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溧水特产——公鸡蛋

 廻峰山樵夫 2021-07-11
      公鸡蛋,不是公鸡下的蛋,因为公鸡不会下蛋,它是溧水老百姓用烂腌菜水炖豆腐制作而成的一种农村土菜。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没有肉吃的岁月,母亲们为了给孩子解馋,就用烂腌菜水炖面糊。端上桌子后,虽然初闻起来味道有些臭,但就像臭豆腐,闻着臭,吃的时候却很香,余味无穷。孩子们不肯吃,母亲们就哄骗孩子说:这是公鸡下的蛋。
       而现在市面上一些饭店也有公鸡蛋,那种所谓公鸡蛋通常被称为鸡腰子,其实也就是公鸡的睾丸,鸡腰子大小如板栗一样,色泽如猪肝,鸡腰子和大多数动物的睾丸一样,有一股腥臊味。然而根据中药的说法,吃什么补什么,于是大家在吃公鸡蛋时相互打趣,这不是我要说的那种公鸡蛋。
        那时的农村,几乎没有什么食物,更何况肉。一年能吃一顿肉,那已经是很幸运了的。过年时,全家就斤把肉票,怎么能满足孩子一年之中对于肉类的渴望呢。于是大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将青菜放在坛子里进行腌制,长期发酵,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青菜全部成了烂冻子。于是母亲们就用烂了的腌菜水和上面粉,放在饭锅里蒸或在铁锅里熬,熟了之后端上来。在物质食物缺乏的年代,听说是公鸡蛋,孩子们还是很高兴,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自得其乐吧。
         没料到多少年过去了,大家对于食物的需求也从温饱的基本需要,到口味和健康的追求。于是,为了吸引顾客,乡愁的招牌也利用起来。一些酒店和饭店就用腌菜水炖面糊,将久远的具有强烈乡愁的特色菜肴,溧水农家菜公鸡蛋再次端上饭桌。
        无论谁,不管喜欢不喜欢,闻到这个味道,都高兴地说:呵,公鸡蛋!孩子们往往不明所以:什么是公鸡蛋。大家们一一作答。哦——孩子们这才明白在那样的年代,长辈的爷爷奶奶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善意地哄孩子们的呀。
       这种小菜不仅体现了溧水百姓的智慧,也彰显了他们的勤劳善良。再次将公鸡蛋端上饭桌,既反映了溧水的美食文化传承,对于孩子又是一个现身说法的艰苦朴素的生动教育。
        在分龙岗和广成那里也有几个饭店在饭桌上推出公鸡蛋的菜品,但那是上面说到的公鸡腰子,即公鸡的睾丸,与我们溧水的特色菜品公鸡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下泥巴人,一个大补、一个是小菜,一个是现代需求,一个是乡愁寻觅,一个是从困难生活中产生的、一个是口味无法满足后的追求新奇。
        溧水的特色菜,如果说有一绝,我觉得用腌菜水炖面糊做成的公鸡蛋可谓一绝,当然腌制的青菜或雪里蕻要干净,发酵时间要长久,那样才有吃在嘴里香在心里的味道。然而也有人受不了烂腌菜那个味,尽管如此,还是掩盖不了溧水百姓对于公鸡蛋的偏好和那一份浓浓的乡情。欢迎到溧水品尝公鸡蛋,那里有乡情,有记忆,有你不能忘怀的儿童时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