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欣欣 顾筝
字多不看视频版↓ 本号视频内容散布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 同名 视频号 微博 B站 抖音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点击观看▼ ![]() 01 在没有被统一招牌样式的路段,苹果花园的招牌,一定是上海路边最醒目的存在。 苹果花园的招牌 以大红色为主色调 在街头颇为乍眼 一片傻红傻红之中漂浮着四个幼稚园体的大字——苹果花园; 左边是被一条随性的鸡蛋圆线条圈起来的两个英文单词——Apple Garden,英文的右上方有一堆难以辨认的小苹果; 最右边可能会有一行字——始于1985; 整个招牌唯一可以称得上有艺术感的设计,就是苹果花园四个字底下一条不知所以然的手绘风格的直线。 这种文印店夹杂Word插图风格的招牌,在上海已经不多见了。 70多家门店开遍上海东南西北,但苹果花园招牌上的建筑,基本长得一模一样—— 老式工房,塑钢门窗包起来的阳台、空调外机以及上海老小区必备的球门式晾衣架。 苹果花园各门店 招牌上方的建筑 几乎如出一辙 这样的画面,隐藏着苹果花园选址的重要信息。 和我们之前写过的振鼎鸡(振鼎鸡里藏着上海人的松弛时光)一样,苹果花园一般都开在一个非常成熟或者说已经度过盛年的社区,店面一定是沿街的。 这样的选址只有在早上七八点上班高峰期的时候,你能看出他们的良苦用心。 每天早上7点半,延长中路(万荣路-共和新路)就进入了滚烫的早高峰时段,赶地铁、赶公交车的人潮急吼吼挤满了人行道。 延长路童家浜路公交车站,不时有人一边吃着苹果花园袋子装的面包,一边张望公交车。 等车的人焦急,身边匆匆走过的背包人群更焦急,他们像两倍速播放一样,不断地扎进公交车站身后的苹果花园。 延长路上的 这家苹果花园 旁边就是公交车站 抓两个面包快步去付钱,人还没出店,包装袋就扒拉下来,露出半截面包开始啃。 马路上往东面延长路地铁站方向,一路上都能看见边啃面包边赶路的人,进站前,早饭问题好歹解决了。 这一幕每天早上在上海的70多个地方如同复制粘贴般上演。 离延长路10多公里外的上海南面,桂林路上的苹果花园每天早上6点半开门。 这家店300米步行区域内有12号线、15号线,门口的公交车站聚集了43路、131路、166路。 这些公共交通线路可以轻松地把附近康健社区、田林社区的居民送往徐家汇、南京西路、徐汇滨江等各处CBD上班。 苹果花园桂林路店隔壁是一家山东煎饼早餐摊。 苹果花园桂林路店 旁边是一家 卖煎饼果子、炸鸡汉堡的小店 上海现在的标配煎饼果子(煎饼 鸡蛋 薄脆)价格大约是中环内4.5元,内环内“烫金地段”6.5元。 对上班族来说,如果煎饼果子太多人排队,那还得摊上更多时间成本。 所以,他们会毫不犹豫一头扎进隔壁的苹果花园。两倍速的场景同样每天早上在这里的苹果花园上演。 送走七八点钟这帮背包打工人后,苹果花园就会迎来这些成熟社区里的另一种主力居民。 每一家苹果花园的附近总有一个菜场,地理位置对上海爷叔阿姨非常友好。 买菜回来的路上,顺手把家人的早饭和点心买了,是上海爷叔应有的素质。 这位爷叔 一手提着蔬菜 一手提着袋苹果花园 左手提茭白、米苋、青菜,右手提一袋苹果花园,袋子里装着橙果蛋糕、绿豆冰糕、虎皮卷、蒜泥法棍,总共29.4元。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像那些网红烘焙店一样,依附于大型商业体,这一切无从发生。 没有人会远离每天上班的最佳线路,绕去商场买一个三分钟就能解决掉的早餐。 所以,假如没有在工作日的清晨,站在一家苹果花园的门口看着这出二倍速的真人秀,你是无法理解真正的上海生活是什么样的。 02 每一个上海的清晨,和苹果花园争抢上班族和老年人的餐饮业态并不在少数。 延长路店左右各一百米的路上,有六家面包店;桂林路店旁边就是一家卖山东煎饼的早餐店。 但这些业态都会臣服于苹果花园的一招绝技——便宜。 哪怕把店开到了烫金地段的淮海中路附近,苹果花园依然锁定在这一片最接地气的襄阳南路。 还是那道熟悉的配方:菜场、熟食店、招牌正上方悬着老房子标配的球门式晾衣杆。 襄阳南路这家店 招牌上方也是 上海特色晾衣架 在襄阳南路的苹果花园,我们遇到一对上海本地退休夫妻,两人一看就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进店后熟门熟路地买走了一袋吐司面包。 阿姨说,每周至少会来一趟苹果花园,买回去当早饭吃。 她指着马路对面的静安面包房说:“老早阿拉也去静安面包房,后头觉得这里好,这里便宜呀!” 爷叔晃了晃手中的吐司面包,摆摆手进一步解释:“因为阿拉赚不到大钞票呀,这里价钿便宜、面包新鲜。” 