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浩明 ▏读书有感两章

 新用户7771xieo 2021-07-10

读书有感两章

作者 ▏张浩明

01
也谈“冲冠一怒为红颜”

早年读一些闲书和杂志,在谈到吴三桂降清时,总爱扯上他的爱妾陈圆圆,在李闯进北京时,被农民军二号人物刘忠敏掳掠霸占,供其淫乐,因而激怒了吴三桂。持此说的又多爱引用明未清初的文人吴伟业的七言歌行《圆圆曲》中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来说吴三桂降清之缘由。

其实,吴三桂作为一个历史重要转折关口的重要历史人物,他选择降清决不可能只是为了一个女人,他有自身利益的精确大盘算,这里不多赘言,已有历史定论。但《圆圆曲》的这种说法在民间茶余饭后,当闲龙门阵摆下去,世人还是兴味盎然的。

近日读新锐史家梅毅的新作《南明,流亡的悲歌》,其中到真有一个人物,一段故事,颇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历史韵味。

且听我慢慢道来。

清朝是不官修南明史的,清庭认为崇祯帝在煤山自缢那天,大明就已终结。他们入主北京,坐了紫禁城,就应奉为正朔。显然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南明毕竟实实在在存在过,大半个南中国拥立的朱明小朝庭就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甚至还有鲁王监国什么的,有四五个之多。

南明时间虽短,但舞台很大。

无数忠臣良将,布衣文士,义勇乡民;还有投机公卿,大小军头,甚至山贼流寇,地痞流氓,无耻文人,当然最不缺的,是朱明王朝留下的无数良莠不齐的龙子龙孙都在这个大舞台卖力表演。

他们或悲壮或惨烈,或气贯长虹,或惊鸿一瞥,或惊天地泣鬼神;或萎琐卑污,或无耻下流,或阴狠惨毒至极,有的角色干尽坏事,后又幡然醒悟,以死保最后大节……读书掩卷,是悲喜相加?是恨喜相加?是悲恨相加?叫后人评说不易,下个完整的结论颇为费事。

勾勒了南明的大背景,现在就说说这个与陈圆圆迥然不同的“红颜”奇女子。

她是李成栋的爱妾。

李成栋何许人也?

李成栋陕西宁夏人,字庭玉,出身盗贼,加入李闯农民军,是李闯骁将高杰的部下。自李闯在湖北九宫山阴差阳错被两个乡民削去脑袋,农民军无主便溃散自寻出路,高杰部投奔南明弘光朝庭。后来高杰被南明叛臣许定国诱杀,作为部属李成拣屠戮睢州为高杰报仇。

扬州陷落前,李成栋降清。日后,作为清庭鹰犬,他在江南所作最大的恶事,就是'嘉定三屠’,对江南人民欠下累累血债。”经过残酷的'嘉定三屠’,江南大部分地区百姓始剃发,成为大清顺民。”(此一小段摘抄书中)

后来李成栋又提兵十万,攻陷广东福建,他射死南明隆武帝,又生擒绍武帝,至此,他的灭明之功臻至高峰。但同他一路剿杀过来的佟养甲论军功不及李成栋,但因是北境“辽人”,官至广东巡抚兼两广总督,李却落个两广提督。而且一切军务大事还是佟养甲说了算。

李成栋在剿杀广东福建的南明军民中,虽嗜血成性,杀人不眨眼,但无数忠臣义士在他眼前慷慨扑死,铮铮铁骨的形象不能不使他有所触动。同为汉族血脉,同生活在祖先留下的一片土地;有的还同朝为官,一殿称臣,同食君禄,反差却如此之大!他手握重兵,甘当鹰犬,效命清庭,屠戮的全是自家同胞,有的在就义前,对他大骂不止,句句戮心,字字鞭魂,有时使李成栋无地自容,真禽兽不如,枉自披了张人皮也!

加之同他一起降清的朋友和养子,在私下的言谈中常以言辞试之挑之。特别是他的养子李元胤,一次爷儿俩登上越王台,密谋三天之久。李元胤纵论天下大事,泣涕陈说大义,劝说义父反正。而这时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从前降清的将领重打大明旗帜反正。最后,李成栋拔刀而起,发狠言道:事当不谐,自当以颈血报本朝”!

接下来,梅毅的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恰恰事巧,回家后李成栋的那位美貌爱妾也不断劝他趁机反正。由于怕妇人嘴碎泄露大计,李成栋佯装发怒,对美人大声责骂。不料,这美人是个烈性妇人,她一刀在手,慨然说,明公如能举大义反正,妾请先死于前,以成君子之志”!言毕,美人横刀在颈,用力一挥,登时香消玉殒。李成栋来不及解救,抚尸恸哭。从此,他感愤益甚,决意反清。

根椐南明永历帝大学士何吾驺的笔记资料,此美人应该姓赵。因为何吾驺在李成栋反正后,为赵姓美人写过颂扬其事迹的诗作。总之,这美人无论姓张姓赵,红颜玉碎,以死相激,这件事肯定发生过。正是这位美人,激使一代枭雄李成栋拍案而起,冲冠一怒,下定反清复明的决心。

但使我们深感遗憾的是那位大学士颂扬赵美人的诗作,为何不像吴伟业的《圆圆曲》一样留传下来?是名气不及吴伟业?是诗作意境平庸鲜有佳句?还是诗作毁于战乱?后人无缘,再也看不到了。

这个故事,是真正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红颜已经不是美女不是尤物的代称。

赵姓女子有见识有境界,是奇女子,女丈夫。

她横刀刎颈,是热血的呼喊,人生的雷鸣,青春的闪光。她代表一种高洁的操守,贞烈的品质和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是生命张力的一曲大颂歌。她容貌的美和灵魂的美,为中国历史的宏阔画卷平添了一份壮丽。

也许《圆圆曲》中有一诗句,“一代红妆照汗青”更适合这位赵姓美女。

赵美人先去了。永历二年六月十日,(公元1648年)将军挥剑南天起,李成栋在广州变易冠服,起兵反清,奉永历为正朔。后来虽兵败殉国,也实现了“事当不谐,当以颈血报本朝”的誓言。

赵美人和李成栋相会于九泉,九泉之下,鬼魂也可以花好月圆吗?

