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 领悟

 新用户32637V7d 2021-07-09

晚上看了《四个春天》,我终于意识到,也许去年的我,还在寻找各种书籍里对于死亡的看法,如今却深深领悟到一点,面对死亡,与其选择解读,不如去接受.

接受是一种更大的领悟.

上午,带着孩子进行了三分钟默哀,我竟真的流下眼泪,我的泪点一直很低,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却会忍住不流泪,如今,这种能力又回来了.

还好,我并不冷漠.

我会流泪,而无论我们是否认识,只因生命的消逝,只因你们做的事,只因你们的守护.

而我要努力的,就是今后的岁月里,表现得好一点,也许,不能如你们那样奉献,那样勇敢和无私,但是,总会有所改变,勇敢一点,真诚一点,善良一点,对人群的亲近和喜爱更多一点。

我们面向窗外,看见路边有行走的人听到鸣笛声,驻足,而当笛声停止,他们马上迈开脚步,这让我印象深刻.

活着的人,随时可以出发.

就像四个春天里,两位老人在女儿坟墓旁开垦出一排排整齐的菜地,一向开朗的母亲,回忆起年轻时跳的三步舞,为蓝如大海的天空唱起了歌,歌声萦绕在那片云雾缭绕的山村,一时间充满深沉的诗意.

我们都生活在这片永恒的土地上,有什么寂寞可言?

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让人和人跨越时间,生活在一起,这让我们不再害怕别离.

眼泪,不是唯一的方式.

接受却不遗忘.

对逝去的人最大的感恩和怀念,就是你能更好地活着,这听起来显得又些无情.

我们对生命的无限热忱,竟由其他生命的消逝激发起来.

我们竟会抛弃用悲伤和眼泪来缅怀的方式,却选择了重温和重建更多利于自身的美好.

是的,这就是我目前的认知.

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规律.

我曾经对此黯然神傷,直到接受.

为什么会接受?

有人说,对死亡极度敏感的人,将会发现自己一辈子将是被无数葬礼围绕的一生,这不堪重负.

我也许是在建立一种情感保护的力量,而建立的原因,是意识到生命的切己别离将越来越近,越来越多.

有一天中午,太阳很暖,两个孩子在小区滑梯上开始了过家家.

我在这样的阳光下,阅读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这样一个悲情名字的小说,其实则充满了温情与爱意.

说不上为什么,从第一次带孩子读《老人与海》,我就喜欢上了海明威的那种笔调,于是便看了他的好几部书.

《丧钟为谁而鸣》,真的写得很美,三天的游击队生活,三天的爱恋,却仿佛是长长的一生.也许人生就是如此,短暂与永恒都由你的体验决定。

男主角最后受伤,判断自己走不了了,他要说服爱人跟着其他人离开,他说“记住,我们是一起的,你走了我就走了,你活着就是我活着.”

在等待敌人步步逼近的时刻,他在想着他们能逃多远,于是他在最后的守护中,找到了生命的至高价值-为他人现身.

海明威,这个硬汉笔下描绘出的柔情,常常让我感觉很震撼,也许,正是因为他真正经历过枪林弹雨,真正对于战争和死亡产生过无数次虚无主义的怀疑,才让我更加愿意相信他对于爱的一切真心体验,以及那种仿佛灵魂救赎一般的依赖.

我敢说,这样的描写,比纯粹的爱情小说来得有味道,有杀伤力。

关于死亡,乞力马扎罗的雪也非常棒,整个文字读起来如梦似幻,如果那是真的,那么我们将更加没有理由害怕死亡.

在今天之前,我专门看过寒食节的介绍,晋文公想用一把火逼自己的救命恩人出山,他本想用荣华富贵回报,可是那个可以割骨的介子推,却选择抱树而死.

于是,晋文公重耳,将这一天定为禁火日,吃寒食,是缅怀,也是懊悔。

而寒食节被合并到清明节,则是在唐朝.

这个古老的节日背后,竟是一段关于志向与品德的选择,关于回报、以及悔恨的历史故事。

用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重要的人,想想初心是很充满感情的一件事.

而在古代,除了祭奠,清明节还有一些娱乐活动,比如踏青,放风筝,蹴鞠.

这是一种多么好的设置,在缅怀死亡的同时,也在享受自然生生不息的喜悦。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