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巴以冲突,中东地区几千年来几次易主,究竟属于谁?

 安喜的空间 2021-07-09
在一个多月以前,新一轮巴以冲突再一次吸引了全球各国的目光。在本文之中,笔者将通过介绍巴勒斯坦地区统治者的千年变更史,来向您揭示巴以冲突背后的原因。一、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迦南)。
在最早的时候,犹太民族其实是生活在两河流域一带的。后来,犹太民族在亚伯拉罕的带领下,离开了两河流域一带,向西迁徙,到了迦南地区。
图片
(亚伯拉罕画像)
但是很快,迦南地区闹起了饥荒。于是,雅各(亚伯拉罕的孙子)和他的儿子们带着家眷,又一次向西迁徙。这次,他们来到了古埃及。此时大约是公元前17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夏商两朝交替时期)。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犹太人的势力渐渐开始庞大了起来,埃及法老对此深以为患。于是,古埃及统治者先下手为强,剥夺了犹太人的自由,把他们变成了奴隶。自此,犹太人遭到了古埃及统治者的奴役大约有四个世纪之久。
犹太人不堪容忍古埃及统治者施加的残酷压迫。公元前13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商朝中后期),摩西带领着犹太人,力图摆脱来自埃及法老的奴役,回到故土迦南。在摩西和他的接班人约书亚的先后带领下,犹太人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结束了当奴隶的苦日子,终于回到了迦南地区。
图片
(摩西画像)
在此后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犹太人逐步夺取了整个迦南地区的控制权。后来,他们步入了君主制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也就是中国的西周初年),著名的大卫王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并且修建了国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叫做大卫城(即耶路撒冷)。
图片
(大卫王画像)
大卫王去世后,王国由儿子所罗门接手。在位期间,好大喜功的所罗门国王大兴土木。可想而知,人民饱受这位统治者施加的劳役之苦,怨声载道。这个王朝成为了短命鬼。所罗门去世后不久,以色列王国就因为民众的起义而分崩离析了,南北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早期),前者亡于亚述帝国;公元前六世纪初期(也就是中国的春秋中期),后者也亡于新巴比伦王国(注意:这不是古巴比伦王国!!!)。随着国家的覆灭,犹太人也被迫出走异国他乡。公元前538年(也就是中国的春秋后期),波斯帝国吞灭了新巴比伦王国,迦南地区于是成为了波斯帝国的领地。相比之下,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反倒比较宽容,允许犹太人返回迦南地区,并且赐予了他们一定的自治权。约200年后(也就是中国的战国中期),亚历山大大帝举兵东征,灭亡了波斯帝国,由此也占领了迦南地区。但是古希腊人继承了波斯帝国对犹太人的政策,也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自治。
公元前2世纪中前期(也就是中国的西汉早期),当时统治中心大致位于今天的叙利亚地区的希腊化国家塞琉古王朝(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生前打下的大帝国很快就分裂了)试图强行推行希腊化政策,激起了犹太民族的起义,即著名的马加比起义。这一次,起义军最后取得了胜利,战胜了希腊化国家,并且建立了哈斯蒙尼王朝。
后来,罗马日益强大。历史教科书曾经告诉我们,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的国土环绕了整个地中海沿岸,位于东地中海的迦南地区当然也不例外。公元前37年(也就是中国的西汉晚期),哈斯蒙尼王朝覆灭于罗马之手,迦南地区被罗马占领。
(罗马的象征性标志)
近百年后,也就是公元66年(也就是中国的东汉初期),驻防迦南地区的罗马军团被调走出征他方,犹太人抓住这个时机,举行了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罗马帝国的国力当时正蒸蒸日上,罕有敌手,起义军绝非罗马大军的对手。最后,起义被强大的罗马帝国镇压了下去。据说,罗马当局为了削除后患,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将犹太人全部驱离迦南地区。后来,罗马帝国统治当局又把迦南地区改名为了巴勒斯坦。
二、罗马帝国衰落后,阿拉伯人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逐渐开始衰落,内忧外患。最终,在公元395年(也就是中国的东晋晚期)以后,罗马帝国东西分裂。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古罗马帝国东部地区,因此被划归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享有国祚千余年之久。在查士丁尼一世(6世纪前中期,也就是中国的南北朝中后期)执政时期,东罗马帝国一度中兴,夺回西部大片土地。但是在查士丁尼去世后,东罗马帝国也渐渐走了下坡路。
图片
(古罗马帝国于后期分裂)
阿拉伯帝国(建国于公元632年,也就是中国的唐朝初年)崛起后,开始一步步夺取东罗马帝国在西亚、北非的领土,位于西亚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也被阿拉伯帝国占领。阿拉伯人由此开始大量涌入巴勒斯坦地区。
图片
(阿拉伯帝国兴起)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国于公元1299年,也就是中国的元朝初期)崛起后,于公元1453年(也就是中国的明朝中前期)攻灭了东罗马帝国。此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继续南征北讨,阿拉伯人已经大量定居的巴勒斯坦地区,也在奥斯曼帝国治下。
图片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
三、千年以后,历史进入近代,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地区。前文之中,笔者已经提到:犹太人被罗马统治当局赶出了故土迦南地区(巴勒斯坦地区)。许多人颠沛流离,流落到了欧洲。在罗马帝国即将分裂的前夜,基督教终于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由此,它在欧洲地区广为传播。
然而这对犹太人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欧洲人普遍认为:是犹太人出卖了先知耶稣,导致犹太人在欧洲很不受待见。受到排挤的犹太人难以从事大部分行业,只能从事商业。但是,欧洲人因此认为:犹太人为富不仁,结果就更加不待见他们了。犹太人饱受欧洲社会的歧视。欧洲国家普遍都迫害过犹太人,其中最极端的莫过于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
进入近代,面对寄居国的迫害,“返回巴勒斯坦重新建国”的呼声在犹太人群体中出现。一战结束,大家都知道英国是战胜国,于是它从战败国土耳其手中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面对当地的主体民族阿拉伯人,英国殖民当局引入了犹太人,试图借两个族群的矛盾稳固自己的统治。二战结束,犹太人建国的呼声更大。美国意图拆解英国的殖民体系,因此对于犹太人建国的呼声,美国也表示了赞同。1947年,刚刚成立了两年的联合国通过了决议:英属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即如今的以色列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家(只停留在构想中)。
图片
(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后)
但是,这个决议对阿拉伯人而言,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个决议要求他们要让出土地给犹太人,让后者建国。阿拉伯国家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个损害自己利益的决议。阿以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即新闻里经常提到的的多次中东战争。然而,阿拉伯国家人虽多,心却不齐,加上以色列有个强大的老大哥—美国,在背后给它输血。结果,阿拉伯国家不仅没有夺回土地,连原先决议划给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也被以色列步步侵占。巴勒斯坦人民不甘以色列的侵略,奋起反抗,双方冲突不断,绵延至今。
笔者结语:纵观千年历史,犹太人二千年以来流落全球,屡遭多国迫害。对此,肯定是很值得同情的。但是,在历史上遭到迫害,永远不能成为如今以色列当局去欺压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理由,因为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活了千年的阿拉伯人民也应当享有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的权利。笔者衷心希望: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有朝一日能够迎来真正的和平,没有一个百姓会因战乱流离失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