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看彩蛋,这个奥运宣传片有多炸

 新用户49687622 2021-07-09



东京奥运开幕在即,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了配合东京奥运的转播需求,推出了一则宣传片。



文/ 刘雪婷


受到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确认,在东京都辖区内举行的所有比赛都将以无观众观赛的方式举办。往日声浪十足的观众席变得空空荡荡,奥运会也变得清冷了许多,包括赛事的关注度也不及以往。

为了延续赛事的热度,各国的转播方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观众的目光。BBC的这部宣传片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60多秒的广告短片,不靠CG堆叠,不靠洗脑语句,制作团队用大量的文化考究与精心的剪辑,将BBC认为的奥运会看点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塑造出东京的城市文明。


外行看热闹,只看到丝滑的「百万转场」,对于一部用心的宣传片而言稍显可惜。其实在这短短一分钟的宣传片里,我们能找到不少与体育、与日本文化有关的彩蛋。

BBC的创意总监也表示:「广告的每一帧都充满细节,让观众能够抢先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中。」

为此,我们逐帧研究,总结出隐藏在60秒之中的十大彩蛋。

我们虽然不敢说解读完全,但是希望如下知识的补充,可以让你对日本风情有更深的了解,对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多一些期待。

1.赛博朋克的配乐

本次宣传片配乐由作曲家川井宪次创作,用日本传统傀儡谣搭配初音未来的虚拟声,营造出独特的「赛博朋克」感。

赛博朋克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通常描绘一个技术高度发展后的反乌托邦社会。

即一边是令人咋舌的高科技发展:仿生人、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一边是糟糕的现实世界:破旧的旅馆,拥挤的人群,霓虹闪烁……大多数赛博朋克的风格的作品中都少不了东方元素,在88年泡沫破灭之前,东京是赛博朋克的胜地。

川井宪次曾为日本动画巅峰之作《攻壳机动队》的剧场版作曲,华丽绚烂的背景搭配日本巫女唱的傀儡谣,既是末世,又是新生。这段配乐成为了日本影史上的一段经典。

而初音未来作为虚拟偶像为人熟知,并在全球火爆十余年,到了今天也已经算是日本的一个文化符号。当然,在宣传片的后面也出现了她的手办。

2.井盖绘画-晴空树与富士山

视频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俯拍角度的手绘井盖。

上世纪80年代,井盖绘画兴起于日本,艺术家们一般会在井盖上画除真人人像外的各种图案。如今,井盖绘画这种「街头艺术」已经成为了一项美化市容、城市宣传的一种方式,每一座城市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井盖设计。

日剧《非自然死亡》中利用井盖绘画破案

而这个井盖上画着的是富士山和晴空树,一个是日本的标志,一个是东京新地标。

晴空树与富士山 图源 微博@AMOne_bunbun

3.招财猫

片中迎面而来的滑板小哥身上的T恤印着的是一只招财猫。

在日本有许多关于招财猫的民间传说,也形成了不同的招财猫流派。

而从四百多年前的江户时代起,日本养猫的风气开始流行,在日本人的意识中认为猫可爱,聪明又有些狡猾,富有神秘感有通灵之力,此外猫还能守护粮食不遭鼠害,所以诞生了很多以猫作为原型的传说。

而在养猫之气风行的同时,神话中的猫也被赋予了不可思议的能力,逐渐演化成为了守钱和赚钱的化身,招财猫的形象也从而被勾勒出来,成为了日本民间讨吉祥平安的信物。

一般招财猫举左手表示招福,举右手则寓意招财,美好的寓意也让招财猫也成为了一种受游客欢迎的伴手礼。

4.商店街

在宣传片中,隐藏了本次东京奥运会的全部33个项目,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隐藏在商店街悬挂的招牌中。

商店街顾名思义就是一条专门贩卖商品的街道,它伴随着日本战后复兴时期迅速发展,不仅是商品流通的场所,也蕴含着附近居民的情感寄托。

虽然近些年,随着新型商场拔地而起,年轻人们逐渐离开,商店街的人们日益衰老,也有更多的人开始怀念起那些人情琐碎、真诚生活着的模样。

5.Sky Brown

镜头转向杂货铺,店里贩售的滑板、海报、漫画,包括店主看到报纸,都指向同一个人——Sky Brown

Sky Brown是在日本宫崎县长大的滑板天才少女,今年刚刚年满13周岁。她将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代表她父亲的祖国——英国出战两项比赛。成功亮相的话,她将成为本届奥运会上年纪最小的运动员。

6. 「爱抖露」和打call

电视中圆形舞台上的体操运动员摇身一变变成了「爱抖露」(IDOL),下面的人挥舞着荧光棒打Call。

偶像文化自不必多说,作为亚洲偶像文化的起源地,自70年代初第一次使用IDOL称呼艺人后,日本偶像至今仍然走在世界流行前线。

众所周知,日本的应援文化源远流长,应援手段十分丰富,打call则是后来发展出的为偶像应援的方式。

延伸阅读:拉拉队居然也能这么热血!

