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没效果?赶紧看看是不是这一点没做到

 华夏客 2021-07-10
图片

你有没有陷入到这样一个怪圈,不管如何努力,站桩始终没多大效果,是因为不够努力吗?不是,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解开你的疑惑。                                     

 作者:Rain周

道生德蓄,物形势成

这个世界虽不是为你而生的,却因你而来,随你而去。每个人所看到的森林、大海、山川,和其他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它只属于你,是为你而量身打造的。这取决于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环境、认知、思维,等等的一切。而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看法,都是基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周末班的一位学员,第二次回来复训,从他脸上泛出的红润光泽还有饱满的精气神,就知道他站桩的效果还不错。第一天上完课站桩实修时,他的桩架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蹲得有些低。问他为何蹲那么低时,他回答:感觉这样好。恰巧这时徐主任经过,告诉他:“那是你感觉的。”当下,这位学员就调整了过来,反馈说站桩整体更轻松,更静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我们本可以吸收各种能量,来使我们自由生长。是我们自己,因过往的经历所生成的思维和认知,将自己装进了各式各样思维的瓶罐中,最终变成了瓶罐的形状。子曰:“君子不器。”一旦被器住,一旦住于器,你就会主动排斥掉与你现在瓶罐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兜兜转转,左右不过是在自己的器皿里,不管如何努力,也突破不了这个器皿。

《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你自己所划定的局,你的努力只会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升,也可能努力半天不过是南辕北辙。依照平日里所形成的认知来进行思考,所以会根据个人的认知对知识进行理解,进行取舍。但是这些选择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认知上,其根据是无明的,本身就是不可靠的。

图片

破局关键

破局的关键,是信老师,如此才能打破你自身认知的器皿。佛有三宝佛法僧,道有三宝道经师,一位老师,就是依止学习的正见。并非老师需要学生的信心和恭敬之心,而是当具备信心和恭敬心后,才能与知识相应、相连,才能从中真正受益。“依法不依人”,我们最终要与之建立联系的,是知识。若毫无恭敬之心,就会像是倒扣的杯子一样,即使老师一直输出知识,也是滴水不沾。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智慧无边,不度无缘之人。每天仍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和感觉中原地打转,这是玩的哪一出?最终一无所获的还是自己。

学习站桩,就如同我们来到一个从未涉足过的迷宫中,仅凭个人的感觉判断想要摸索寻找出路,等待着的,反而是迷路或是意外的发生。这就需要对老师拥有十足的恭敬和信心。最稳当的方式,就是按照明师所指引的,无条件地跟随。

老师,就好比是治病的医生,所讲的医缘,首先来自于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若对医生和治疗方案充满信任,自然会严格遵照医嘱,努力配合治疗,至少在前100天每天2小时雷打不动,从而达到最佳疗效。如果对医生半信半疑,治疗时就会三心二意,或根据个人好恶选择性的接受治疗,不按要求做,或在治疗同时擅自增加偏方,不按疗程进行,也很难取得良好的疗效。

一个好的老师,自然能够快速分辨出哪些学员是真正可以站出效果的,哪些只是半信半疑随口问问的,自是会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多用于那些能够取得效果的学员身上。而当面拒绝不信任自己的学员显然是不妥当的,将必须的要求转化为友好的建议,这样既不浪费自己的精力,也不增加学员的心理负担。

图片

得遇明师,何其幸哉,只管前行

《六祖坛经》中:“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要经过多少的“迷时”才能到“悟了”的程度?即便是顿悟了“事理”,习气也仍需要“因次第尽”。“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们都太心急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师的存在,帮助突破了自身在“勤而行之”上的限制。

很多人将根器直接比作为天赋,就片面了。「根」比喻先天的品质,「器」比喻能接受的容量,并不指单一的天赋和资质。天赋和资质这些词,仅仅只是其中的某个点。根器,它包含着天赋、兴趣、努力、品质、悟性、思想、决心、毅力、方向的把握、对自己的认识、等等的方方面面,而所有这些根器的本质,外化到外在的体现,即“勤而行之”的程度和“勤而行之”后取得的进步。

纵观根器的方方面面,天赋为先天决定条件,非人为可改因素。而其余的一切,虽先天决定了一部分,但后期可改,但改变的唯一方法是“勤而行之”,也对应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如果天赋能够让一个人发光,那“勤而行之”作为根器中其他所有因素的可变因素,也可以。世人皆知李杜齐名,最后的成就是不分伯仲的。李白写诗,信手拈来即成妙境,醉酒醒来即是千古名篇。而杜甫则是通过艰苦的读书破万卷的努力,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成就和创作水平的。每一个人终要取得的成就,是自身的纵向攀升,而不是同别人的横向比较。越是在某一点很好的人,更是要刻苦努力精进地“勤而行之”,才能将根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上根器者属天纵之资,对世间一切有正知正见,进退自如,无思无虑,能够有大成,得大自在,但如六祖惠能大师一样的上根器者又有多少?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根器,也许可以用这个词——宿慧,因“勤而行之”也因根器而生来如此。根器好的,他们的“勤而行之”更得法、更合理、更精准。战略往往比战术更重要,老师的存在,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把握了方向和度,而你只需要把握自身的“勤而行之”,依照老师的指引,一门深入用功,也易于成事。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其后,卢梭在《爱弥儿》也提到:“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真正有德行的老师,不会干预事物本身的发展,而是用实际行动慢慢影响和改变着。

很多时候,老师存在的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最终时候,老师也是“借假修真”那个重要的“假”和“工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