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1-07-11

如今这个知识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越来越被重视,回归古人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世外桃源生活,成为我们的梦想。所谓传统,就是我们世代相传、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行为方式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便是世世代代所继承与发展的,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含有其它的文化形态,如道家,佛家等文化。它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个德字能容山川。如是,我们来说说传统是座山。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唐人摹本 绢本设色 43×8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统是座什么样的山?正闽兄说,这要看你站在什么位置说了。所谓盲人摸象,摸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它未必就如你所见一般。正闽兄老家离泰山不远,从小跟随父母到地里锄地,赶上天气晴好,便能远远的望到泰山的轮廓。那时候看到的泰山,在天边仿若平缓的丘陵,天大地大中,平缓的仿若抬脚便可过。而后,等站到山脚下时,却发现原来这山是如此险峻,高山仰止,不可逾越。当我们用相机或手机给泰山拍照片时,我们便可看到如梦如幻般的泰山。其实,泰山,它就是一座山,无论你怎么看它,它只是在那里,不动不移。它有它独特的魅力,你若能不顾艰难险阻的登到顶峰便可看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无限风光。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唐 吴道子 八十七神仙图 绢本水墨 292×30厘米 徐悲鸿博物馆藏

老话说:生书熟戏。戏迷中十之八九爱听老戏,即便是新编曲目,也愿意听那些老腔老调,因此,对于这些研习戏曲的人来说,“传统”这是一座难以翻越,但却必须去翻越的山。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图 绢本墨笔 165.2×77.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统这座山如何翻越呢?正闽兄认为目前有四种方式。

首先,乘坐交通工具直接穿越。看似平坦大道,瞬间便可完成,但中间却丢失了过程。话说孙悟空一个筋斗可十万八千里,为何还要历经那九九八十一难,护着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师父去西天取经呢?师父的本事不在与人斗法,斗武,而在内心的坚定信念与执着的精神,是整个取经团队的精神核心。取经的过程,也是他们师徒几个心理成长的过程,若做不到脚踏实地的丈量这十万八千里,他们也不会修成正果。正闽兄说,如今在书画界,有些人不再依托传统这座山的根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或者更新奇的视觉效果,自成一体,倒是成就了鲁迅先生的“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它春夏与秋冬”。但这春夏秋冬还是四季更迭,这朵奇葩能否永葆魅力,就待时间来评判了。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北宋 郭熙 溪山秋霁图 26.0×206.0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其次,傍山而居。这傍山而居的好处便是让山成为自己家的背景,但若是翻越它,还得历经艰辛的学习与攀登。正如正闽兄说的,如今的很多书法家都在摹,学习古人的书画,学习他们的技法,但只从表面上下功夫,无法领略古人创作的心境与他们当时的生活状态,有些东西表达不出书画本应有的感情色彩。就如他在给女儿上书法课时所说的,千万不要把毛笔当刷子去刷字。文字是人心的另一种表达,刷出来的字再像,它是没有温度的。而用心写出来的字,虽然貌似有些笨拙,但是有感情的。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元 黄公望山水 71×34CM

再则,沿着山路找到捷径直通顶峰。这种方式的目的是极为明确的,只是翻越,只是想到达顶峰。可是在到达顶峰后,却发现,虽然领略了沿途的风景,但却错过了大山中更多更美的景色。传统这座山是可以翻越的,但翻越的过程中的经验与领悟才是最重要的。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明 董其昌 山水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最后,居于山中,安于山中。正闽兄说,这才是他最喜欢的方式。居于传统文化这座山中,不断汲取大山对我们的馈赠,安于此,自然欣喜的不断去探索,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传统所困。笔墨所至,情之所钟,要的是笔中情,情中笔,追求的是情真意切,其价值在于情态美、情趣美、神韵美于笔墨情态化。正如米芾的字,在他奋笔疾书的时候,只想表达之时,已经不再有章法,也没有了技巧,只是内在感情奔放的宣泄。这种自由自在的创作便是艺术家最精髓的价值部分。

桂林山房夜话: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各朝代古画鉴赏

王正闽 杂花卷

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生活理念是慢中求正,慢中求静,慢中求和。正即是中正,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传统文化让我们在这不惑之年的年纪放慢脚步,慢慢咀嚼,久久回味的老腔老调。我们已经对那些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来说非常OUT 了。在生命的进程中,该做减法的时候,真的需要慢下脚步,慢下心绪,踏踏实实的做自己喜欢事。 这就是传统,这就是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