对于阿姨爷叔来说 既要面包新鲜 也要价钿实惠 苹果花园这样一袋中种白吐司面包420克,卖8.5元(最近刚默默涨价到9.8元)。 对面静安面包房一袋白吐司300克,卖16元; 附近烫金地段的时髦烘焙店里,这样一袋白吐司的价格,可能就要逼近30元大关了。 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这到底还是有区别的。 在苹果花园,面包的价格可以分为三档:0-5元、5-10元和10元以上。 超过10元的面包不算多,集中在面包柜的顶部,大多是枕头式的吐司面包。 10元以上的面包 集中在面包柜顶部 属于这里比较贵的 那种一只只散着平铺售卖的,单价基本都是个位数。 5元左右的品种是玻璃柜里的主流:豆沙包2.8元,日式红豆2.9元,牛奶布丁3.8元,焗烤热狗4.5元,美式披萨4.8元。 5元上下的面包 在苹果花园 属于主流 放了“大荤”的“德式香肠”面包,价格是7.8元。 这些价格在上海是什么概念?我们和“上海生意最好的面包店之一”FASCINO BAKERY(丰盛里店)做了个粗略比价。 两家店卖的大羊角和可颂,从外形上看几乎一模一样。 一只40克的可颂,苹果花园售价4.5元。 FASCINO的可颂卖14元50克。这个价钱,在苹果花园能买三只大羊角,还能找零。 即使和走平价路线的本土老字号相比,苹果花园的价格依然低出了水平,低出了风采。 在静安面包房,一个45克的奶油羊角(可颂)是7元。 那些本土老字号的经典单品,也都能在苹果花园里找到“平替”。 红宝石17块一盒的小方蛋糕,苹果花园也卖,价格是13元一盒,19.5元两盒。 在苹果花园 可以找到 不少老字号经典款的平替 国际饭店的原味蝴蝶酥,32元200克,苹果花园的蝴蝶酥21.8元500克。 前者单价是16元/100克,后者4.36元/100克。 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大众点评上,还是在宽带山上,总有不少消费者觉得,苹果花园的“平替”在吃口上不落下风。 为了进一步说明苹果花园的低价对于上海来说到底有多惊人,我们再用上海的各种“网红食物”换算一下。 武康大楼底楼的著名冰激凌店里用来打卡的“米奇头”甜筒冰激凌,一只标价32元,这可以在苹果花园随随便便提走一整袋超过十只面包。 淮海中路陕西路口现在最火的Five Guys双层培根芝士汉堡,一只85元。这个价格,拿到苹果花园买称重松松吐司(12元/400克),能拎5斤半出来。 这种令人震惊的低价,导致大众点评网每一家苹果花园下面,评论区的画风出奇地一致。 你能感受到这些评论背后激动到模糊的表情,以及打出这些评论时候颤抖的指尖。 “今天到店里才发现真的是太太太便宜了,真的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了。” “我的天现在居然还有这么实惠的老牌面包房,震惊我了!” “这是什么神仙价格!!!我以为自己在三线小城市!” “这年头还有几家面包是好吃并且10块以内的?这性价比难道不是太可以了吗?” 网友们也发现了 苹果花园的“平替” 反馈还算不错 这家在网红界不曾拥有过姓名的面包店,用惊人的低价,为自己打造出一种低调的面包界平民王后人设。 哪怕是最近一个月苹果花园刚刚悄悄涨了一波价,性价比依然秒杀上海一众有名有姓的面包店。 如果你不曾走进一家苹果花园,感受到每个人随性购买的自由感和满足感,你是无法理解真正的上海生活是什么样的。 03 苹果花园的价格水平,杜绝了一种社交媒体时代的怪相。 没有人在苹果花园拿着一样单品拍照或者拗造型,每一个进来的人,都带着真实的生活目的和明确的自我认知。 大众点评上,苹果花园很多店评论区都有人给苹果花园写表白贴:“一点不夸张地说,苹果花园是我最爱的面包店。” 一个开在居民区的平价面包房,就是为这座城市的普通人而开的。能证明这一点的,除了价格,还有它的作息时间。 在苹果花园 挑选面包的顾客 不会自拍拗造型 每天早上六七点钟,路口的馒头店煎饼摊拉开卷帘门还没多久,全上海70多家苹果花园就能买到面包了。 作为一家真正懂上海的面包店,开门时间像早饭摊,从6点到7点半不等,关门时间像夜宵摊,不少分店都能开到10点到11点间。 共康新村,在上海的北面,从共康新村站搭乘1号线,半小时内可以到达人民广场。 在这里,每月花4000元,能够租到体面生活的一室一厅,房租行情大概只有烫金地段的一半甚至更低。 共康路站不远处的苹果花园共康店,营业时间是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去年之前都是开到晚上11点)。 无论你是清晨赶早班地铁的打工人,还是夜里坐末班地铁回家的加班族,都可以享受到苹果花园的额外时间福利。 在共康店,每天6点半开门之前,比营业员更早出现在店门口的,是一列有秩序的队伍,默默等待着打折的面包。 