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花一世界

 绝骑红尘 2021-07-09

在一开始老师演示了什么是卓越状态,什么是卓越状态?普通人内心清净的时候其实就是卓越状态。又解释了什么是无明?不是我们看不到,不是我们没有智慧,而是没有用好智慧,无明只是一个概念,并不是真的有个叫做无明的东西在。

        这一次对答中,金刚藏同学又问老师,无明是本来有的,还是后来出现的。如果本性有那就不是圆满,如果本来没有为什么还会出现?什么时候出现的?他为什么会这么问呢?老师先简单做了回应,现在开始详细回答。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亲爱的同学们,一切世界,从开始到结束,从过去到未来,从出现到消失,聚散离合,一个接着一个从未止息,不管我们喜欢哪一个抗拒哪一个,都会形成模式(无明的),就是所谓的轮回。

        没有觉察到这一切,摆脱模式的影响之前,谈圆满其实就是个概念,也是模式中的一部分。就像苏东坡先生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圈子内,想要看到圈子的整体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鱼儿在大海里寻找水一样。

        我们之所以看不见空气,不是空气不存在,因为我们生活在空气里太久了。影响我们的就是那些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所以一个好的学习,一定会用15-30天培养我们的好习惯。

        “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如果对圆满的觉性没有清晰的认识,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用功,所有的方法都是走错路,想要生命绽放,想要跳出模式,根本不可能!

        就像一个不懂爱的人,怎么懂得如何爱别人?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怎么可能教出对自己好的孩子。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的老板,怎么带出有凝聚力的团队?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大家能理解吗?当我们眼球转动的时候,世界就好像在晃动,盯着一个东西太久,视线就开始模糊,云层移动的时候,月亮好像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也是一个道理。

        NLP课程中,老师不止一次讲: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以适应你对它的判断。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亲爱的朋友们,人定胜天,不是说人类一定能够战胜大自然,而是说如果我们的心不定。追求事业家庭的稳定,团队的稳定,那不是有多少难度的事情,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们的精神进步跟不上科技的发展,那就是人类的灾难。

        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眼睛不停止转动,视线想要停止转动都不可能,更何况我们在生活中自己的心不清静,怎么能理解圆满的觉性呢?这个想不明白,才会有你刚才提到的三个问题。

        放在小处讲,“他怎么就不理解我呢?”“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因为这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自私的状态,慢慢的都是对别人的评判,所以才会不理解。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被父母溺爱的时候,就不难理解孩子的任性。当我们看到一个企业老板的自私,就不难理解员工的拉帮结派。当我们知道一颗心曾经受过的伤,就能明白她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别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从当下开始,每天拿出3分钟,5分钟,半个小时去和自己的心链接吧,或许当我们的心开始越来越宁静,或许我们会发现真正的人生。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亲爱的朋友们,就像散光看到的重影,带上眼镜就消失了,不能说它被消灭了,为什么?因为这个重影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爱和恐惧不能并存,真实的世界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你不可能怀孕一点点,也不能说“我怀孕了50%”。

        因为本来就没有存在过,所以对于幻象,没有出现和消失的概念,凡是真实的,不受任何威胁,凡是不真实的,根本就不存在。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的圆满觉性就像冶炼金矿。冶炼不冶炼,黄金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它就在那里。等冶炼完成后呢,它就是黄金,再也不叫金矿。黄金本身没有变化。所以刚才提问的时候,不应该说本性不圆满。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所以我们就明白,在圆满觉性的层次角度,没有智慧的概念,也没有清静的概念。也没有成就不成就的分别,就像真正事业很成功的人,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他会觉得每个人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

        亲爱的朋友,即使达到“声闻”的境界,能够做到放下,摆脱认知模式的局限,也没有达到认识圆满觉性的程度。更何况我们在概念认知的层次,去猜测、比较得来的定义呢?

        就像用萤火虫的光去烧须弥山,用错误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想要得到人生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绽放呢。

       所以我说每一位想要活出平安、丰盛、喜悦的朋友,先断开模式(轮回)的根本。怎么断?觉知。

        一定要记住,所有的智慧都从觉察开始!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相,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所以我们就明白,我们的思维怎么来的?和过去的记忆和过去的体验来的,记忆是心吗?不是。体验是心吗?也不是。既然不是真正的“心”,那怎么会受它的左右呢?

        就像虚构出来一朵花,那这颗“心”去猜测圆满觉性的境界,就像虚妄的花又结出虚妄的果实。再符合逻辑推理,也没有意义。

        所以亲爱的朋友,用虚妄的“心”去成长,再聪明再灵活,也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这样来看,你问问题时站的角度就站错了,所以问题问歪了。

/ 未完,待续 /

金刚的寓意

读书反省财富关系(1)

相信的力量!(2)

光可以走进黑暗,黑暗可以走进光吗?(3)

神通:专注所在,能量即至!

每个人都同样的圆满、纯然、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