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以冲突系列之一:谁是这块土地的真正主人

 激扬文字 2023-10-28 发布于四川

巴、以冲突,归根到底还是地盘之争,也就是说,巴勒斯坦这个地方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现在巴、以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即使追本溯源,在文化传承尚不完善的远古时期,人们也很难得到一个准确、完整而又统一的结论。也只能遵从学界多年基本认同的观点,理出一条大体上合理的、简明的脉络来。

第一,谁是这块土地上的原居民。

要讲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的原居民,既不是阿拉伯人,也不是犹太人 ,而是迦南人。史料记载,最早约4000年前,起源于闪米特种族的腓尼基人就在此居住,不过那时候巴勒斯坦这块地方叫迦南,因此这个时期的居民又称为迦南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3000多年,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发明了冶炼技术,创造了著名的“迦南文化”。

此后约3300年前,犹太人占领了这块地方。犹太人的先祖希伯来人,最早生活在尼罗河和幼发尼罗河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来迁徙到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后,他们曾一度离开过这个地方去了埃及,第二次回到这个地方后,他们当中一个叫做“大卫”的英雄,(就是大家熟悉的西方那尊全身赤裸健硕完美的男子的塑像的原型),经过一番征战,统一了这个地区,于公元前1020年建立了 希伯来王国,修建了耶路撒冷城。

不过,这些以色列的先祖们,并不像现今的以色列人那样骁勇善战,尽管他们一度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修建了圣都耶路撒冷,但也屡屡遭受外族的入侵压迫。在定居巴勒斯坦10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被波斯人、巴比伦人、亚历山大和罗马帝国征服过。

一直到公元70年,不堪罗马帝国欺压的犹太人发动起义,被罗马人残酷镇压并彻底赶出了巴勒斯坦地区。此后差不多2000年时间,他们流浪在世界各地,巴勒斯坦这块地方,除了被罗马人毁掉的旧都城剩下的那块不足50米的城墙,和那段辉煌的历史记忆,其他的都与犹太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见残壁,忆辉煌,断垣残壁成哭墙

阿拉伯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是公元622年。阿拉伯人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统一了阿拉伯人的思想和派系,为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他的继任者阿布.伯克尔建立了第一个阿拉伯帝国。此后的600多年里,先后经历了三个王朝时期,一直到公元1258年,历时时间最长(500年)的阿拔斯王朝,被成吉思汗的后人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征服,占领了这个地方。

蒙古大军攻占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

需要指出的是,蒙古人虽然占领了这块地盘,也屠杀了大量的阿拉伯人,但并没有驱逐阿拉伯人,局势稳定以后,一些蒙古人反而与当地人融合,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阿拉伯人并没有离开这个地方,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

第二,谁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的时间长

先说阿拉伯人。从公元622年到现在,共有约1400年的历史。在犹太人流浪于世界各地的2000年间,阿拉伯人大部分时间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发展。

再看犹太人,从公元前十三世纪进入迦南地区,到公元70年被罗马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再到19世纪部分犹太人回归,兴起犹太复国运动,前后加起来差不多也有1400年时间。

这样算起来,要讲先到巴勒斯坦这个地方,是犹太人,要比阿拉伯人早了差不多2000年;要讲在这个地方居住的时间,双方应该不相上下。

这样问题就来了:两千年前犹太人从这块土地上离开了,后来阿拉伯人来到这个地方住到现在,两千年前离开的犹太人又回来了,说这地方是他们的,这道理讲得通吗?

不过以色列人不是这种算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近表示:以色列一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有3500年。3500年里它一直是我们的土地。他甚至认为2000年前把他们从这块土地上驱逐出去的不是拜占庭人、希腊人、罗马人,而是阿拉伯人。正是在阿拉伯人的征服下,犹太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当然,他的观点是难成立的。照此说法,阿拉伯人在犹太人的地盘上住了1400多年,是否要收一大笔租金?

说到这里,似乎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到底谁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还是没确定。怎么办?只能有一个族人老大来划分一下了。这个“族人老大”就是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一个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这块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一分为二,阿拉伯人分得了1.12万平方公里,犹太人分得了1.49万平方公里。

这个分法是否公平合理,后面再说。起码在世人的眼里,巴勒斯坦这块地方,从此一分为二,归属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主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