7.街机厅与街头霸王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之时,街机文化大行其道,日本就是发源地和主战场。

格斗游戏《街头霸王》作为「卡普空」的开山之作,第一次代入了「必杀技」等概念,为后续的格斗游戏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87年第一次发售到现在,经历了5代革新。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影响了几代人的青春。就算是没玩过的人也听说过「隆」、「春丽」等角色名,成龙还在电影中cosplay过春丽。

成龙的「cosplay」

定睛细看宣传片中的选人界面,可选的角色都是一些来自各国的奥运焦点选手:有英国的田径运动员迪娜·阿舍-史密斯,体操运动员马克斯·惠特洛克、游泳运动员亚当·皮蒂、跆拳道运动员杰德·琼斯。德国拳击运动员泽娜·纳萨尔,牙买加田径选手弗雷泽·普莱斯,瑞典田径运动员阿芒德·杜普兰蒂斯,日本职业棒球运动员松井秀喜

8.扭蛋

跟着JK(日本女子高中生)轻快的步伐,镜头拐进扭蛋专门店,仔细看这些扭蛋机上都是奥运相关的元素,比如BBC Sport奥运报道团队。

镜头最终给到的扭蛋特写是英国田径运动员卡塔琳娜·约翰逊-汤普森,她被做成了七款扭蛋,因为她是一位七项全能选手

七项全能选手的七种形态扭蛋

提到扭蛋机我们都会想到日本,但是其实扭蛋机是一种来自美国的「洋玩意」。20年代的美国,自动贩售机开始取代人力小摊贩,大人为了打发小孩,花几枚硬币为他们买几个「Shut up toys(闭嘴玩具)」。

真正的扭蛋机鼻祖

60年代,日本将这种形式引进,但是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有棱有角的小玩具总是会被卡住,糖果没包装不够卫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人设计出了一种规格统一的塑料包装壳,只不过在漫长的时光里,扭蛋依然不温不火。直到万代在1983年推出了「筋肉人橡皮擦」,引发了扭蛋销售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这个系列共有200多个角色,孩子们(也可能是大人们)为了集齐全套陷入了疯狂,四年的时间里卖出了1亿8千万个,自此之后,按系列划分也成了扭蛋销售的固定策略。

筋肉人橡皮擦2016复刻版 涵盖了400多种形象

9.二次元海报

约翰逊-汤普森的扭蛋摇身一变就变成了英国女子自行车运动员埃莉诺·巴克手办。这一定是一个自行车爱好者的房间,因为著名自行车运动员的海报、号码布填满了整个屋子。房间的主人也在进行着自行车竞速游戏。

墙上的部分海报是由日本艺术家Fantasista Utamaro为这次宣传片单独设计的形象,其中有日本选手脇本雄太、英国选手劳拉·肯尼(Laura Kenny)和杰森·肯尼(Jason Kenny)。这两位选手代表英国在里约奥运会上联手「卷」走了5枚场地自行车金牌,被称为自行车界的 「最强夫妻档」。

10.霓虹招牌

最终顺着东京招牌的霓虹灯,落在了屋顶,满满的赛博朋克感。楼宇间依然巧妙地插入了各个项目的图标以及著名运动员的名字。

霓虹灯招牌,第一眼就看到了大坂直美

奥运会作为体育中最大的一个「IP」之一,所代表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体育层面,更是输出城市文化,提升城市体育影响力的平台。

尽管这个宣传片并非出自日本团队之手,但是从影片中,观众还是能看到一个复古又新潮的东京。

距离东京奥运开幕仅剩两周左右的时间,这个宣传片会在BBC的各个频道轮播,因此制作团队特地将彩蛋融入其中,以激励观众反复观看,寻找亮点。

在谈到创意时,联合制作团队Fifteen Factory说:「当你看到第20次时,你可能会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体育明星甚至 BBC 专家的特写,这很有趣,因此我们将许多元素做到刻意地隐藏。」

而这样走心的宣传片,也确实值得反复揣摩。

END

推荐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