辩证,这样才能够药到病除。但是这毕竟是中药,是药,就肯定会有其偏性,这是我们必须要顾及到的。

所以大家在借鉴用药时,一定要根据专业医师的指导再用药,切不可盲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