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殿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祜四年(公元1052年)。 本篇先从三个方面介绍隆兴寺 一、隆兴寺摩尼殿的构造特点 二、隆兴寺摩尼殿的斗栱 三、隆兴寺摩尼殿的壁画 摩尼殿的构造特点 摩尼殿为重檐歇山顶,按宋代《营造法式》的分类其平面为金厢斗底槽(建筑内部柱网形成的空间称为“槽)周匝副阶布局。在东南西北四面各有凸出的单檐歇山顶抱厦一座,由此建筑平面又形成“十字形”布局,并以南侧歇山顶抱厦的山墙朝向正面。 重檐歇山顶 殿堂面阔和进深均为七间,但面阔进深两个方向上的次间比梢间略窄,使摩尼殿呈现出高低错落有致、东西狭长而不呆板的布局特点,这一独特建筑也成为海内孤例。 金厢斗底槽 周匝副阶布局殿堂;面阔和进深均为七间 摩尼殿的斗栱 摩尼殿在建筑中使用了总高接近柱高一半的斗拱(宋代称“铺作”),分布疏朗、雄奇宏大。除了正常的铺作形式外,在抱厦的柱头铺作(立柱顶端的斗拱)以及整体建筑的补间铺作(两个立柱之间的斗拱)上分别增加了两组四十五度角的斜拱(又称“如意拱”),使斗拱样式非常华丽。 摩尼殿的壁画 佛教壁画是我国壁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绘于佛教寺院的墙壁之上,内容均以佛教故事为题材,是佛教经变形式的一种。这种绘画形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流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东汉明帝时(一般认为佛教在此时期传人我国)绘制宫殿寺观壁画之风尤盛,明帝刘庄“雅好图画,别立画官”,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白马責绘制了《千乘万騎群象绕塔图》,这可能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肇始;隋唐时期,佛教壁画得到进一步发展,题材变更加丰富,不但场景宏大,而且色彩艳丽,敦煌莫高窟中的西方土变、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等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宋、辽、金时期,文人水墨画盛行,壁画绘制逐渐变成了民间画师的行业,此时的壁画在继承唐代壁画的传统基础上,开始出现以现实社会的世俗景象来描绘佛教传说做法,对壁画内容和形式做了很大的扩展,使壁画这一形式更具生活气息。此时期壁画山西保存较多,如高平开化寺壁画、应县佛宫寺壁画、朔州祟福寺壁画、繁峙岩山寺壁画等;明清时期,壁画绘制显得更为规范化和世俗化,同时具有不同教派互相融合的特点,内容更加写实,生活气息浓厚,如河北怀安昭化寺壁画、河北石家庄卢寺壁画、河北正定隆兴寺壁画等均为明代壁画的佳品。 隆兴寺壁画位于摩尼殿内,分绘于大殿檐墙内壁、四抱厦内壁内槽扇面墙内外壁及内槽北壁。原有壁画528平方米,由于墙体坍塌和墙皮酥碱、空鼓、脱落等原因,现存约387平方米,均为整壁绘制气势磅礴、场面恢弘,虽无确切绘制年代记载,但据其绘画风格及有关题记分析,大部分壁画应绘制于明代。 其整体布局采用了元明时期常用的“分幅兼通景”式。 内容按清乾隆十三年《隆兴寺志》记载“四门墙(即四抱厦)彩画二十四尊天;四面墙(即檐墙)彩画释氏源流;东面墙(即内槽东扇面墙外壁)彩画西方胜景;西面墙(即内槽西扇面墙外壁)彩画四十八愿”。从现状看,除西面墙所绘主题“东方三圣”(应是表现东方净琉璃世界)与《隆兴寺志》记载不符外,其余皆如所记。另内槽扇面墙东、西内壁分绘十二圆觉菩萨、八大菩萨像为清代补绘,应晚于《隆兴寺志》成书时间,故《寺志》未载。 释氏源流图——九层铁鼓 释氏源流图——太子睹农 释氏源流图——宫廷纳妃 释氏源流图——隔城撩胜 释氏源流图——五欲娱乐(局部) 释氏源流图——梵王得梦 ![]() 释氏源流图——出游四门 ![]() ![]() 释氏源流图——得遇沙门 ![]() 释氏源流图——夜半出城 ![]() 释氏源流图——劝请回宫(局部) ![]() 释氏源流图——母口金冠(局部) ![]() 释氏源流图——送回金冠(局部) ![]() 释氏源流图——金刀落发 ![]() 释氏源流图——禀(车)匿还宫 ![]() 释氏源流图——远饷梁资(局部) ![]() 释氏源流图——六年苦行(局部) ![]() 释氏源流图——禅河沐浴 ![]() 释氏源流图——天人鲜花 ![]() 释氏源流图——请菩提场 ![]() 释氏源流图——魔众移瓶 ![]() 释氏源流图——成等正觉 ![]() 释氏源流图——龙王赞叹 ![]() 释氏源流图——诸天赞贺 ![]() 释氏源流图——华严大法 ![]() 释氏源流图——龙宫人定 ![]() 释氏源流图——四王鲜钵 ![]() 释氏源流图——林间宴坐 ![]() 释氏源流图——叶(弃)除祭器 ![]() 释氏源流图——他人求度 ![]() 释氏源流图——降伏火龙 ![]() 释氏源流图——佛旨(指)移石 ![]() 释氏源流图——降服毒龙 ![]() 释氏源流图——宫主礼佛 ![]() 释氏源流图——临终遗教(局部) ![]() 释氏源流图——佛从棺起(局部) ![]() 东抱厦南壁——鬼子母天(局部) ![]() 东抱厦南壁——大悲尊天(局部) ![]() 西抱厦南壁——辩才尊天 ![]() 西抱厦南壁——功德尊天 ![]() 西方胜景图——世俗诸苦(局部) ![]() 西方胜景图——讲经说法 ![]() 西方胜景图——诸佛说法 ![]() 西方胜景图——众菩萨像 ![]() 西方胜景图——跪拜弟子 ![]() 西方胜景图——共命鸟、迦陵频迦 ![]() 西方胜景图——渡船讲法 ![]() 西方胜景图——十二乐妓 ![]() 西方胜景图——众弟子像 ![]() 西方胜景图——菩萨像 ![]() 西方胜景图——众罗汉像 ![]()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 ![]() 东方净琉璃世界——十二神将 ![]()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 隆兴寺历经千年,经过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灭佛运动得幸保存下来,见证了唐宋至民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被赞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来源: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编著《正定隆兴寺壁画》(精)、王一飞编著《正定隆兴寺明代壁画艺术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