前一天没卖掉的散装面包,会在刚开门的那一会,以10元一斤便宜价格贱卖。 大众点评上 不少网友提到了 早上面包打折 这一只属于大清早的促销活动,将苹果花园原本就便宜的价格,又下拽到了一个物价新低度。 花10块钱,随便就能买四五只面包,一个胃口小的女生,起码能吃两顿。 我们随机抓了几家分布在上海不同区域的苹果花园,发现早上卖打折面包,在苹果花园相当普遍。 曹杨路店、新闸路店、祥德路店、浦三店、临沂店都是一开门就有打折面包卖。 所以每天早上,来排队的人都比营业员上班更早。 各家打折模式也比较相似,前一天的面包按不同品类分好,有的10元一斤,有的8元一斤,也有半价的。 “天天有人排队,下雨也有人排。”祥德路店的营业员说。 临沂店营业员好意提醒我们:“我们没有开门,人家就会在外面等,排到后面可能就会买不到(打折面包)。” 到了晚上10点多,长临路上的苹果花园共康店还在灯火通明营业。 过了晚上10点 苹果花园共康店 还在营业 这家店背靠着北上海名气颇响的共康服饰城,每天傍晚服饰城关门后,马路就会冷清下来。 夜雾四起时,路上的行人更是稀稀拉拉。这个点来买面包的,基本都是刚需。 我们遇到的,多是刚刚加班结束准备回家的年轻人,或者下班路过给孩子买早点的老母亲。 “相比其他面包房,苹果花园营业时间比较晚。”家住附近的周小瑛(化名)从苹果花园里拎走了一个蛋挞、一个枣泥酥饼、一个蓝莓面包。 “我自己吃这两个,蓝莓面包给家人。”她指着蛋挞和枣泥酥饼说。 三样东西,总价10元出头,解决了自己和家人第二天的早饭。 6:30-22:30 这家苹果花园 开得早、关得晚 工作日想坐下来吃一顿早饭,这个不现实。她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早上七点爬起来,衣服一套牙一刷,必须赶在七点半之前出门去乘地铁。 那可是早高峰的共康路地铁站,想要一次性挤上车,属于体力活范畴,腰力要好。 这种局面中,包里带着又干又香的蛋挞和枣泥酥饼随时填肚子,肯定是个好决策。 在距离关门时间还有五分钟时,两个男生一前一后走进了共康店。 瘦瘦戴眼镜的穿着优衣库“口袋小黄人”T恤,微胖寸头的穿一件大嘴猴短T,两个人几乎没怎么挑选就买了一大袋面包。 肉松贝贝,蛋卷,品种很丰富,一算价格,也就20元出头。 两位男生 熟门熟路 拿了想买的面包 一问,果然是“窝”在家里搞数据分析的“铁宅”,干起活来没日没夜,最有规律的是睡觉时间,每天凌晨两三点。 “我们每天晚上扔垃圾的时候,顺便来买一下,起码有六七年了。买的时候,愿望是当早饭吃。” 实际上俩人因为工作时间的不规律,这早饭多半都被他们熬成了中饭。 “性价比比较高,可惜现在不送外卖了。” 带着苹果花园挤地铁、当早饭当中饭都OK,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在上海千千万万。 所以,没有起早贪黑地走近这家土味招牌底下的面包店,你也很难了解真正的上海生活是什么样的。 晚上9点半 龙漕路店 仍在营业中 04 即使遍布于社区,但苹果花园的存在感若有若无。 要不是它自己的招牌上写着“始于1985”,没人会想得到它已经存在了这么久。 要不是在大众点评上输入“苹果花园”,跳出来70多家店,没人会想得到它的分店居然如此之多。 三十多年里 70多家苹果花园 开遍上海各处 为了了解这家店的历史,我们找到和大部分烘焙品牌打过交道的上海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高克敏,谁知道他也对苹果花园知之甚少。 “它不参加协会,不参加比赛,在各种活动中都没有看到过它。”高克敏说。 有网友写到它的古早历史,说它最早叫“盈盈苹果园”。 这点虽然和它法人名字叫“林盈盈”对应上了,但苹果花园的管理人员董先生对这一历史考据表示了否定,“乱说”。 这家遍地开花 的面包店 公众对它所知甚少 在“爱企查”上,我们查到苹果花园的一个座机号码,打过去,居然有人接。通过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我们找到了苹果花园的厂长。 厂长名叫冯应全,在苹果花园工作了近20年。现在,他在松江工厂工作,“一天要用掉面粉十几吨”。 冯厂长不知道门店具体数量,记不太清自己到苹果花园的确切时间,但说起苹果花园的服务宗旨却像一名官方代言人: “我们就是一直要便宜,原料上涨,如果只是几个月的波动,我们会忍住(不涨价)。” 三十多年来 这家面包店一直保持着 平易近人的价格 讲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出奇地便宜,会不会用料有问题,。 |
|
来自: 昵称Ha3PDtiL > 《了解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