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唐寅《山路松声图》解析(中国古代绘画观后感系列11)

 hwzhuwei 2021-07-09

唐寅是明代绘画四大家之一,他绘制的《山路松声图》,属于大幅山水画,诗书画结合,描绘了在秀美山川间感悟得道的理想情景。

一、关于绘画的内容

画面为竖幅,描绘了高山耸立,山谷间有泉水如练,曲折而下,到达山脚处,有盘山路遇水架桥,泉水分流而下,汇于平湖。巨石间生长的数株古松,苍翠茂密,松荫下,有一成年男子立于桥上,正仰观流水,身旁跟随一名仆人,从身高看,应是少年。盘山路出于松下巨石处,隐没于山根处,在山路隐没之处,描绘了远处树林掩映的一片房屋,暗示了山路可能通达的地方。画面题诗说明,流水声和松树随风摇动声,相互掺和,给予画面中人得道之感。画中景色为山高水长,气魄雄壮,画风清秀工整,有助于表达人物高洁的精神状态。

明代唐寅《山路松声图》解析(中国古代绘画观后感系列11)

图 明代唐寅《山路松声图》

二、关于绘画技法

这幅画采用水墨绘制,描绘重点是山石、松树和泉水,配景是人物、房屋和盘山路,在构图上,属于高远的构图方法。

1、山石的画法:以淡墨勾勒山石,分出块面,暗部用细长、繁密的线条进行勾皴,然后用淡墨平染,对于局部,尤其是画面下方的巨大石块,采用浓墨皴和染,进一步强化明暗效果。近景处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浑然一体,形成巨大的块面,产生出厚重之感,同时,由于块面的转折、皴法的细密,又使画面透出石质坚硬、外形秀气的感觉。远山简单勾勒轮廓,淡墨分染,墨色从山顶往下越来越淡,形成云雾笼罩山间的感觉。

2、树木的画法:(1)松树处于近景,以浓墨为主勾勒出弯曲的树干和鱼鳞状的树皮,细致勾出密集的松针,在松树枝叶间,勾出细长弯曲的线条,表示藤萝,据生态学知识可知,松树上生长藤萝,表示了生态环境非常优良。(2)画面右边的山庄,处于一片杂树之间,采用勾勒后整体渲染水墨的方法,形成树木稠密茂盛之感,房屋只露出屋顶,营造了神秘的感觉,使人萌生渴望前去游览、一探究竟的想法。(3)山石上部和侧面,点出浓墨点,在近处,代表杂草,在远处,代表树木。

3、泉水的画法:在山石间留白,表示流水,远处为一股,经过一道山梁,画成两股,通过松荫,又分为数股,显示了山石凸起,流水激荡,泉声轰鸣。泉水间山石的墨色进一步加重,通过与留白处的对比,强化了流水的效果。

4、人物、盘山路、房屋和水墨,用墨简单勾勒轮廓,留白不染,形成亮处,有助于显示画中关键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