02
一个有学问的大奸贼

近日读梅毅先生《南明,流亡的悲歌》,一书中有个叫魏藻德的人,印象特别深刻。好几日萦绕脑际,时不时地想切齿痛骂他。

这是一个已死了300多年的古人,于我何干?确实无半点干系。但读了书中介绍这厮的作人为官行事,最深感触的是,他读圣贤书,有大学问,是崇祯帝发现的“异才”,并寄予厚望。但这个德薄而位尊的异才在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干起坏事来水平超一流,为了保命求官,连自已的亲生女儿也可奉献,好在老天有眼,最终不得好死。

我辈不是明史专家,对于这个超级大人渣只好“百度一番”,并结合抄录书中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魏藻德,京师通州人,1605至1640,崇祯13年进士及第,殿试时,皇帝钦点为状元。由于擅长辞令有辩才,又善于揣摩圣意,两年后骤升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居要位后,无甚作为,只看崇祯的脸色行事。

也许风雨飘摇的朝庭已无人可用,又两年后,崇祯帝又加封他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河道、屯田、练兵诸事,终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大臣。

魏德藻为首辅,不到四十,年富力强,理应为君分忧,作国家干臣。但从这时候起,他吸取前任教训,深知皇帝猜忌多疑,薄情寡恩,为求自保,几乎变成哑巴,崇祯问事,他只长跪不起,全身瑟缩,一言不发,弄得皇帝只好挥袖叫他走。

1644年春,李闯兵临北京城下,派先前在宣府投降的大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谈判。

李自成开始要价根本不高,提出割西北一带,立自己为王,犒军饷银百万。如果崇祯帝答应条件,他就退军河南,并表示还可以为明朝内灭群贼,外遏清兵。

看来,李自成压根就不是一个新朝的开国之君。

如果这是一桩生意,该做啊!做成崇祯不亏。

在这关键的特殊的历史时刻,崇祯帝召魏藻德计议,魏首辅依然如故,一直鞠躬俯首,屁股撅得老高,始终不发一言当哑巴,沉默是金啊!气得崇祯帝踢翻龙椅!

魏藻德为何沉默?他肯定认为大明气数已尽,改朝换代就是三五天的事了,他已在精心盘算下一步如何讨好新主子,如何蟒胞玉带地跪立他十分熟悉的金銮殿,三呼李闯万岁万万岁!

此时,倘若魏藻德和崇祯君臣同心,拿捏出个好主意,大明的历史或将重写。可惜早乱了方寸的崇祯又不能圣躬独断,只是凄凄惶惶悲悲戚戚……

历史给了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他们又丧失了最后一次杭会。

大明焉能不亡?!

李闯入京后,魏藻德因为官位高,被单独囚于一间黑屋子。这位首辅大人想到他才高八斗,饱读诗书,未到四十,事新帝大有可期。于是透过门缝乞求:“新朝如欲用我为官,就把我放出来,别把我锁在这里”。

殊不知他这一喊,反而提醒了农民军二号人物刘宗敏。

刘宗敏把魏藻德提入厅堂亲自审问,首用夹刑,边夹边问:“汝居首辅,何以乱国如此?”

魏藻德边嚎边答:“我是书生,不谙政事,先帝无道,遂至于此”。

刘宗敏虽是大老粗,闻言也怒:“汝以书生擢状元,为官三年即升首辅。崇祯何处对不起你,竟敢诬他为无道昏君!”

这时刘宗敏下堂来,用力扇了魏藻德数十个大嘴巴。士兵见状,夹棍猛扯,老魏十指夹断,惶急疼痛之下大呼:“我有一女,愿献给将军为妾!”刘宗敏听了高兴,唤人立取其女,奸污后送入军营,听凭士兵享用。

魏藻德丧尽天良的献女,令刘崇敏更加不宵,严命士兵加紧拷打,要他吐家中藏银。一共“伺候”了六天六夜,最后魏藻德脑袋被刑板夹裂,脑浆迸流而死。可谓“死得其所”!

后来他儿子因交不出银子,又被农民军小头目两刀砍了。

一双儿女成了魏藻德的殉葬品。

魏藻德为了自家狗命,摇尾乞怜入仕新朝,把什么都卖完了。但适得其反,反而让李自成刘宗敏把他看得清清楚楚,这人敢用吗?谁用谁倒霉。

他读书不少,有大学问,头上的桂冠一顶又一顶,人品却遭透了。他好像养了条专门吃书的饿狗,把读的书都吃光了,留下的只是龌龊歹毒,阴狠无耻,保命保官保富贵为第一。

正因为如此,他什么都保不住。他千方百计地算计得失,算计人生,算计怎么保大富大贵,可这大乾坤岂能不算计他?神明又岂能不算计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理昭昭,如同日月!他得到的终是现眼报现时报,他的下场就该这样!

追古思今,不管你是什么鸟学士大叫兽大砖家,有学问不用在正道上,只有魏藻德的舔功,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还想自己一辈子荣华富贵,必遭天谴。

魏藻德们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