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受欺负,鼓励打回去吗?

 新用户9795VhEi 2021-07-10

我问女儿:如果在外面玩耍,有小朋友打了你一下,你会怎么做?

女儿说:那我可以打回去吗?

我说:可以。

但事实上,像女儿这种温婉的性格,她很难会打回去。

所以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不太给她说“你要打回去”这种话,当然我也不强调说“你要躲远远的”。

女儿在两岁前,几乎是不和小朋友扎堆玩的。

她就站的远远的,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再大一点,她会选择一些小朋友,一对一的玩耍。而她自己选择的小朋友都是性格比较温和的,很少会有打人的行为。

如果她看到过一个小朋友打人,她几乎是不会和这个小朋友去玩的。

所以在某个瞬间,如果她被小朋友打了,我要鼓励她打回去吗?

我想我不会!

她的性格不是那种外张型的,鼓励她打回去,她做不到的话可能这种内在的压力会更大。这样她承受的除了小朋友的“被打”,还有来自父母的“打回去”。

“打回去”本身就是一个双向的行为。

它回击的同时,也是一种暴力倾向。

我们很难把控这个尺度,让孩子做到正确的防卫。

所以这个话题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孩子的性格寻找适合的方法。

更多时候与寻求暴力的回击相比,我更愿意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自信的性格,良好的学习能力。

不难发现,那些遭受校园暴力的孩子,更多都是成长在离异,留守甚至家暴的环境里。他们很容易成为”暴力“或者”被暴力“。性格中带着自卑,胆怯,缺乏安全感等。

我们教育孩子,更多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善良又坚定的人。

而不是任人宰割,受人欺负的弱者。

那作为家长,我们自己就要分清什么是”侵略“,什么是”坚定“,什么是”消极“?

用孩子的话说:侵略就是打人的行为;坚定就是拒绝被打;消极是承受被打。

那我期望孩子具备的性格是:坚定+侵略型的,能坚定的拒绝别人的入侵行为,通过语言和智慧的力量制止暴力的发生。

如果这样还不能杜绝孩子“被打”的现象,那我会采取的方式是:大+小反暴力的方式。

就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反暴力,直到“被大”不会在孩子身上发生。

当然这都要结合孩子的性格来确定。

如果“被打”只是偶然现象,那让孩子坚定的语言拒绝并远离暴力者就可以了;

如果“被打”是经常行为,且都是由特定的人实施,那就采取“大+小”反暴力方式,直到被打不再发生。

如果孩子”被打的现象,是由多个孩子实施,那就要培养孩子的顽强性格,与其不停去反暴力,不如从家庭环境入手,去找为什么孩子会形成这样的性格。采取”保护+培养“的方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伤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保护能力也是有限的。“武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也无法去把控这个尺度,培养孩子坚定的品格,敢于面对难题,并愿意去解决问题反而更重要。

那么孩子如果被打,你是怎么做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