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中最要注意的就是文章的过渡

 昵称65158185 2021-07-11

               过渡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为了使文章通顺、连贯得体,在语意上前后呼应,文气相连,段与段之间需要有一些过渡,这样才能字断意连,紧凑衔接。注重过渡是提高作文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果不注意过渡,整个文章就犹如断了线的珠子,读起来零乱不畅。作文中,段与过渡,又像是公共汽车与站台的关系。汽车到了站,要停一停,下了旧人接上新人,再接着走。如果一口气从起点杀到终点,过而不渡,那叫甩站;如果到了站停下不走,渡而不过,那叫抛锚。

既然把过渡喻作站台,那么站名就不能相同,要各有千秋。有些人写作文的时候,“然后”、“然后”、“然后”,一直“然后”下去,起点叫“然后”,终点叫“然后”,站站是“然后”,一直到最后,没有很好地处理过渡的自然衔接。

           我们写文章的顺序就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文章应按照统一的标准、一定的顺序来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讲,过渡,是顺序的直接表现。

常见的顺序有四种:时间的顺序、空间的顺序、事件的顺序和人物的顺序。

时间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早上、白天、晚上;或是春、夏、秋、冬;或是今天、明天、后天;或是不久与将来。

空间的顺序是指同一景物或是先大后小,或是先粗后细,或是先远后近,或是先高后低,或是先明后暗,等等。

事件的顺序按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为顺序来叙述。

其他的顺序还有:由悲到喜、由哭到笑、由低潮到高潮的情感变化的顺序;不同景物变化的顺序;因果变化的顺序;由写景到抒情、由叙事到议论的顺序。总之,顺序的分类多种多样,写作的顺序也是灵活多变的,至于到底应该采用哪种顺序,要依据如何突出主题来确定。

过渡中最常见的是以时间变化为顺序的过渡,以故事情节变化为顺序的过渡,以空间变化为顺序的过渡。

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那时,最近。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不远处,在这之前,以上,以下,总之。

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是……也是,有的……有的……。

表示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何。

表示递进的过渡词: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

表示目的的过渡词:为了,既然,如此,因此。

表示因果的过渡词:因为,由于。

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例如,事实上,实际上,曾经。

表示条件的过渡词:如果,假如。

过渡词的运用

       丝瓜络您见过丝瓜,但不一定见过丝瓜络。您见过丝瓜络,但不一定知道丝瓜络的制作过程哦。今天,我就给您介绍一下吧。

     首先挑选一根老丝瓜。刚摘下来的老丝瓜,身披绿袍,头戴枫叶形贝雷帽,身子骨摸起来硬梆梆的,整体像一根没有狼牙的狼牙棒。这根老丝瓜的来历可不一般,因为它是我亲自栽培、亲自浇水、亲自采摘的哦。

    接着,把这根“狼牙棒”吊在户外,暴晒。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这根“狼牙棒”从硬到软,再从软到硬,它的体重也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了。它的着装,也从绿袍变成绿黄袍再变成黄袍,最后披上了土黄色的铠甲。没想到“狼牙棒”还是一根“变色棒”!“狼牙棒”的肚子里藏着什么货色呢?我先用水果刀,在铠甲上剖开一条缝。

           然后,使劲扒拉这条缝。最后,脱掉“狼牙棒”的全副铠甲,就是“金缕玉衣”了。内穿的“金缕玉衣”,就像一个被放大拉长的“蚕茧”!“蚕茧”摸起来糙糙的、软软的,闻着也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蚕茧”表皮被许多“蚕丝”交织着,内由三个漏洞的管子支撑。“蚕茧”里掉出了一些“蚕砂”,黑黑的,表面光滑。数了数,有近二百颗。面对制作出来的丝瓜络,我们一家开始准备“瓜分”势力范围。爸爸说要弄一段按摩脚底,再做双鞋垫;妈妈说要切两段,用来洗碗、洗脸;而我,想独占,拿它当一个超大洗澡棒。但谈判不成,争执不下。妈妈说:“等春暖花开时,我们撒些'蚕砂’在土里,就可以收获更多的'蚕茧’了”。听完介绍,您是不是羡慕我呢?那就来我家排队领颗“蚕砂”吧。来年种下,第二年,您也可以和我一样亲手制作丝。

全文以挑丝瓜、晒丝瓜、做丝瓜、解丝瓜、争丝瓜等事件发生的顺序来写的。一要体会本文中过渡的方法;二要体会文中“首先”、“接着”、“先”、“然后”、“最后”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