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基础知识(8)

 虹72 2021-07-09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8)作者:散漫斋主

  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在1999年7月13日给我的复信中说:

  “楹联的产生,从思想上讲,由于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不对仗,即不成为楹联。此外,还有一些条件,如:

  “(1)单音的方块字,一字一音,可以对仗,拼音文字办不到。

  “(2)书写工具,与笔、墨、纸张也有关。没毛笔以前,字写不大,用刀刻。笔画不能粗;西方用羽毛为笔,写字也写不大。

  “(3)发明纸张以前,竹木简上写字,也写不大,不能用于楹联。

  “(4)中式建筑,居室、宫殿、寺院,喜对称。

  “(5)上下直书的习惯,拼音文字不便上下直书。”

  这段不长的话,对楹联产生的思想根源、表现形式、书写工具及书写习惯的关系,作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新颖,到位。

  湖南余德泉先生也有一段类似的话:“对联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原因有四:一、我们的文字是单音节方块汉字,每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便于对称排列,又有平上去入(或阴阳上去)四声,读起来音调和谐。二、汉字书法非常独特,既有许多书体,且同一书体不同的人写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美观而易于传播。三、对联长短不拘,形式多样,使用轻便快捷,可以表达各种内容,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四、对联的运用,与我国的民俗关系密切,如春联、婚联、挽联、寿联、赠联,乔迁及名胜古迹等。”(见《对联》杂志2006年第3期)

  贵州娄义钊先生说:“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在汉语言条件下具有不可抗拒性,并可自成体系而与汉语言共存亡。”并引用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话说:“偶对出于自然,不必废,亦不能废。”(见王庆新主编《中国当代联坛千家论典》,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43页)

  中央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文化语言学博士杨大方说:“对偶观念是汉民族深入人心的古老传统观念之一,它体现在汉民族各种形式的表达中,其中以汉语这种言语表达形式体现得最为充分。无论是静态的各级语法单位,还是动态的言语表达,汉语都无处不体现着对偶观念,特别是对联这种汉语特有的话语形式。汉语表达中广泛体现出的对偶观念,反映了汉民族对称均衡、好事成双的审美意趣,从这个角度讲,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甚至可以说,一种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德国语言学家,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曾任文化教育大臣的洪堡(被世界认为是普通语言学的奠基者)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的语言。”(转引自山东科技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刘克敌《对对子与中国文化精神》,《东岳论丛》2000年第1期)

  汉语的特点主要有四点:⑴语素主要以单音节为主,它在语言里的活动能量很大,组合能力很强。⑵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个音节的主要元音都有一个声调,它有区别语素的作用。⑶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它不靠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而是借助语序和虚词。⑷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一个汉字表示一个单音节语素,就是说它有一个固定的形态,表示一个最小的语义单位。语言学家许威汉先生这样概括汉字:“汉字是以表形为基础、表意为主导而兼有表音因素的表意制文字。”(《语林探胜》,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195—196页)袁晓园、徐德江先生在《九论汉语汉字的科学性》中说:“汉语文是人类各种语文中最明确而又最简约的语文。汉字之所以形成和保持方块形,是为了与单音节为基础的汉语口语相配合,这就创造了人间语文的奇迹。个性突出的方块汉字,极便于灵活地层层组合,使汉语文的阅读值极高。”(见《文摘报》总625期)

  语言学家赵元任在《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Chineseasa Symbolic System)一文中说:“论优美,大多数观察和使用汉语的人都同意汉语是美的。有时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汉语有了字的声调,怎么还能有富于表达力的语调?回答是:字调加在语调的起伏上面,很像海浪上的微波,结果形成的模式是两种音高运动的代数和。汉语的文字系统,即使把简化字考虑在内,当然是很不简单的,可是它在优美性尺度上的等级是高的。”(《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5-76页)。

  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过:“(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王力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有“台湾联圣”之称的张佛千先生说:“中国字兼有两大艺术之美,一字一形,有绘画之美;一字一音,有音乐之美;因而产生'对联’此一最精美的文学形式,为世界所有拼音文字之所无……对联已成为中国人表情达意的普遍工具。也由于对联结构之精致,证明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我深知中国文字之可爱,认为中国人而不爱中国文字之美者,其爱国必非最深。”(见《楹联界》总31期,第23页)

  日本汉学家盐谷温博士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实藤惠秀先生也说:“日语、英语都有对句,可是和中国的对句来比较,在文字的整齐上,音调的清秀诣调上,是比不上的……在中国文学上,最优美的东西是属于对句。”(见常江《对联知识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4—1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