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菠萝蜜多糖调节肠道微生物及短链脂肪酸生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菌心说 2021-07-09
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
1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研究发现菠萝蜜果肉中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等肠道益生作用。
菠萝蜜素有“热带珍果”“热带水果皇后”等美誉,作为一种典型的集水果、木本粮食及珍贵用材于一体的热带果树,在我国海南、云南、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量栽培。目前,全世界菠萝蜜栽种面积约400多万亩,年产量800多万吨。我国菠萝蜜现栽种面积50多万亩,年产量100余万吨,海南省为我国菠萝蜜主产区,面积超过30万亩,已成为海南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菠萝蜜加工与功能评价领域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肠道是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场所,定植着数以千亿计的肠道微生物。多糖能够被肠道菌群利用,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并选择性地增加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发挥其肠道健康调节作用。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通过宏基因组学研究了菠萝蜜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肠道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等)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菠萝蜜多糖可以调节肠道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 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柔膜菌门(Tenericutes)等肠道菌群。GC分析结果显示,菠萝蜜多糖可促进肠道内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生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多糖类益生元的研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Polysaccharide from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jackfruit) pulp modulates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improves short-chain fatty acids production》(菠萝蜜多糖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及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发表在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IF=6.306)。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朱科学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谭乐和研究员和海南医学院刘启兵教授为该论文并列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