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群独象终于回家了!揭秘对它采取捕捉转移措施的原因

 科学知更鸟 2021-07-09

在离开家乡1年零4个月、离开家人32天后,北移离群独象“玉小吉”终于回家了!它回到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

云南野象群

2020年3月份,一支由6头成年雌象、3头成年雄象、3头亚成体象和3头幼象组成的云南野象群离开西双版纳栖息地,一路向北迁移。今年五月份以来,北迁的云南野象群逐渐进入到公众的视野。随着关注度的持续提高,它们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网红”,甚至一度火到了国外。

进入到昆明市以后,云南野象群没有选择继续向北迁移,而是一直在附近徘徊和游荡。6月6号,一头亚成体公象脱离象群队伍,开始独自活动。

离群独象回家了

该象先后在昆明市晋宁夕阳乡、安宁市八街和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多个区域迂回移动,多依靠人工投食或进村串户觅食。

玉溪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玉小吉”,意思是来到玉溪的小象,能够带来吉祥,也希望它一直吉祥如意。

7月7日15时,工作人员紧急启动了对北移离群独象“玉小吉”的捕捉转移应急管控措施,“玉小吉”已安全转移至其原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目前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已经安全回归栖息地。

云南野象群

那么,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对离群独象采取捕捉转移的措施,并将其送回到原来的栖息地呢?

确保人象安全

离群独象自从离开大部队以后,已经独自游荡了32天,移动距离达到190公里,活动范围约140平方千米。在此期间,当地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等方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以防离群独象发生意外。

7月5号,离群独象进入到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地段,距离晋红高速仅0.3公里,距离昆玉城际铁路仅0.2公里。针对离群独象的安全管控难度陡增,人象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加大。

离群独象

最近,离群独象活动范围内的天然食物日渐减少,独象主要依靠人工投喂和闯入农户家中觅食,肇事次数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安全转移的方式,把离群独象送回家是最明智的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控制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

自行归队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

离群独象悄悄“溜走”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是由于它太淘气,与家人“闹别扭”才暂时离开的。刚开始的时候,它距离象群只有几公里远,象群里的成年大象也通过跺脚、隔空喊话等方式尝试将它唤回。

云南野象群

但是,吃喝无忧的独象似乎很享受一个人(象)的生活,丝毫没有归队的迹象。最近几天,离群独象已经距离象群69.5公里,自行归队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一般来说,长大后的公象都会离开象群独自生活,但是这头离群公象还远未达到离群独自生活的年龄。亚洲象的寿命与人类差不多,通常可以活到65~70岁,有的甚至能够活到110岁。一头小公象从出生到完全成年,通常需要18~24年的时间。而这头离群独象目前只有10岁,因此,过早地离开象群独自生活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采用麻醉方式实施捕捉安全可靠

此次工作人员对离群独象采取了麻醉捕捉的方式实施转移。专家介绍,实施麻醉猎捕转移野象是国际通行的处置方式。

野象群

实施此次麻醉捕捉的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该中心已经参与了野生亚洲象救助和救护工作21次,成功救护了24头亚洲象。

在对离群独象实施麻醉捕捉前,工作人员制定了详细的预案,以确保人象安全。

西双版纳保护区才是它的最终归宿

在对离群独象实施麻醉捕捉之后,工作人员把它安全转移到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这是它出生的地方。

离群独象

关于为什么要把离群独象直接送回西双版纳保护区,专家团队也进行了全面的论证,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送回象群不如送回保护区。离群独象距离象群仅69.5公里,距离保护区则有数百公里,把离群独象就近送回象群是最省事的方式。但是工作人员考虑到,公象离群属于正常行为,把它送回象群不能够确保它不会再一次离群。

云南野象群

另外,这群离家一年有余的象群早晚也是要回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在科学地帮助和引导它们返回西双版纳栖息地。

二、保护区才最适合独象生存。离群独象的具体放归位置,是经过专家组认真论证踏勘过的。目前来看,只有那里才最适合离群独象自由觅食和成长,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照料。

离群独象回家了,离家象群回家还会远吗?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男人,有和当地女孩结婚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