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高三老师如是说:我为什么不参加学生的谢师宴

 华商天下 2021-07-10

一个叫老崔的老师留言说:老师们,不要为哪个孩子如何如何感到自豪,更不要随便参加什么谢师宴。甘于贫穷甘于寂寞吧,假期没事看几本书,做几顿粗茶淡饭,修养修养身心,少点虚荣,多点实在的。

我是高三老师,我就不会参加谢师宴,我拿了该有的工资,做了该做的事,家长用不着以这样的方式谢我。和学生在校园或者教室里待上半天聊聊天,回顾下过去,畅想下未来,这不比吃顿场面饭更舒服和有意义吗?

学习这个东西,教师真的只起到了一点辅助作用,没有大家想象的作用那么大。学习好不好,根源在于从小有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所以,好学生换谁教大概率都会学得很好,差学生换谁教大概率也还是学不好。当然,也不乏有些特别有爱心负责任的老师,把某些所谓的差学生点醒了,从此发愤图强,转变成优秀学生。但那毕竟只是少数,没有普遍性!

因此,教师不要因为教出了特别优秀的学生而沾沾自喜,那是人家学生本身很优秀,更没必要急于在谢师宴上找寻主角光环。想想那些没考好的学生家长,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你呢,还是低调些吧。家长们也没必要刻意组织什么谢师宴去感谢老师,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对老师保持一颗尊敬之心就可以了。社会上少些对教师的苛责和非议比什么都好,哪怕发个感谢短信都比那虚情假意的饭局更有意义!

首先谢师宴就是不正确的做法,在当今义务制教育的情况下,老师只不过是正常上班工作而已。也没有单独或者也不应该单独对某位学生特别指导,也就不存在师徒关系,俗话说的教书匠就是老师。这跟学某样手艺的师傅不同,人家应该称呼为“师父”,这里的才是真正师徒关系。所以,一切谢师宴应当取消,作为老师也尽量不要参与。当然尊敬师长是应该的,但不应该体现在这里。

拒绝参加谢师宴的老师都是真正的聪明人,深刻理解师道尊严的人,懂得自我保护的人。毕竟,事与事、人与人,一扯上吃吃喝喝,就难免庸俗和低级趣味,也是别人最容易下套挖坑的时候。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家长们一介入性质就变了,以吃吃喝喝的方式介入尤其不堪。

其实学生请老师,一般老师都是盛情难却,其实内心是不想参加,不想浪费学生家长的钱。因为一般情况下老师自己也有自己的家庭,在自己家也是孩子家长,能体会得到一般老百姓家长都不易,最后其实是让饭店挣了钱。二是其实真没啥空去应酬,本来在校时时间都给了学生,平时陪伴自己家的孩子时间少。好不容易放假了,就想多多弥补一下自家孩子,多陪自家孩子。

建议学生如真想感谢老师,可以给老师一些自己动手做的,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蛮好的。上面写上想跟老师说的话或祝福语,也可以是建议之类的话,让老师记住你们这些孩子。师生情谊是在心里,不是酒桌上的,不要浪费家长的钱。

其实最招人恨的是那种家长,想请老师吃饭自己不请,非拉着别人一块儿。别人考得不好,就不一定有心情。碍于面子,被迫去请老师。

我是老师,也是学生。我高中毕业三十多年了,小圈子还是会不定期地组织去看我们的老师的。少则四五人,多则十几人。一来是老师确实是好老师,二来是我们班长很热心,愿意花时间花精力组织我们去。当然,这不是谢师宴,只是对老师的一种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